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滚轮式动圈下部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88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滚轮式动圈下部导向机构,由定心连杆(1)、滚轮座(2)及滚轮座(2)上的多个滚轮(3)组成;定心连杆(1)与动圈固定连接,其轴线与动圈中心轴线重合;滚轮座(2)与振动台台体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分成上下两层滚轮组,这上下两层滚轮组分别处在定心连杆的上下两径向平面上,上层滚轮组在上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下层滚轮组在下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以此构成定心连杆轴向两点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轴向上两点导向,大大提高了导向精度及抗倾覆能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力学试验中的电动振动试J^装置,特别涉及电动振动 台的动團下部支承定心机构一一滚轮式动圉下部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振动台是一种对产品或部件进行振动模拟试验的设备,通过试验评定 一个产品的抗振性能,为考核该产品质量提膝^理依据,因此广泛应用于航 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通讯、家电和仪器M等行业.电动振动台中,为了保证动圃沿垂直方向运动(不能出现扭动以及倾斜方 向运动),在电动振动台动闺上设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分为动團上部悬挂 支;f^构和下部支承定心机构,其中,动囷下部支承定心机构的运动刚性对 动團的运动精JL^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动團下部支承定心^)主要以滚轮式动闺下部导向机构为M。现 有滚轮式动闺下部导向机构由定心连杆、滚轮座及滚轮座上多个(一般为四个)滚轮构成;定心连杆与动團固定连接,其轴线与动闺中心轴线重合;滚 轮座与振动台台体固连,滚轮座上的各滚轮处在定心连杆的同一径向平面上, 且绕定心连杆周向均布,各滚轮外缘与定心连杆接触配合导向。现有的滚轮 式动團下部导向机构只釆用 一组处在定心连杆的同 一径向平面上的滚轮导 向,滚轮组与定心连杆的接触仅是周向上的线接触,而在轴向上只是单点导 向,导向精度差,抗倾覆能力差,无法独立使用,需要与上部悬挂支^M^如何提高滚轮式动圏下部导向机构的导向精度及抗倾覆能力, 一直是M 业技术人员多年来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滚轮式动團下部导向机构,以解决现有技 术存在的导向精度4线抗倾覆能力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滚轮式动團下 部导向机构,由定心连杆、滚轮座及滚轮座上的多个滚轮组成;定心连杆与 动圏固定连接,其轴线与动團中心轴线重合;滚轮座与振动台台体固连;其 创新点在于所述滚轮分成上下两层滚轮组,这上下两层滚轮组分别处在定 心连杆的上下两径向平面上,上层滚轮組在上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下层滚轮组在下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以此构成轴向两 点导向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ii一步变化解释如下1、 上述方案中,具体滚轮在滚轮座上的较佳设置方案如下所述上下两 层滚轮组布置在滚轮座的上下端面上;滚轮座上对应各滚轮开设有滚轮容纳 槽,各滚轮以滚轮轴横跨架设在对应的滚轮容纳槽的槽口上;各滚轮轴的两 端部上开设通孔,滚轮座对应设有螺孔,以一固定螺钉经通孔穿入螺孔固定 连接;所述滚轮座上对应各滚轮轴两端头外侧部穿i殳^t调螺钉;所述微调螺 钉与滚轮座螺紋配合,其头部从外向内抵压作用在滚轮轴端部上,以此构成 同心微调絲,2、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滚轮组和下层滚轮组中滚轮的数量一般需要三 个或三个以上,上导滚轮组和下滚轮组中滚轮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可以上 下垂直对应布置,也可交错布置。!^佳方案是所述上层滚轮组和下层滚轮 组中滚轮的数量相同,上层滚轮组的滚轮和下层滚轮组中的滚轮一对一垂直 对应设置.这样设计更简单,便于结构设计得紧凑,减小体积。3、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心连杆外周上对应各滚轮固设尼龙接触平面,以 此形成尼龙软接触,减少定心连杆表面及滚轮外缘的磨损。