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74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筒体、90°锥体和短节,第一电磁线圈绕制在筒体上,进料管设置在90°锥体上,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位于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位于筒体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对准筒体内壁喷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具有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对反应液分段加热,先对反应液进行瞬间预热40‑50℃,有利于反应液在反应釜内部进行高温500‑550℃反应,高温瞬间升温,比一次直接升温至高温所用能耗小,所用时间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加热加热一般依靠反应釜夹套,通过蒸汽、电加热或导热油进行升温,但是对于450℃以上的高温,加热困难且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对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具有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等优点;电磁加热线圈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而且电磁加热很容易实现装置的放大和产能的提高;釜壁采用筒体和锥体组合并在筒体上设置加热线圈,热损耗小,有利于反应气的收集,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筒体、90°锥体和短节,第一电磁线圈绕制在筒体上,进料管设置在90°锥体上,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位于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位于筒体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对准筒体内壁喷射。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高径比为1:4。优选的,所述筒体与电磁线圈之间还设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外端部绕有第二电磁线圈。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加热温度为500-550℃。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加热温度为40-5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具有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等优点;电磁加热线圈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而且电磁加热很容易实现装置的放大和产能的提高;釜壁采用筒体和锥体组合并在筒体上设置加热线圈,热损耗小,有利于反应气的收集,提高生产效率;对反应液分段加热,先对反应液进行瞬间预热40-50℃,有利于反应液在反应釜内部进行高温500-550℃反应,高温瞬间升温,比一次直接升温至高温所用能耗小,所用时间缩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头1;筒体2;90°锥体3;短节4;进料管5;中间垂直进料管5.1;喷头6;第一电磁线圈7;保温层8;第二电磁线圈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1、筒体2、90°锥体3和短节4,所述90°锥体3的设置能有效减少热损耗,节能效果显著,利于反应气的收集,第一电磁线圈7绕制在筒体2上,所述第一电磁线圈7与电源连接,进料管5设置在90°锥体3上,所述进料管5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5.1,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位于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6位于筒体2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6对准筒体2内壁喷射。所述进料管5的外端部绕有第二电磁线圈9,对反应液进行瞬间预热40-50℃,提高反应效率,对反应液分段加热,有利于反应液在反应釜内部进行高温500-550℃反应,高温瞬间升温,比一次直接升温至高温所用能耗小,所用时间缩短。所述筒体的高径比为1:4,保证良好的加热效率,提高反应釜的反应效率。所述筒体与电磁线圈之间还设有保温层8,减少热量损失。实施例1:该设备用于高温裂解,通过第二电磁线圈9对反应液进行瞬间预热40-50℃,设置第一电磁线圈的裂解反应温度500-550℃,接通电磁加热电源,开始升温;裂解液由进料管5进入反应釜内到达筒体中心的喷头,以液滴状态喷出后在反应釜的内壁发生裂解,裂解气从短节4排出,裂解液从底部的出口排出。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1)、筒体(2)、90°锥体(3)和短节(4),第一电磁线圈(7)绕制在筒体(2)上,进料管(5)设置在90°锥体(3)上,所述进料管(5)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5.1),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位于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6)位于筒体(2)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6)对准筒体(2)内壁喷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1)、筒体(2)、90°锥体(3)和短节(4),第一电磁线圈(7)绕制在筒体(2)上,进料管(5)设置在90°锥体(3)上,所述进料管(5)的一端伸入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5.1),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位于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5.1)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6)位于筒体(2)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6)对准筒体(2)内壁喷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民陆静梅建平唐珂楠倪新兵陆冬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