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03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斜撑、底支撑和竖支撑构件三角支架,在竖支撑中心位置横向与横向支撑连接,竖支撑中心位置纵向与纵向支撑连接,竖支撑顶端与底支撑另一端之间为横向钢筋定位板,横向钢筋定位板上面设置垂直于横向钢筋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器,三角支架顶管纵向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上面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在横向钢筋定位板底端分别设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在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上面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和钢筋定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钢筋网片加工,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并可有效控制网眼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网片是由多根钢筋纵横交叉排列并将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在隧道软弱围岩初期支护、边仰坡防护中大量使用。隧道钢筋网片通常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加工人员将钢筋按设定的纵横间距摆放在曲平面上,然后将纵横钢筋交叉点逐一焊接。每根钢筋两端预留一定长度的搭接头,用于钢筋网片间的连接。现有钢筋网片加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摆放钢筋时,钢筋间距容易出现误差;钢筋焊接时容易发生位移;另外加工场地面容易存在潮湿和油污、水泥浆等污染,导致钢筋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包括斜撑、底支撑、横向支撑、竖支撑、纵向支撑、竖向弧度支撑、竖向弯曲筋、横向钢筋、钢筋定位器9;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横向钢筋定位板、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钢筋定位凹槽;斜撑、底支撑和竖支撑构件三角支架,在竖支撑中心位置横向与横向支撑连接,竖支撑中心位置纵向与纵向支撑连接,竖支撑顶端与底支撑另一端之间为横向钢筋定位板,横向钢筋定位板上面设置垂直于横向钢筋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器,三角支架顶管纵向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上面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在横向钢筋定位板底端分别设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在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上面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和钢筋定位凹槽。所述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上一定间距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为凹槽状,凹槽宽度与纵向钢筋直径一致。所述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为L型钢,L型钢与钢筋网垂直方向面在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和钢筋定位凹槽,底部钢筋定位孔和钢筋定位凹槽交叉布置。所述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之间距离为钢筋网片预留钢筋搭接头长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只要将钢筋在支架上按位置摆放,即可实现钢筋网片的网眼间距一致,焊接后也不用再次检查网片钢筋间距,解决了以往钢筋网片加工网眼尺寸误差大的问题,可提高加工速度和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专利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专利侧视图。图4为A局部放大图。图5为B局部放大图。图中:斜撑1;底支撑2;横向支撑3;竖支撑4;纵向支撑5;竖向弧度支撑6;竖向弯曲筋7;横向钢筋8;钢筋定位器9;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横向钢筋定位板12;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钢筋定位凹槽1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中,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包括斜撑1;底支撑2;横向支撑3;竖支撑4;纵向支撑5;竖向弧度支撑6;竖向弯曲筋7;横向钢筋8;钢筋定位器9;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横向钢筋定位板12;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钢筋定位凹槽16;斜撑1、底支撑2和竖支撑4构件三角支架,在竖支撑4中心位置横向与横向支撑3连接,竖支撑4中心位置纵向与纵向支撑5连接,竖支撑4顶端与底支撑2另一端之间为横向钢筋定位板12,横向钢筋定位板12上面设置垂直于横向钢筋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器9,三角支架顶部纵向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上面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在横向钢筋定位板12底端分别设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在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上面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所述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上一定间距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为凹槽状,凹槽宽度与纵向钢筋直径一致。所述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为L型钢,L型钢与钢筋网垂直方向面在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和钢筋定位凹槽16,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和钢筋定位凹槽16交叉布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之间距离为钢筋网片预留钢筋搭接头长度。工作原理。首先按照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竖向和横向钢筋间距,调试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中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调整钢筋定位器位置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切割,按照钢筋设计弧度就行弯制钢筋。将切割好的横向钢筋8和竖向弯曲筋7放入指定位置,对钢筋节点进行绑扎及焊接工作,焊接完成后将钢筋网片卸载进行下一网片工作。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专利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专利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撑(1)、底支撑(2)、横向支撑(3)、竖支撑(4)、纵向支撑(5)、竖向弧度支撑(6)、竖向弯曲筋(7)、横向钢筋(8)、钢筋定位器(9)、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横向钢筋定位板(12)、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钢筋定位凹槽(16),斜撑(1)、底支撑(2)和竖支撑(4)构件三角支架,在竖支撑(4)中心位置横向与横向支撑(3)连接,竖支撑(4)中心位置纵向与纵向支撑(5)连接,竖支撑(4)顶端与底支撑(2)另一端之间为横向钢筋定位板(12),横向钢筋定位板(12)上面设置垂直于横向钢筋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器(9),三角支架顶部纵向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上面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在横向钢筋定位板(12)底端分别设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和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在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上面设置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和钢筋定位凹槽(16) 。/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用曲面钢筋网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撑(1)、底支撑(2)、横向支撑(3)、竖支撑(4)、纵向支撑(5)、竖向弧度支撑(6)、竖向弯曲筋(7)、横向钢筋(8)、钢筋定位器(9)、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横向钢筋定位板(12)、纵向底部钢筋定位孔(13)、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A(14)、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制板B(15)、钢筋定位凹槽(16),斜撑(1)、底支撑(2)和竖支撑(4)构件三角支架,在竖支撑(4)中心位置横向与横向支撑(3)连接,竖支撑(4)中心位置纵向与纵向支撑(5)连接,竖支撑(4)顶端与底支撑(2)另一端之间为横向钢筋定位板(12),横向钢筋定位板(12)上面设置垂直于横向钢筋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器(9),三角支架顶部纵向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纵向顶部钢筋定位板(10)上面设置纵向顶部钢筋定位孔(11),在横向钢筋定位板(12)底端分别设置纵向底部钢筋位置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董志贵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