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电子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17日、申请号为201711141051.6、专利技术名称为“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二次电池”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物品、方法或者制造方法。或者,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序(process)、机器(machine)、产品(manufacture)或者组合物(compositionofmatter)。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照明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操作系统。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蓄电装置是指具有蓄电功能的所有元件及装置。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池(也称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双电层电容器等都包括在蓄电装置的范畴内。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电子设备是指具有蓄电装置的所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电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信息终端装置等都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空气电池等各种蓄电装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n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n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n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8 JP 2016-225046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镁的浓度为5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氟的浓度为3.5原子%以上且14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铝的浓度为0.1原子%以上且10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铝、镁及氟,
在利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的线分析中,
所述镁的浓度峰出现在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向深度3nm的范围内,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铝、镁及氟,
在利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的线分析中,所述镁的浓度峰及所述氟的浓度峰出现在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向深度3nm的范围内,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铝、镁及氟,
在利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的线分析中,所述镁的浓度成为峰值的1/5的深度为离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2nm至5nm的范围,
所述镁具有与所述铝相比更接近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一侧的区域,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外包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包括: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铝、镁及氟,
在利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的线分析中,所述铝的浓度峰出现在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向深度0.5nm以上且20nm以下的范围,
所述镁具有与所述铝相比更接近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一侧的区域,
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碳类材料。
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所述导电助剂使用碳纤维。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镁的浓度为5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导电助剂使用碳纤维。
1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氟的浓度为3.5原子%以上且14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导电助剂使用碳纤维。
1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铝的浓度为0.1原子%以上且10原子%以下,其中,将锂、铝、钴、氧、镁及氟的总量设为100原子%,
所述导电助剂使用碳纤维。
1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所述导电助剂使用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1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助剂的正极,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锂及钴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层部包含所述钴、铝、镁及氟,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所测定的所述镁的浓度为5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其中,将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马洋平,川上贵洋,落合辉明,高桥正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