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98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管体、出液口、注液口、螺杆、支撑座、螺杆泵、控制面板、电源插头、加热装置和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通过设置了加热装置,通过接通电源插头,再由控制面板控制红外发热丝进行工作,使其对管体底部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管体内部铝液冷却时浓度变高,不易输送,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清洁装置,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水泵开始工作,使其将水箱内的水传输至喷头处喷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顶部注液口不易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属于输送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输送机,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输送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管体内部铝液冷却时浓度变高,不易输送,导致输送效率降低,并且顶部注液口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管体内部铝液冷却时浓度变高,不易输送,导致输送效率降低,并且顶部注液口不易清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管体、出液口、注液口、螺杆、支撑座、螺杆泵、控制面板、电源插头、加热装置和清洁装置,所述底座左侧上端与支撑杆底部进行电弧焊,所述管体底部与支撑杆顶端进行电弧焊,所述出液口右侧插接于管体左侧,所述注液口底部与管体顶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螺杆右侧插接于螺杆泵输出轴左侧,所述支撑座左侧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底座右侧,所述螺杆泵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后部插接于支撑座前端,所述电源插头左侧与控制面板右侧进行插接,所述加热装置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上端,所述加热装置由壳体、挡板、保护管、红外发热丝和真空隔热板组成,所述壳体前部上下两端与挡板进行电弧焊,所述保护管上下两端插接于壳体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红外发热丝与保护管内部进行插接,所述真空隔热板前端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壳体后部,所述真空隔热板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由支撑板、支撑架、水泵、喷头、水箱和添水口组成,所述支撑板底部左右两端与支撑架上端进行电弧焊,所述水泵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底端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喷头顶部插接于水泵出水口底部,所述水箱右侧与水泵吸水管右侧进行插接,所述水箱顶端中部焊接有添水口,所述支撑架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上端,所述水箱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管体上端左侧,所述螺杆泵、红外发热丝和水泵均与电源插头电连接,所述螺杆泵、红外发热丝和水泵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呈圆柱状,并且水箱内部容量为5000ml,水箱内部容量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三个,并且与支撑板角度均为60度,能够有效的对支撑板及其底端的设备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真空隔热板与壳体后部相互平行安装,并且真空隔热板厚度为1.5cm,能够充分的进行隔热。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和红外发热丝均设置有三个,并且相互平行安装,使加热更彻底。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下两端设置有把手,并且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使拆卸加热装置时更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型号为WDB-18C。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热丝型号FCD-50C201。本技术的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通过设置了加热装置,通过接通电源插头,再由控制面板控制红外发热丝进行工作,使其对管体底部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管体内部铝液冷却时浓度变高,不易输送,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清洁装置,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水泵开始工作,使其将水箱内的水传输至喷头处喷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导流输送装置顶部注液口不易清洁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杆-2、管体-3、出液口-4、注液口-5、螺杆-6、支撑座-7、螺杆泵-8、控制面板-9、电源插头-10、加热装置-11、清洁装置-12、壳体-111、挡板-112、保护管-113、红外发热丝-114、真空隔热板-115、支撑板-121、支撑架-122、水泵-123、喷头-124、水箱-125、添水口-12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管体3、出液口4、注液口5、螺杆6、支撑座7、螺杆泵8、控制面板9、电源插头10、加热装置11和清洁装置12,底座1左侧上端与支撑杆2底部进行电弧焊,管体3底部与支撑杆2顶端进行电弧焊,出液口4右侧插接于管体3左侧,注液口5底部与管体3顶端中部进行插接,螺杆6右侧插接于螺杆泵8输出轴左侧,支撑座7左侧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底座1右侧,螺杆泵8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7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控制面板9后部插接于支撑座7前端,电源插头10左侧与控制面板9右侧进行插接,加热装置11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清洁装置12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