4、 上述方案中,定心连杆的截面可以是圃形,或者对应滚轮数量设计成 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5、 上述方案中,所述滚轮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它一般可由滚轮轴上套设 滚动轴承构成,滚动轴承的外套上可再套设尼龙套。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M目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 用新型在滚轮座上设上下两层滚轮组,这两层滚轮组各处在定心连杆的上下 两个径向平面上,以此实现轴向上两点导向,两点定一直线,这大大提高了 导向精度及抗倾覆能力,在理伦上本技术可单独使用,利用一个本实用 新型即可保持动團的振动精度;另一方面,本技术中上下两层滚轮组被 合理的布置在一滚轮座上,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可适应振动台磁路部件中 心处空间有限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技术安^振动台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定心连杆;2、滚轮座;3、滚轮;4、滚轮容纳槽;5、 滚轮轴;6、通孔;7、固定螺钉;8、微调螺钉;9、尼i^触平面;10、螺 孔;11、凹槽;12、滚动轴承;13、动團骨架;14、中心磁极;15、支承气 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 ~附图3所示, 一种新型滚轮式动團下部导向机构, 由定心连杆1、滚轮座2及滚轮座2上的多个滚;洽3组成;定心连杆1与动團 固定连接,其轴线与动闺中心轴线重合;滚轮座2与振动台台体固连。具体参见附图l、附图2所示,所述滚轮3分成上下两层滚轮组,这上下 两层滚轮组分别处在定心连杆的上下两径向平面上,上层滚轮组和下层滚轮 組中各具有4个(当然也可是3个、5个甚至更多)滚轮3,上层滚轮組的滚 轮3在上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下层滚轮组的滚轮3在下径向 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以此构成轴向两点导向结构。M参见附图l所示,上层滚轮组布置在滚轮座2的上端面上,下层滚轮 组布置在滚lfr座2的下端面上;上层滚轮组各滚轮3与下层滚4^组中的各滚 轮3—对一垂直对应设置;滚轮座2上对应各滚轮3开设有滚轮容纳槽4,上 下垂直相对的滚轮容纳槽4相打通;上层滚轮组各滚轮3以滚轮轴5横跨架 设在对应的滚轮容纳槽4的上端槽口上,下层滚轮组各滚轮3以滚轮轴5横 跨架设在对应的滚轮容纳槽4的下端槽口上。上述各滚轮轴5的两端上开设 通孔6,滚轮座2上对应设有螺孔10,以一固定螺钉7经通孔6穿入螺孔10 固定连接,以此将滚轮3固定。为了便于制作,上层滚轮组中各滚轮轴5上 的固定螺钉7与下层滚轮组中各滚轮轴5上的固定螺钉7上下垂直相对,使 螺孔10也上下相对贯通设置。上述通孔6的孔径比螺钉7的外径稍大;所述 滚轮座2上对应各滚轮轴5两端头外侧部再各穿设一微调螺钉8,所述微调螺 钉8与滚轮座2螺紋B&合,其头部从外向内抵压作用在滚轮轴5端部上,以 此构成同心微调^J。具体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定心连杆1的截面为四边形,其四个 侧面上对应各滚轮3固设有尼龙板,以此形成与各滚轮3相对应接触的尼龙 接触平面9。具体尼;iysblL经中心一排螺钉固定在定心连杆1上的,^轮周 向外缘中部避让于尼i^L上螺钉的头部开设有一團凹槽11。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滚轮3由滚轮轴5上套滚动轴承12构成,滚动轴承12的外套上可再套设尼龙套,以增加耐磨性。参见附图3所示,本技术在振动台上典型安装使用状态为它枕故置 在振动台台体的磁t釭环、上下私仗、励磁线團和中心磁极14组成的磁路部件 的中心;定心连杆1下端与下支承气嚢15上端面固定连接,上端经连接螺钉 与动團骨架13上的中心杆固定连接;而滚轮座2与中心磁极经螺钉固定连接。 在装配定心连杆1时,可通过调节各微调螺钉8,调节滚轮轴5与定心连杆1 的相对位置,即调整各滚轮3的圃柱表面与定心连杆1上对应的尼龙接触平 面9之间的间隙,使定心连杆与滚轮座2保持同心, 一般来讲,在调节间隙 时,应以滚轮3与定心连杆1接触面间有一定的摩擦阻尼为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滚轮式动圈下部导向机构,由定心连杆(1)、滚轮座(2)及滚轮座(2)上的多个滚轮(3)组成;定心连杆(1)与动圈固定连接,其轴线与动圈中心轴线重合;滚轮座(2)与振动台台体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分成上下两层滚轮组,这上下两层滚轮组分别处在定心连杆的上下两径向平面上,上层滚轮组在上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下层滚轮组在下径向平面上绕定心连杆的周向均布,以此构成轴向两点导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钟琼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