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4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气机构(1),包括:凸轮轴(3),其包括第一凸轮(4)和第二凸轮(6);位移螺栓(8),其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调节,至少一个凸轮辊(9)以轴向固定以及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位移螺栓(8)上;引导轮廓件(11),其包括在交叉区域(20)彼此交叉的第一引导轨道(12)和第二引导轨道(13);切换销(14),其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12、13),其中在第一位置,至少一个凸轮辊(9)与第一凸轮(4)协作,在第二位置其与第二凸轮(6)协作;其中第一捕获凹槽(15)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捕获凹槽(16)设置在位移螺栓(8)上;其中设置了预偏置捕获元件(19),其将位移螺栓(8)稳固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并且在交叉区域(20)中接合第三捕获凹槽(18)。从而能够创建安装空间优化和摩擦降低的配气机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内燃机的配气机构(valvetrain),其包括凸轮轴,凸轮轴包括第一凸轮和与其轴向相邻布置的第二凸轮,并且包括摇杆臂组件。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该类型配气机构的位移螺栓。
技术介绍
内燃机的通用配气机构是公知的,其在凸轮轴上具有用于配气机构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轮以及至少一个布置成与其相邻的第二凸轮。同样提供了摇杆臂组件,其包括位移螺栓,位移螺栓能够至少在两个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被调节,且至少一个凸轮辊以轴向固定以及同时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位移螺栓上。位移螺栓从而安装在摇杆臂组件的关联支承耳中,其中,凸轮辊轻敲第一或者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包括第一引导轨道和第二引导轨道的引导轮廓件布置在凸轮轴本身上,其中,位移螺栓的位移经由切换销发生,切换销布置在位移螺栓中并且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因而调节其两个位置之间的位移螺栓,其中,关联凸轮辊与第一凸轮或者第二凸轮协作。在位移螺栓的第一位置,凸轮辊因而与第一凸轮协作,即其第一凸轮轮廓,以及在位移螺栓的第二位置其与第二凸轮协作。此外,第一捕获凹槽和在位移螺栓的轴向方向上布置成轴向相邻第一捕获凹槽的第二捕获凹槽通常布置在位移螺栓上,其中,位移螺栓被稳固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其中捕获设备接合捕获元件,捕获元件偏置至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引导轮廓件的两个引导轨道从而能够独立于彼此行进,其中,在该情况下通常提供操作设备,操作设备操作在位移螺栓上的切换销,因而将它们推至第一引导轨道或者第二引导轨道。包括两个引导轨道的引导轮廓件也是可能的,它们在交叉区域彼此交叉,因而称为x-引导轮廓件。相比于包括单独引导轨道的调节系统,依靠降低部件的数量,结合能够随其降低的存储、物流以及组装成本,可以获得尤其是关于安装空间以及成本优化的显著优化潜能,。但是,该类X-引导轮廓件通常不使用在实践中,因为没有依靠分别关联的凹槽边缘引导的区域存在于两个引导轨道的交叉区域,以及因而会发生与分离引导轨道分叉的辐部的碰撞或者切换销行进入错误的引导轨道。在第一种情形下,存在破坏或者毁坏切换销的风险,而在第二种情形下不能改变操作模式。由于在该情况下切换销未被引导在交叉区域中,除了发动机速度(特定初始速度),移动部件(相应凸轮套筒或者位移螺栓)的摩擦是用于成功调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公知于现有技术的可变配气机构系统的情形下,要移位的组件(即例如轴向可调节的位移螺栓或者凸轮套筒)经由关联于捕获凹槽(例如槽)的弹簧加载式捕获元件(例如球)被保持,捕获凹槽以刚性方式限定端部位置并且将相应的可调节元件(即例如凸轮套筒或者位移螺栓)保持在此处。在柱形区域中偏置捕获元件至关联捕获凹槽的弹簧被最大张紧,从而柱形区域位于捕获凹槽之间,这导致响应于调节的高摩擦,尤其使得依靠X-凹槽的切换复杂化。响应于调节位移螺栓的高摩擦、所需的高安装空间以及源于此的高成本是公知可变配气机构系统的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处理的问题是,指定一种用于通用类型配气机构的改进的或者至少可替换实施例,其克服公知于现有技术的劣势。该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依靠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解决。