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系统与讯号传输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162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一正电压端、一接地端与一讯号转换界面,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供连接一车辆的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供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自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传输至所述讯号转换界面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电源以进一步传输至所述车辆中与所述电源连接的至少一电子装置。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ule,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of vehicl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系统与讯号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有关于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系统及其电力线通讯模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车辆各部件的执行数据与于状态,例如各种感测器所感测到的资讯或讯号,以车载网路彼此互通、协同运作,而车载网路的通讯,须以特定的通讯协定进行,例如控制器区域网路协定(ControllerAreaNetwork,CAN),即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通讯协定。然而,若使用者希望读取控制器区域网路协定的讯号,以获知车辆各部件的数据与状态,通常须使用转接头等元件,将控制器区域网路协定讯号往外转出,以能夠读取控制器区域网路协定讯号的电子装置来读取,例如中国台湾地区专利TWI436535所公开的,十分不便,若非特殊规格的转接头与于特殊规格的电子装置,即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如何让使用者更为简易、轻松地读取、获知车辆各部件的执行数据与于状态,以掌握车辆状态,为本业界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与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系统,能通过连接车辆电源的任何电子装置接收车载资讯,无须额外接线与于特定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一正电压端、一接地端与于一讯号转换界面,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供连接一车辆的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供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自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传输至所述讯号转换界面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电源以进一步传输至所述车辆中与所述电源连接的至少一电子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讯号转换界面为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UART)。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具有一公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一环凸肋,所述环凸肋概为倒梯形,二排接脚呈平行设置于所述环凸肋围构的空间内,各所述排接脚包括八个接脚,较靠近所述环凸肋的长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上排接脚,较靠近所述环凸肋的短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下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上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正电压端为左起第一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接地端为左起第四个所述上排接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环凸肋的短底边的中间部分包括一外移段,所述外移段较所述短底边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所述长底边,使所述短底边的中间部分于朝向所述长底边的一面形成一凹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系统,包括上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更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一电源与于至少一电子装置,所述电源与于所述至少一电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与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汇流排,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正电压端与于接地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汇流排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经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UART)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电源,再进一步经电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电子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至少一电子装置为一车用导航机或一行车记录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具有一公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一环凸肋,所述环凸肋概为倒梯形,二排接脚呈平行设置于所述环凸肋围构的空间内,各所述排接脚包括八个接脚,较靠近所述环凸肋的长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上排接脚,较靠近所述环凸肋的短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下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上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正电压端为左起第一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接地端为左起第四个所述上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汇流排具有一母接头,所述母接头凹设有一环凹槽,所述环凹槽概呈梯形而供所述公接头的环凸肋嵌设,二排脚位呈平行设置于所述环凹槽围构的空间内,各所述排脚位包括八个脚位,较靠近所述环凹槽的长底边的所述排脚位定义为上排脚位,较靠近所述环凹槽的短底边的所述排脚位定义为下排脚位,右起第三个所述上排脚位供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插设连接,右起第三个所述下排脚位供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插设连接,右起第一个所述下排脚位供所述正电压端插设连接,右起第四个所述上排脚位供所述接地端插设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些上排接脚与所述些下排接脚之间具有一长形凸肋,所述些上排脚位与所述些下排脚位之间具有一长沟,所述长沟供所述长形凸肋嵌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环凸肋的短底边的中间部分包括一外移段,所述外移段较所述短底边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所述长底边,使所述短底边的中间部分于朝向所述长底边的一面形成一凹部,所述环凹槽的短底边的中间部分亦包括一外移段,所述外移段较所述短底边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所述长底边,使所述环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环凸肋的形状对应而能彼此嵌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并提供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讯号传输方法,使用上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一车用诊断资讯以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自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经所述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UART)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电源。所述电力线通讯讯号由所述电源传输至所述至少一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车载资讯可直接经由车辆内电力线让连接电力线的装置读取,例如,使用者可直接利用行车记录器或车用导航机等与于车辆电源连接的电子装置读取、得知原本以CAN协定传输的车载资讯,无须额外利用外接接头将CAN讯号向外传递至特殊的CAN讯号读取装置,极为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其中10:电力线通讯模组;101: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102: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103:正电压端;104:接地端;105: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11:公接头;111:环凸肋;1111:外移段;112:上排接脚;113:下排接脚;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一正电压端、一接地端与一讯号转换界面,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供连接一车辆的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供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自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传输至所述讯号转换界面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电源以进一步传输至所述车辆中与所述电源连接的至少一电子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一正电压端、一接地端与一讯号转换界面,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供连接一车辆的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供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自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传输至所述讯号转换界面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电源以进一步传输至所述车辆中与所述电源连接的至少一电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讯号转换界面为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UAR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公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一环凸肋,所述环凸肋概为倒梯形,二排接脚呈平行设置于所述环凸肋围构的空间内,各所述排接脚包括八个接脚,靠近所述环凸肋的长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上排接脚,靠近所述环凸肋的短底边的所述排接脚定义为下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上排接脚,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为左起第三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正电压端为左起第一个所述下排接脚,所述接地端为左起第四个所述上排接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凸肋的短底边的中间部分包括一外移段,所述外移段较所述短底边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所述长底边,使所述短底边的中间部分于朝向所述长底边的一面形成一凹部。


5.一种车用诊断资讯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汇流排、一电源与至少一电子装置,所述电源与所述至少一电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高电位端与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CAN)低电位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汇流排,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正电压端与接地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汇流排的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讯号经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高电位端与与所述控制器区域网路传输低电位端进入所述车用诊断资讯的电力线通讯模组的通用异步收发器界面(UART)后,转换为电力线通讯讯号后经所述正电压端与所述接地端传输至所述电源,再进一步经电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电子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经洲余兆棠谢健良李坤郁洪志灯吴明达黄圣凯黄清渊
申请(专利权)人:南台学校财团法人南台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