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174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包括混合反应釜、裂解反应釜、产品接收罐、裂解残液回收罐、旋涡泵和水力空化器,所述混合反应釜、旋涡泵、水力空化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混合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循环回路通过裂解反应釜进液管与裂解反应釜连接,所述裂解反应釜的进料管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内连接多个喷头,所述裂解反应釜外绕有电磁线圈,所述裂解反应釜顶部的裂解气出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产品接收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裂解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反应釜不需设置搅拌装置,设置混合循环回路对反应原液进行混合,有利于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
技术介绍
高温裂解反应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工业生产中常用高温裂解的方法将石油烃转变成小分子的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如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甲苯等,进而作为原料合成和生产其他化工产品。传统的裂解加热需要依靠反应釜夹套来换热,夹套内设置导热油进行加热,能耗大,不易于工业放大,并且传热时需要使用搅拌棒对反应液进行搅拌,以维持加热温度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对裂解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具有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等优点;电磁加热线圈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而且电磁加热很容易实现装置的放大和产能的提高;反应釜不需设置搅拌装置,设置混合循环回路对反应原液进行混合,有利于提高产能;原液在混合循环回路中预热有两个作用,第一提高了裂解的效率,有利于裂解气的产生;第二使混合原液处于良好的混合状态,提高混合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包括混合反应釜、裂解反应釜、产品接收罐、裂解残液回收罐、旋涡泵和水力空化器,所述混合反应釜、旋涡泵、水力空化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混合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循环回路通过裂解反应釜进液管与裂解反应釜连接,所述裂解反应釜的进料管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内连接多个喷头,所述裂解反应釜外绕有电磁线圈,所述裂解反应釜顶部的裂解气出口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产品接收罐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合循环回路上设有一段电磁加热管,所述电磁加热管管壁也绕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管设置在水力空化器之后。优选的,所述裂解反应釜进液管设置在电磁加热管之后。优选的,所述裂解反应釜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筒体、90°锥体和短节,电磁线圈绕制在筒体上,进料管设置在90°锥体上,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位于裂解反应釜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位于筒体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对准筒体内壁喷射。优选的,所述混合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液口,顶部设有出气口,侧壁的中部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口,液体分布器设置在混合反应釜内的中间区域并与回流口连接,锥形口设置在混合反应釜内的上部区域,所述锥形口与溢流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裂解反应釜进行电磁加热,具有热启动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等优点;电磁加热线圈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而且电磁加热很容易实现装置的放大和产能的提高;反应釜不需设置搅拌装置,设置混合循环回路对反应原液进行混合,有利于提高产能;原液在混合循环回路中预热有两个作用,第一提高了裂解的效率,有利于裂解气的产生;第二使混合原液处于良好的混合状态,提高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裂解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混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混合反应釜1;出液口1.1;出气口1.2;回流口1.3;溢流口1.4;液体分布器1.5;锥形口1.6;裂解反应釜2;产品接收罐3;裂解残液回收罐4;封头2.1;筒体2.2;90°锥体2.3;短节2.4;进料管2.5;中间垂直进料管2.5.1;喷头2.6;保温层5;电磁线圈6;冷凝器7;出液管8;旋涡泵9;水力空化器10;电磁加热管11;混合反应釜回流管12;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换热器14;溢流管15;回收管16;出料管1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包括混合反应釜1、裂解反应釜2、产品接收罐3和裂解残液回收罐4,所述裂解反应釜2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封头2.1、筒体2.2、90°锥体2.3和短节2.4,所述筒体2.2外设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外绕有电磁线圈6,所述电磁线圈6与电源连接,能很好的减少热损耗,节能效果显著,所述90°锥体2.3设有进料管2.5,所述进料管2.5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2内并向下垂直弯折形成中间垂直进料管2.5.1,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2.5.1位于裂解反应釜2的轴线上,所述中间垂直进料管2.5.1的下端连接多个喷头2.6,所述喷头2.6位于筒体2.2高度的中心,且所述喷头2.6对准筒体2.2内壁喷射,所述短节2.4连接冷凝器7,所述冷凝器7与产品接收罐3连接,裂解残液从封头2.1底部流出通过回收管16进入裂解残液回收罐4。所述混合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液口1.1,顶部设有出气口1.2,侧壁的中部设有回流口1.3,所述回流口1.3的上方设有溢流口1.4,所述出液口1.1通过出液管8依次连接旋涡泵9和水力空化器10,所述水力空化器10出口连接电磁加热管11,所述电磁加热管11分别连接混合反应釜回流管12和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所述电磁加热管11的管壁也设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绕有电磁线圈6,所述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与进料管2.5的外端部连接;液体分布器1.5设置在混合反应釜1内的中间区域并与回流口1.3连接,锥形口1.6设置在混合反应釜1内的上部区域,所述锥形口1.6与溢流口1.4连接,溢流口1.4通过溢流管15与裂解残液回收罐4的出料管17汇合,进入下一个裂解,提高裂解效果。所述混合反应釜1的出气口1.2连接换热器14,所述换热器14和冷凝器7内均通入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所述混合反应釜1、旋涡泵9、水力空化器10形成混合循环回路,通过水力空化作用,实现裂解前的原液混合,原液经液体分布器1.5分布后在混合反应釜1中部区域内形成混合区,原液在混合反应釜1水平方向上浓度、温度和流速均匀分布,有利于反应罐内反应均匀进行,采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有利于反应罐的放大,罐内无需搅拌器,大大降低了能耗。混合反应釜1上部区域的原液远离混合区,在上部区域得到静止后溢流外排。所述电磁加热管11的管壁也设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绕有电磁线圈6,对混合循环回路中的原液进行预热,维持在40-50℃,为水力空化混合维持良好的温度条件;所述裂解反应釜2上的电磁线圈设置加热温度500-550℃,接通电磁加热电源,开始升温;裂解液由进料管2.5进入反应釜内到达筒体中心的喷头,以液滴状态喷出后在反应釜的内壁发生裂解,裂解气从短节2.4排出,裂解残液从底部的出口排出。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釜(1)、裂解反应釜(2)、产品接收罐(3)、裂解残液回收罐(4)、旋涡泵(9)和水力空化器(10),所述混合反应釜(1)、旋涡泵(9)、水力空化器(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混合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循环回路通过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与裂解反应釜(2)连接,所述裂解反应釜(2)的进料管(2.5)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2)内连接多个喷头(2.6),所述裂解反应釜(2)外绕有电磁线圈(6),所述裂解反应釜(2)顶部的裂解气出口连接冷凝器(7),所述冷凝器(7)与产品接收罐(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釜(1)、裂解反应釜(2)、产品接收罐(3)、裂解残液回收罐(4)、旋涡泵(9)和水力空化器(10),所述混合反应釜(1)、旋涡泵(9)、水力空化器(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混合循环回路,所述混合循环回路通过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与裂解反应釜(2)连接,所述裂解反应釜(2)的进料管(2.5)的一端伸入裂解反应釜(2)内连接多个喷头(2.6),所述裂解反应釜(2)外绕有电磁线圈(6),所述裂解反应釜(2)顶部的裂解气出口连接冷凝器(7),所述冷凝器(7)与产品接收罐(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循环回路上设有一段电磁加热管(11),所述电磁加热管(11)管壁也绕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管(11)设置在水力空化器(10)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传热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反应釜进液管(13)设置在电磁加热管(11)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民唐珂楠梅建平陆静陆冬海倪新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