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总体构思:位移螺栓上的捕获轮廓件形成为不仅具有两个轴向邻近彼此的捕获凹槽,而且在这两个捕获凹槽之间提供第三捕获凹槽,由此一方面能够最小化响应于调节的摩擦,从而不会危及各移动部件的紧密配合,即在当前情形中位移螺栓在其相应的位置。第三捕获凹槽从而在轴向方向上由第一和第二捕获突起限制,由此捕获元件被可靠地保持在第三捕获凹槽的边缘之间,并且在所引导的引导轨道区域中被拉过相应的捕获突起。在捕获突起的落入边缘的情形下,因作用在x-方向(位移螺栓的轴向方向)的一部分弹簧力使切换销额外地经历额外加速。此外提供了包括在交叉区域彼此交叉的引导轨道的引导轮廓件,其中,捕获元件在该交叉区域中接合第三捕获凹槽,偏置捕获元件至第三捕获凹槽的弹簧元件因而施加较小力,由此又能够降低摩擦。因而弹簧偏置力在两个引导轨道的交叉区域中最小,其中,仅在通过交叉区域之后越过第二捕获突起。能够依靠x-引导轮廓件额外地获得安装空间优化,由此能够实现额外的组装以及成本优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具有凸轮轴,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轮和至少一个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凸轮。此外配气机构具有包括位移螺栓的摇杆臂组件,位移螺栓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基于位移螺栓的轴线)被调节,至少一个凸轮辊以轴向固定以及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位移螺栓上。位移螺栓从而分别安装或者引导在摇杆臂组件的关联支承耳中。以上描述的x形状引导轮廓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轨道,它们在交叉区域彼此交叉,现在布置在凸轮轴上。切换销布置在位移螺栓中,切换销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因而在其两个端部位置之间调节位移螺栓。在第一端部位置,至少一个位移螺栓的凸轮辊与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协作,在位移螺栓的第二端部位置其与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协作。第一捕获凹槽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捕获凹槽现在布置在位移螺栓本身上,其中,捕获设备的弹簧偏置式捕获元件接合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因而将位移螺栓稳固在第一或者第二(端部)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以上描述的第三捕获凹槽现在设置在第一捕获凹槽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捕获凹槽之间,其中,第一捕获突起布置于第一和第三捕获凹槽之间,第二捕获突起布置于第二和第三捕获凹槽之间,并且其中,捕获元件在两个引导轨道的交叉区域中接合第三捕获凹槽并且经由后者可靠地引导切换销越过交叉区域,无需害怕所述切换销碰撞用来分离两个引导轨道的辐部,或者行进入错误的引导轨道。因而相比于公知于现有技术的可变配气机构系统,依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气机构能够获得若干优势,包括尤其降低部件的数量,与此关联地降低存储以及物流成本,降低组装努力,以及安装空间优化以及降低摩擦。在此段落中,配气机构从而始终描述为具有位移螺栓,依靠其来使关联的凸轮辊移位,由此显而易见地还清楚的是,描述的系统还能够类似地在凸轮轴上具有轴向静止凸轮辊以及轴向可移位引导轮廓件,以及凸轮轴上有轴向可调节的凸轮,尤其呈凸轮套筒的方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有利进一步发展的情形下,第一捕获突起和/或第二捕获突起具有导圆的或者尖的末端。例如,相比于尖末端,导圆末端的优势为更平滑的过渡以及较大的接触表面,由此能够减小捕获元件上的支承压力,并且能够降低磨损。但是,利用尖末端,第三捕获凹槽和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之间的更快的直接过渡或者反之亦然是可行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有利实施例的情形下,第一捕获突起的倾斜至第三捕获凹槽的边缘比倾斜至第一捕获凹槽的边缘具有更大的下坡度。此外或者可替换地,其还能够提供的是,第二捕获突起的倾斜至第三捕获凹槽的边缘比倾斜至第二捕获凹槽的边缘具有更大下坡度。在从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的方向越过第一或者第二捕获突起之后,位移螺栓的轴向位移从而能够被支撑,切换销因而能够被可靠地引导在两个引导轨道的交叉区域中。