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长寿命、等优点,其在照相机、电动工具、计算机、手机、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研发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类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要求。而硅基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可高达4200mAh/g,且其放电平台略高于碳类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形成锂枝晶,对电池的安全性能的提高有所帮助,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石墨负极替代材料之一。但是硅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差、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收缩剧烈(300%)、电导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法,抑制了硅材料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包括由纳米硅和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得的表面包覆导电碳膜的纳米硅材料,将所述包覆导电碳膜的纳米硅材料均匀的分布在球状石墨的内部和表面以及石墨烯表面上,形成纳米硅/石墨/石墨烯结构,所述纳米硅/石墨/石墨烯结构上再均匀包覆两层有机碳源,即得到硅碳负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包括由纳米硅和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得的表面包覆导电碳膜的纳米硅材料,将所述包覆导电碳膜的纳米硅材料均匀的分布在球状石墨的内部和表面以及石墨烯表面上,形成纳米硅/石墨/石墨烯结构,所述纳米硅/石墨/石墨烯结构上再均匀包覆两层有机碳源,即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25%~30%):(2%~10%),所述纳米硅为硅球形颗粒、硅片状结构和硅线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球形颗粒粒径小于300nm,纳米硅片的长度小于6μm,纳米硅线的直径小于200nm;所述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和聚苯乙炔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粒径为500nm~15μm,质量比占比为1%~6%;所述球状石墨为人造石墨,粒径大小为6~20μm,质量比占比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碳源的粒径小于50μm,质量比占比为20%~35%;所述有机碳源为柠檬酸、沥青、酚醛树脂、蔗糖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纳米硅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表面包覆导电碳膜的纳米硅材料;
步骤2,将在步骤1中得到的纳米硅材料和石墨烯、球状石墨和分散剂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第一混合浆料,对第一混合浆料进行第一次喷雾干燥处理,得到第一前驱体材料;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前驱体材料与有机碳源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浆料,将第二混合浆料进行第二次喷雾干燥处理,再进行低温焙烧处理,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杨芝,田占元,邵乐,曹新龙,薛孟尧,胥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