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01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基体;容器,能够装入基体内,容器具有搅拌结构;动力源,动力源设置在基体内,动力源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输出轴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驱动配合,第二传动轮上设有装配孔;传动件,包括轴部和传动部,轴部与第二传动轮驱动配合,至少部分传动部容纳在装配孔中,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件驱动搅拌结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具的传动件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搅拌器具包括搅拌容器、电机和传动件,电机驱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带动搅拌容器内的搅拌件转动,进而实现搅拌功能。上述结构中,传动件直接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在装入搅拌容器时,搅拌容器会经常撞击传动件,这样会导致传动件容易发生倾斜,倾斜的传动件与搅拌结构配合,会使得搅拌结构在搅拌时容易发生抖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具的传动件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体;容器,能够装入基体内,容器具有搅拌结构;动力源,动力源设置在基体内,动力源具有输出轴;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输出轴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驱动配合,第二传动轮上设有装配孔;传动件,包括轴部和传动部,轴部与第二传动轮驱动配合,至少部分传动部容纳在装配孔中,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件驱动搅拌结构转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动力源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驱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转动并带动搅拌结构转动,从而使烹饪器具具有搅拌功能。传动件的至少部分传动部容纳在第二传动轮的装配孔中,第二传动轮可以对传动件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传动件发生歪斜,从而能够保证传动过程的平稳,避免搅拌结构在搅拌时发生抖动。可选地,装配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装配孔段和第二装配孔段,第一装配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装配孔段的直径,至少部分传动部位于第一装配孔段处,至少部分轴部位于第二装配孔段处。这样,增大了传动件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第二传动轮稳定可靠地带动传动件转动。可选地,轴部具有第一传动平面;第二装配孔段的孔壁设置有与第一传动平面配合的第二传动平面。上述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与基体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架上。这样,利用支撑架对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进行支撑,保证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能够平稳地转动。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依次穿过传动件、第二传动轮及支撑架,以使传动件及第二传动轮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架上。这样,通过连接件对传动件和第二传动轮在支撑架上的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地提升第二传动轮对传动件的限位作用,避免传动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可选地,传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传动轮上设有与装配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支撑架上还设有与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在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处,以将传动件和第二传动轮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架上。可选地,第一连接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段和第二连接孔段,第一连接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段的直径;连接件为铆钉,铆钉包括相连接的头部和杆部,头部位于第一连接孔段处,杆部穿出第三连接孔以形成铆接端。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板,动力源通过支撑板与基体连接;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让位孔,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一让位孔相对设置的第二让位孔,基体上设有与第一让位孔相对设置的第三让位孔;输出轴穿过第二让位孔、第三让位孔后由第一让位孔伸出并与第一传动轮驱动连接。可选地,支撑架包括:环形板,环形板具有供传动件伸出的第一避让孔;安装板,安装板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环形板连接,第二板段与环形板平行设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相间隔地设置在安装板上。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盘,加热盘安装在基体内,加热盘上设有第二避让孔;环形板包括朝远离安装板一侧凸出设置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与第二避让孔配合。可选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全部传动部容纳在装配孔中;第一传动轮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轮的直径;输出轴包括驱动端,驱动端具有第三传动平面;第一传动轮上设有与驱动端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第三传动平面配合的第四传动平面,第一传动轮通过安装孔套设在驱动端上;传动部的远离轴部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第一连接孔连通,安装槽用于与搅拌结构配合;头部的远离杆部的端面低于安装槽的槽底面,或者头部的远离杆部的端面与安装槽的槽底面相平齐;动力源为电机;支撑架包括环形板和支撑臂,支撑臂设置在环形板上,多个支撑臂绕环形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臂上设有用于与基体连接的固定孔;支撑架还包括安装板和翻边结构,安装板与环形板连接,安装板具有第一让位孔,翻边结构绕第一让位孔的外周侧设置;第一传动轮具有与安装孔相连接的第四连接孔,第一传动轮通过第四连接孔可枢转地套设在翻边结构上;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盘,环形板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避让加热盘的支脚的缺口;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基体包括外锅及设置在外锅内的保温罩,当烹饪器具为压力锅时,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及设置在锅盖上的限压阀及密封圈,容器或保温罩与锅盖之间设置有防脱机构。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中的烹饪器具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支撑架、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另一个角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第一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第二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驱动源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基体;20、容器;30、动力源;31、输出轴;311、驱动端;40、第一传动轮;41、安装孔;50、第二传动轮;51、装配孔;511、第一装配孔段;512、第二装配孔段;52、第二连接孔;60、传动件;601、第一连接孔;602、安装槽;603、第一连接孔段;604、第二连接孔段;61、轴部;62、传动部;70、保温罩;71、第三让位孔;80、支撑架;81、环形板;811、第一避让孔;812、环形凸台;813、缺口;82、支撑臂;821、固定孔;83、安装板;831、第一板段;832、第二板段;801、第一让位孔;802、第三连接孔;84、翻边结构;90、搅拌结构;100、支撑板;101、第二让位孔;110、连接件;111、头部;112、杆部;120、加热盘;121、第二避让孔;6、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10);/n容器(20),能够装入所述基体(10)内,所述容器(20)具有搅拌结构(90);/n动力源(30),所述动力源(30)设置在所述基体(10)内,所述动力源(30)具有输出轴(31);/n第一传动轮(40),所述第一传动轮(40)与所述输出轴(31)连接;/n第二传动轮(50),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与所述第一传动轮(40)驱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上设有装配孔(51);/n传动件(60),包括轴部(61)和传动部(62),所述轴部(61)与所述第二传动轮(50)驱动配合,至少部分所述传动部(62)容纳在所述装配孔(51)中,所述动力源(30)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60)驱动所述搅拌结构(9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0);
容器(20),能够装入所述基体(10)内,所述容器(20)具有搅拌结构(90);
动力源(30),所述动力源(30)设置在所述基体(10)内,所述动力源(30)具有输出轴(31);
第一传动轮(40),所述第一传动轮(40)与所述输出轴(31)连接;
第二传动轮(50),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与所述第一传动轮(40)驱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上设有装配孔(51);
传动件(60),包括轴部(61)和传动部(62),所述轴部(61)与所述第二传动轮(50)驱动配合,至少部分所述传动部(62)容纳在所述装配孔(51)中,所述动力源(30)能够通过所述传动件(60)驱动所述搅拌结构(9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5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装配孔段(511)和第二装配孔段(512),所述第一装配孔段(5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装配孔段(512)的直径,至少部分所述传动部(62)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孔段(511)处,至少部分所述轴部(61)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段(5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61)具有第一传动平面;所述第二装配孔段(512)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平面配合的第二传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支撑架(80),所述支撑架(80)与所述基体(10)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4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50)均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连接件(110),所述连接件(110)依次穿过所述传动件(60)、第二传动轮(50)及所述支撑架(80),以使所述传动件(60)及所述第二传动轮(5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件(6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601),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上设有与所述装配孔(51)连通的第二连接孔(52),所述第二连接孔(5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601)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8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2)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孔(802);
所述连接件(110)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601)、所述第二连接孔(5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802)处,以将所述传动件(6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5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孔(60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段(603)和第二连接孔段(604),所述第一连接孔段(60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段(604)的直径;
所述连接件(110)为铆钉,所述铆钉包括相连接的头部(111)和杆部(112),所述头部(1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段(603)处,所述杆部(112)穿出所述第三连接孔(802)以形成铆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撑板(100),所述动力源(30)通过所述支撑板(100)与所述基体(10)连接;
所述支撑架(80)上设有第一让位孔(801),所述支撑板(1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让位孔(801)相对设置的第二让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