捕获凹槽有利地具有球,其布置在支承耳侧并且被弹簧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2)的配气机构(1),包括:/n-凸轮轴(3),其包括第一凸轮(4)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凸轮(6),/n-摇杆臂组件(7),其包括位移螺栓(8),所述位移螺栓(8)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5)上调节,至少一个凸轮辊(9)以轴向固定以及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位移螺栓(8)上,其中,所述位移螺栓(8)安装在所述摇杆臂组件(7)的关联支承耳(10)中,/n-引导轮廓件(11),其布置在所述凸轮轴(3)上,包括第一引导轨道(12)和第二引导轨道(13),/n-切换销(14),其布置在所述位移螺栓(8)中,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12、13),因而在其两个位置之间调节所述位移螺栓(8),/n-其中,在所述位移螺栓(8)的第一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凸轮辊(9)与所述第一凸轮(4)协作,在所述位移螺栓(8)的第二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凸轮辊(9)与所述第二凸轮(6)协作,/n-其中,第一捕获凹槽(15)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捕获凹槽(16)设置在所述位移螺栓(8)上,/n-其中,捕获设备(17)接合捕获元件(19),所述捕获元件(19)偏置至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15、16)以及将所述位移螺栓(8)稳固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n其特征在于,/n-所述引导轨道(12、13)在交叉区域(20)彼此交叉,/n-第三捕获凹槽(18),设置在所述第一捕获凹槽(15)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所述第二捕获凹槽(16)之间,其中,第一捕获突起(21)布置于第一和第三捕获凹槽(15、18)之间,第二捕获突起(22)布置于第二和第三捕获凹槽(16、18)之间,其中,所述捕获元件(19)在交叉区域(20)中接合所述第三捕获凹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3 DE 102019203430.61.一种内燃机(2)的配气机构(1),包括:
-凸轮轴(3),其包括第一凸轮(4)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凸轮(6),
-摇杆臂组件(7),其包括位移螺栓(8),所述位移螺栓(8)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在轴向方向(5)上调节,至少一个凸轮辊(9)以轴向固定以及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位移螺栓(8)上,其中,所述位移螺栓(8)安装在所述摇杆臂组件(7)的关联支承耳(10)中,
-引导轮廓件(11),其布置在所述凸轮轴(3)上,包括第一引导轨道(12)和第二引导轨道(13),
-切换销(14),其布置在所述位移螺栓(8)中,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12、13),因而在其两个位置之间调节所述位移螺栓(8),
-其中,在所述位移螺栓(8)的第一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凸轮辊(9)与所述第一凸轮(4)协作,在所述位移螺栓(8)的第二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凸轮辊(9)与所述第二凸轮(6)协作,
-其中,第一捕获凹槽(15)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第二捕获凹槽(16)设置在所述位移螺栓(8)上,
-其中,捕获设备(17)接合捕获元件(19),所述捕获元件(19)偏置至第一或者第二捕获凹槽(15、16)以及将所述位移螺栓(8)稳固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轨道(12、13)在交叉区域(20)彼此交叉,
-第三捕获凹槽(18),设置在所述第一捕获凹槽(15)和布置成轴向相邻于其的所述第二捕获凹槽(16)之间,其中,第一捕获突起(21)布置于第一和第三捕获凹槽(15、18)之间,第二捕获突起(22)布置于第二和第三捕获凹槽(16、18)之间,其中,所述捕获元件(19)在交叉区域(20)中接合所述第三捕获凹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捕获突起(21)和/或所述第二捕获突起(22)具有导圆的或者尖的末端(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捕获突起(21)的倾斜至所述第三捕获凹槽(18)的边缘比倾斜至所述第一捕获凹槽(15)的边缘具有更大下坡度,和/或
-所述第二捕获突起(22)的倾斜至所述第三捕获凹槽(18)的边缘比倾斜至所述第二捕获凹槽(16)的边缘具有更大下坡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获元件(19)形成为球。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捕获凹槽(18)比所述第一捕获凹槽(15)和所述第二捕获凹槽(16)具有更大轴向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奥尔瑟托尔斯腾·伊内罗尔夫·科尔施耐尔马里奥·莫勒马库斯·瓦尔希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