5上端,加热装置11由壳体111、挡板112、保护管113、红外发热丝114和真空隔热板115组成,壳体111前部上下两端与挡板112进行电弧焊,保护管113上下两端插接于壳体111内部上下两端,红外发热丝114与保护管113内部进行插接,真空隔热板115前端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壳体111后部,真空隔热板115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清洁装置12由支撑板121、支撑架122、水泵123、喷头124、水箱125和添水口126组成,支撑板121底部左右两端与支撑架122上端进行电弧焊,水泵123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21底端中部进行螺纹连接,喷头124顶部插接于水泵123出水口底部,水箱125右侧与水泵123吸水管右侧进行插接,水箱125顶端中部焊接有添水口126,支撑架122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5上端,水箱125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管体3上端左侧,螺杆泵8、红外发热丝114和水泵123均与电源插头10电连接,螺杆泵8、红外发热丝114和水泵123均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水箱125呈圆柱状,并且水箱125内部容量为5000ml,支撑架122设置有三个,并且与支撑板121角度均为60度,真空隔热板115与壳体111后部相互平行安装,并且真空隔热板115厚度为1.5cm,保护管113和红外发热丝114均设置有三个,并且相互平行安装,壳体111上下两端设置有把手,并且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本专利所述的,红外发热丝114: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管体(3)、出液口(4)、注液口(5)、螺杆(6)、支撑座(7)、螺杆泵(8)、控制面板(9)和电源插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11)和清洁装置(12),所述底座(1)左侧上端与支撑杆(2)底部进行电弧焊,所述管体(3)底部与支撑杆(2)顶端进行电弧焊,所述出液口(4)右侧插接于管体(3)左侧,所述注液口(5)底部与管体(3)顶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螺杆(6)右侧插接于螺杆泵(8)输出轴左侧,所述支撑座(7)左侧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底座(1)右侧,所述螺杆泵(8)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7)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后部插接于支撑座(7)前端,所述电源插头(10)左侧与控制面板(9)右侧进行插接,所述加热装置(11)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12)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5)上端,所述加热装置(11)由壳体(111)、挡板(112)、保护管(113)、红外发热丝(114)和真空隔热板(115)组成,所述壳体(111)前部上下两端与挡板(112)进行电弧焊,所述保护管(113)上下两端插接于壳体(111)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红外发热丝(114)与保护管(113)内部进行插接,所述真空隔热板(115)前端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壳体(111)后部,所述真空隔热板(115)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12)由支撑板(121)、支撑架(122)、水泵(123)、喷头(124)、水箱(125)和添水口(126)组成,所述支撑板(121)底部左右两端与支撑架(122)上端进行电弧焊,所述水泵(123)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21)底端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喷头(124)顶部插接于水泵(123)出水口底部,所述水箱(125)右侧与水泵(123)吸水管右侧进行插接,所述水箱(125)顶端中部焊接有添水口(126),所述支撑架(122)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5)上端,所述水箱(125)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管体(3)上端左侧,所述螺杆泵(8)、红外发热丝(114)和水泵(123)均与电源插头(10)电连接,所述螺杆泵(8)、红外发热丝(114)和水泵(123)均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锭铸造用铝液导流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管体(3)、出液口(4)、注液口(5)、螺杆(6)、支撑座(7)、螺杆泵(8)、控制面板(9)和电源插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11)和清洁装置(12),所述底座(1)左侧上端与支撑杆(2)底部进行电弧焊,所述管体(3)底部与支撑杆(2)顶端进行电弧焊,所述出液口(4)右侧插接于管体(3)左侧,所述注液口(5)底部与管体(3)顶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螺杆(6)右侧插接于螺杆泵(8)输出轴左侧,所述支撑座(7)左侧通过电弧焊焊接于底座(1)右侧,所述螺杆泵(8)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座(7)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后部插接于支撑座(7)前端,所述电源插头(10)左侧与控制面板(9)右侧进行插接,所述加热装置(11)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12)底部通过电弧焊焊接于注液口(5)上端,所述加热装置(11)由壳体(111)、挡板(112)、保护管(113)、红外发热丝(114)和真空隔热板(115)组成,所述壳体(111)前部上下两端与挡板(112)进行电弧焊,所述保护管(113)上下两端插接于壳体(111)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红外发热丝(114)与保护管(113)内部进行插接,所述真空隔热板(115)前端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壳体(111)后部,所述真空隔热板(115)底部通过粘合剂粘接于底座(1)上端中部,所述清洁装置(12)由支撑板(121)、支撑架(122)、水泵(123)、喷头(124)、水箱(125)和添水口(126)组成,所述支撑板(121)底部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竹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江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