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2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和汽车充电系统,所述立体车库单元包括:双层通车道,所述双层通车道包括上层通车道和下层通车道;三层立体车库,包括底层固定车库、中层可调车库和上层可调车库;车辆电梯和人行电梯;所述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多个充电栓;匹配充电机构;固定充电头,每个所述底层固定车库的侧边均设有一个固定充电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效率高、充电桩使用量少,能达到自动断电的效果;立体车库查找车库位置方便,停车人在停车或开车出库时,不易造成车辆拥堵,都是井然有序进行停车或出库,停车人在进入车库即容易找到车库位置也易找到离开车库位置,找到出口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然而许多小区内配备的车库数量不够居住人员使用,许多车辆都停在非常用路道边上。不仅如此,一些商场、商业大楼附近往往停靠车辆非常多,许多人无法找到车位停靠车辆。因此,立体车库能够提供大量车位,但车位空间大,不易找到车位。立体车库还具有如下缺点:1、现在新能源汽车逐渐变多,停车充电变得更加重要,然而立体车库的升降车位需要配备充电桩,这样车库对充电桩需求量大,而且,电缆随着车库上下移动会对电缆造成损伤,不利长期使用;2、由于车停靠在车库时,对车位的空间高度要求不高,一般2米以内,基本车辆都可以完成停靠,但对人行走到要求要高些;3、现有一些立体车库,在停一辆车或开出一辆车时,需要调节多级车库或对车进行多级移动,同时,有多人在一个区域从车库开出车往往造成车辆在出库位置造成拥堵,甚至有的车辆相向而行;4、停车人进入车库后,无法及时找到车位,往往需要满车库找,即耗时、有造成车库拥堵;5、停车人停完车后,无法准确找到出口或电梯位置,找出停车人满车库找出口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可以根据是否充电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效率高、充电桩使用量少,且能达到自动断电的效果;同时,立体车库查找车库位置方便,停车人在停车或开车出库时,不易造成车辆拥堵,都是井然有序进行停车或出库,停车人在进入车库即容易找到车库位置也易找到离开车库位置,找到出口非常方便。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和汽车充电系统,所述立体车库单元包括:双层通车道,所述双层通车道包括上层通车道和下层通车道,通车道包括两条车辆通道以及在两条车辆通道之间的人行通道,所述车辆通道与人行通道之间采用护杆隔开;三层立体车库,包括底层固定车库、中层可调车库和上层可调车库,所述中层可调车库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的底板面向下调位,所述上层可调车库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的底板面向上调位;车辆电梯,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一端的两个车辆通道位置处均设有一个上升车辆电梯,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另一端设有下降车辆电梯;人行电梯,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任意一端的人行通道位置设有人行电梯;所述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多个充电栓,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最底层的每个车库侧边的位置均设有一个充电栓,以最底层车库为基准的整个竖直方向的车库均使用这一个充电栓;匹配充电机构,包括每个中层可调车库和上层可调车库侧边设置的匹配充电头组合和在停好车位后与匹配充电头组合匹配的匹配给电组合;固定充电头,每个所述底层固定车库的侧边均设有一个固定充电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内的每个车库与上层通车道或下层通车道的方向成50-70°夹角。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条所述车辆通道上设有若干等间距的提醒报警器,当停车人从车库倒出车辆时,其对应车辆通道上后侧的所有提醒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有人开车出车库,将车开出车库后,停在报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行通道的地面上设有人行电梯位置指向标签。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充电头组合包括可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头、安装充电头的充电基座以及与匹配给电组合接合的移动接头,所述匹配给电组合包括与移动接头匹配的固定接头以及安装固定接头的给电基座,所述匹配充电机构上设有光电感应开关组合,所述充电基座上设有光电感应开关,所述给电基座上设有光发射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立体车库单元的竖直方向的三个车库侧边均设有一个电源汇集器,而三个车库的匹配给电组合和固定充电头的电路都汇集于电源汇集器,同一竖直方向的车库上的所有电源汇集器都通过一根导线与最底层车库侧边的充电栓电性相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停车人将车停进车库后,将充电头插入到充电汽车上后光电感应开关开启,车库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一直发出光的光发射装置发出光,光电感应开关接受到发射的光后,说明车库到达准确车库位置了,然后启动移动接头移动,将移动接头插入到固定接头上,开始充电;当充电完成后,将移动接头抽回到充电基座内,断开充电,并关闭光电感应开关。