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305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有机发光层、像素定义层及微透镜层。有机发光层位于衬底基板一侧,有机发光层位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并且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开口内,微透镜层位于像素定义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第一微透镜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大角度光通过第一微透镜的作用变为小角度光从发光部分发出,避免发生混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屏相对于液晶显示屏具备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屏的发光原理为,有机发光器件中的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并迁移到有机发光材料层,当二者在发光材料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的发光分子产生可见光。有机发光显示屏中包括多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层结构,会使得一个像素发射的光经过多种方式的反射和折射而不能从该像素的正上方发射,影响发光亮度;同时大角度的光还可能到达相邻像素,产生混色的问题。【申请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有机发光层、像素定义层及微透镜层。有机发光层位于衬底基板一侧,有机发光层位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并且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开口内,微透镜层位于像素定义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第一微透镜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发光单元的周围区域设置第一微透镜可以将由发光单元发出的大角度光通过第一微透镜的反射与折射作用变为小角度光,进而可以从发光部分发出,避免大角度光射入相邻的发光部分发生混色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区剖面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部分光路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部分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第一微透镜的正投影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第一微透镜的正投影层;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第一微透镜的正投影图;图13为图10中C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图11中D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一个发光部分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M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一个发光部分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NN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对应的一种剖面图;图21为图19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对应的另一种剖面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层与折射率匹配层的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微透镜,但这些微透镜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微透镜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微透镜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微透镜,类似地,第二微透镜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微透镜。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其中,显示区AA为进行发光显示的部分,非显示区BB为用于设置外围电路的部分。如图2所示,显示区AA包括衬底基板01、薄膜晶体管层02、有机发光层、像素定义层以及微透镜层05。薄膜晶体管层02位于衬底基板01靠近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并且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20。薄膜晶体管20包括有源层21、栅极22、漏极23及源极24。有机发光层位于衬底基板01的一侧,具体位于薄膜晶体管层02远离衬底基板01的一侧。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03,发光单元03与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02电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发光单元03可以包括阳极31、阴极32以及位于阳极31与阴极32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层33;此外,阳极31与有机发光材料层33之间还包括空穴传输层34,阴极32与有机发光材料层33之间还包括电子传输层35;发光单元03的阳极31与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20电连接。像素定义层04包括第一开口41,发光单元03位于像素定义层04的第一开口41内,可以理解的是,像素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所述显示区包括:/n衬底基板;/n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n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n微透镜层,所述微透镜层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微透镜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n其中,第一微透镜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
衬底基板;
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微透镜层,所述微透镜层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微透镜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
其中,第一微透镜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折射率匹配层,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微透镜层层叠设置,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与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折射率不同;
所述第一微透镜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一曲面,且所述第一曲面朝向所述第一微透镜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层还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微透镜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的排列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中,距离所述发光单元近的所述第一微透镜对应的所述第一曲面的高度小于距离所述发光单元远的所述第一微透镜对应的所述第一曲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和多个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与所述弯折区的中心弯折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子发光部分与所述弯折区的中心弯折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子开口周围包括的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子开口周围包括的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包括多个第一子开口和多个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与所述弯折区的中心弯折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子开口与所述弯折区的中心弯折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子开口周围包括的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所述第一曲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开口周围包括的所述第一微透镜的所述第一曲面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所述折射率匹配层还覆盖所述第二微透镜;第二微透镜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接触的表面为第二曲面,且所述第二曲面朝向所述微透镜层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中折射率低的一者凸起。


10.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峰王俊强李家欣于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