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胶层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胶层包括:透明的第一胶层和非透明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设定区域设置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当在第二胶层形成过孔时,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可以遮挡来自第一胶层的光线入射到过孔中,避免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胶层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尤指一种光学胶层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屏作为显示部件的手机、手表等电子设备的高集成与高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且体积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全面屏的发展也是手机、手表等显示屏的趋势。在有效显示区域(ActiveArea,AA)打孔是实现提高屏占比的一种方式,有效显示区域孔(AAHole)的孔径要尽可能小,但是较小的孔径使模组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孔周围漏光,严重影响显示效果和摄像孔的使用。常规采用涂覆黑色油墨在AAhole边缘,但是随着AAhole越来越小,对油墨涂覆工艺要求高,并且残留异物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胶层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胶层,包括:透明的第一胶层和非透明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的厚度与所述通孔的孔深一致。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贴附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通孔的侧壁无接触,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离型膜。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胶层的硬度。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所述第二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层的硬度和所述第三子层的硬度。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4毫米至5.25毫米。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透明的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开设有通孔;形成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将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的厚度与所述通孔的孔深一致。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包括:将所述第二胶层贴附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包括:依次形成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显示面板、第一光学胶层、触控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贯穿形成过孔,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第二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内部。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光学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盖板;所述第二光学胶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胶层,所述偏光片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构成所述过孔的一部分;所述第五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第二胶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内部。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头,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上,所述摄像头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过孔的正投影内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胶层,包括:透明的第一胶层和非透明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设定区域设置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当在第二胶层形成过孔时,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可以遮挡来自第一胶层的光线入射到过孔中,避免漏光。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层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层俯视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层开孔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制备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散热膜后的示意图;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第一光学胶层、触控面板和偏光片后的示意图;图11为在第一光学胶层、触控面板和偏光片开过孔示意图;图12为贴合第二光学胶层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图1为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散热膜(SCF)1、显示面板2、第一光学胶层3、触控面板4、偏光片(Polarizer,POL)5、第二光学胶层6以及盖板7,且盖板7靠近所述第二光学胶层6一侧设置有环形的遮挡层71。显示面板2、第一光学胶层3、触控面板4、偏光片5、第二光学胶层6开设有过孔,光线能够通过遮挡层71中间的透光区射至摄像头8,遮挡层71能够遮挡杂散光进入摄像头8。第一光学胶层3在过孔侧面会成为漏光通道。如果遮挡层71的边缘VA到第一光学胶层3的边缘距离小,从AA区观察,能够看到第一光学胶层3靠近所述过孔的边缘产生亮光,该现象严重影响摄像孔的摄像效果。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第一胶层和非透明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第一胶层和非透明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的厚度与所述通孔的孔深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贴附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通孔的侧壁无接触,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离型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胶层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所述第二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层的硬度和所述第三子层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光学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4毫米至5.25毫米。
8.一种光学胶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透明的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在设定区域开设有通孔;
形成非透明的第二胶层,将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胶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沿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的厚度与所述通孔的孔深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胶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欢,李凡,徐博家,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