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1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一种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包含基板单元、能透光的盖板、数个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胶层,及隔热空间。该基板单元包括能透光且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基板,以及位于该基板上的第一扩散膜。该封装胶层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并包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周围。该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与该第一扩散膜间或该基板单元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通过该第一扩散膜扩散雾化光线,达到照光均匀、雾化太阳能电池轮廓、美化模块外观的效果。而该隔热空间减缓热传导、可隔绝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太阳能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透光,且适用于作为建筑物屋顶、墙面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
技术介绍
太阳能模块包含数个阵列式排列的太阳能电池,可吸收太阳光而产生电能,以此作为电力来源已越来越普及。目前还有太阳能温室的设计,是将太阳能模块作为温室屋顶,一方面利用太阳能模块供电,另一方面因为太阳能模块的局部部位能透光,因此光线可通过太阳能模块而照射到温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采光充足,有助于温室植物生长。太阳能模块除了可作为温室屋顶以外,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建筑物、结构物的屋顶或墙面,例如农舍、住宅、教堂、商办大楼、公车站等等的屋顶或墙面。然而,太阳能模块的所述太阳能电池通常为不透光,因此太阳能电池的外型轮廓明显,民众在室内往屋顶或墙面观看时,会明显看到太阳能电池的形状,较不美观。此外,太阳光通过该太阳能模块而照射室内时会产生热,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因此,利用太阳能模块作为建筑物屋顶、墙面的同时,如何提升美观性以及减少热能传导到室内,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包含基板单元、能透光的盖板、数个太阳能电池,及封装胶层,该基板单元包括能透光且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基板,该盖板朝向该基板的入光面;所述太阳能电池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面积总合小于该基板的面积,该封装胶层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并包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周围。该基板单元还包括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其中一面上并用于使光线均匀扩散的第一扩散膜,该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还包含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与该第一扩散膜间或该基板单元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隔热空间的厚度为0.1厘米至10厘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隔热空间填充有氮气、氩气、氦气、氖气、氮氧混合气体,或经过干燥的空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上,该隔热空间形成于该第一扩散膜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具有朝向该基板的结构面,该结构面形成有数个用于使光线扩散的微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上,该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与该第一扩散膜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具有朝向该基板的结构面,该结构面形成有数个用于使光线扩散的微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位于该基板的该出光面上,该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该第一扩散膜具有结构面,该结构面形成有数个用于使光线扩散的微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还包含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与该隔热空间之间,并用于使光线均匀扩散的第二扩散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一扩散膜扩散雾化光线,达到照光均匀、雾化太阳能电池轮廓、美化模块外观的效果。而该隔热空间减缓热传导、可隔绝热能,使建筑物采光佳的同时,温度不致于过高。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的一第一实施例作为一建筑物的一屋顶;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的一第四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的一第五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1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作为建筑物的屋顶,可以取数个所述建筑用太阳能模块1并排设置,并利用数个框条结合而构成该屋顶。该建筑物例如但不限于温室、农舍、家庭住宅、公车站等等。本第一实施例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1包含一基板单元2、一盖板3、数个太阳能电池4、一封装胶层5,及一隔热空间6。该基板单元2包括一能透光且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211与一出光面212的基板21,以及一位于该基板21的入光面211上的第一扩散膜22。该基板21例如能透光的塑胶薄膜基板或玻璃基板,其中该入光面211朝向室外,该出光面212朝向室内。该第一扩散膜22用于使光线扩散雾化,达到光均匀扩散效果。该第一扩散膜22包括一本体221,以及数个分散于该本体221内的散射粒子222。该本体221的材料例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所述散射粒子222可用于散射光线,具体例如硫酸钡(BaSO4)、二氧化钛(TiO2)、聚苯乙烯树脂等微粒子。该盖板3朝向该基板21的入光面211,其为厚度小于1mm的能透光玻璃板。所述太阳能电池4阵列式排列于该第一扩散膜22与该盖板3间,且所述太阳能电池4的面积总合小于该基板21的面积,使本专利技术建筑用太阳能模块1整体而言,于所述太阳能电池4以外的区域形成一可供光线由上往下通过的透光区11,对应于所述太阳能电池4设置处则形成一非透光区12。每一太阳能电池4例如一晶硅太阳能电池或一薄膜太阳能电池。该封装胶层5位于该基板单元2与该盖板3间,并包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4周围,用于将所述太阳能电池4固定于该基板单元2与该盖板3间。该封装胶层5的材料例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该隔热空间6形成于该第一扩散膜22与所述太阳能电池4间,其厚度(如图2所示为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约为0.1厘米(cm)至10厘米。该隔热空间6内可以为一般的空气,也可以填充有氮气、氩气、氦气、氖气、氮氧混合气体,或经过干燥的空气。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外部光线(例如太阳光)经由该盖板3依序通过该封装胶层5、该隔热空间6、该第一扩散膜22、该基板21而射向建筑物室内,利用太阳的自然光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其中,通过该第一扩散膜22散射光线而使光线均匀扩散,因此光线通过该第一扩散膜22后,也可照射到所述太阳能电池4下方的区域,使得室内无论是对应于透光区11或非透光区12处,都能受到光线照明,达到光照均匀目的。也正因为第一扩散膜22的光扩散效果,可以遮挡修饰所述太阳能电池4的外型轮廓,因此民众在室内观看本专利技术的模块,会看到整体均匀明亮,而不会看到明显的太阳能电池4轮廓,有较佳的视觉美观效果。另外,因气体的热传导系数相较于固体低,所以设置该隔热空间6,其内部为空气或上述气体,可以减缓热传导作用,从而减少太阳光与太阳能电池4的热能进入室内空间。补充说明的是,该隔热空间6的厚度太小时,隔热效果不佳,太大时会造成本专利技术模块整体厚度过厚,因此隔热空间6的厚度较佳地为0.1厘米至10厘米。本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空间6由所述太阳能电池4与该基板单元2间隔设置而界定形成,且所述太阳能电池4与该基板单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包含:基板单元、能透光的盖板、数个太阳能电池,及封装胶层,该基板单元包括能透光且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基板,该盖板朝向该基板的入光面;所述太阳能电池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面积总合小于该基板的面积,该封装胶层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并包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周围,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单元还包括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其中一面上并用于使光线均匀扩散的第一扩散膜,该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还包含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与该第一扩散膜间或该基板单元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包含:基板单元、能透光的盖板、数个太阳能电池,及封装胶层,该基板单元包括能透光且具有相对的入光面与出光面的基板,该盖板朝向该基板的入光面;所述太阳能电池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面积总合小于该基板的面积,该封装胶层位于该基板单元与该盖板间,并包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周围,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单元还包括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其中一面上并用于使光线均匀扩散的第一扩散膜,该建筑用太阳能模块还包含隔热空间,形成于该基板与该第一扩散膜间或该基板单元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隔热空间的厚度为0.1厘米至10厘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隔热空间填充有氮气、氩气、氦气、氖气、氮氧混合气体,或经过干燥的空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阳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扩散膜位于该基板的该入光面上,该隔热空间形成于该第一扩散膜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堂
申请(专利权)人:南台学校财团法人南台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