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未完成对充电汽车充电时,停车人开启车库位置调整按钮时,充电自动结束,并将移动接头抽回到充电基座内,断开充电,同时关闭光电感应开关。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停车人将车辆停在每个立体车库单元最底层的底层固定车库时,需要对充电汽车进行充电时,直接将充电头插入到充电汽车上即可,冲完电后会自动断电。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通车道和下层通车道的高度均为3.5米,所述中层可调车库的底板下调的高度为1.6米,所述上层可调车库的底板上调的高度为1.8米。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中,1、设有多层立体车库单元,每个立体车库单元设有三层立体车库和双层通车道,这样极大提高车库位置的车库数量,提高停车容纳空间,而且只设有两层可调车库,且对于每个停车人在停车进入可调车库时只需要调动自己车库的位置,将车开出车库,无需调动大量车库以使自己车库内车开出车库,这样,节省了大量电能;2、车库内车库位置有序排布,车位停车情况一目了然,通过路边显示器可以查看那些地方有车位,停车人员只需直接开到停车位置即可,当停车人将车开到停车位置时,该区域的车位就会自动显示减少一个车位,防止重复将车驶入该区域停车;3、当人开车出库时,可能后方会有车驶来找出车辆拥堵,因此,本申请对同一车道上设有提醒报警器,对开车出库的后方发出报警,提醒后方开车人,前方有人开车出库,注意行车安全,当开车完全出库时,报警停止;4、本专利技术对车库与车辆通道之间设置一定夹角,方便车辆驶入车库,也为减少车辆通道宽度提供条件,变相的在整个立体车库提高了车库的数量;5、每个立体车库单元都设有人行通道,且人行通道上标有出口电梯方向位置,方便停车人及时找到出口位置,减少停车人员在车库逗留时间;6、每个可调高度的车库上均设有一个匹配充电头组合,当将充电头插到车辆上充电位置,表明需要充电,当车库停在固定位置时,就会自动匹配其对应的匹配给电组合,开始其充电,无需在每个可调车库安装一个充电桩,更不需要在移动车库时,对电缆进行上下拉动造成电缆损伤,对充电桩需求量降低,提高充电效率,可完成自动充电断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和汽车充电系统,所述立体车库单元包括:/n双层通车道(2),所述双层通车道包括上层通车道(21)和下层通车道(22),通车道包括两条车辆通道以及在两条车辆通道之间的人行通道(3),所述车辆通道与人行通道(3)之间采用护杆隔开;/n三层立体车库,包括底层固定车库(103)、中层可调车库(102)和上层可调车库(101),所述中层可调车库(102)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面向下调位,所述上层可调车库(101)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面向上调位;/n车辆电梯,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一端的两个车辆通道位置处均设有一个上升车辆电梯(5),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另一端设有下降车辆电梯(6);/n人行电梯(4),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任意一端的人行通道(3)位置设有人行电梯(4);/n所述汽车充电系统包括:/n多个充电栓(8),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最底层的每个车库侧边的位置均设有一个充电栓(8),以最底层车库为基准的整个竖直方向的车库均使用这一个充电栓(8);/n匹配充电机构(7),包括每个中层可调车库(102)和上层可调车库(101)侧边设置的匹配充电头组合和在停好车位后与匹配充电头组合匹配的匹配给电组合;/n固定充电头(10),每个所述底层固定车库(103)的侧边均设有一个固定充电头(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和汽车充电系统,所述立体车库单元包括:
双层通车道(2),所述双层通车道包括上层通车道(21)和下层通车道(22),通车道包括两条车辆通道以及在两条车辆通道之间的人行通道(3),所述车辆通道与人行通道(3)之间采用护杆隔开;
三层立体车库,包括底层固定车库(103)、中层可调车库(102)和上层可调车库(101),所述中层可调车库(102)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面向下调位,所述上层可调车库(101)的底板与对应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且能够以上层通车道(21)的底板面向上调位;
车辆电梯,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一端的两个车辆通道位置处均设有一个上升车辆电梯(5),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另一端设有下降车辆电梯(6);
人行电梯(4),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任意一端的人行通道(3)位置设有人行电梯(4);
所述汽车充电系统包括:
多个充电栓(8),在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的最底层的每个车库侧边的位置均设有一个充电栓(8),以最底层车库为基准的整个竖直方向的车库均使用这一个充电栓(8);
匹配充电机构(7),包括每个中层可调车库(102)和上层可调车库(101)侧边设置的匹配充电头组合和在停好车位后与匹配充电头组合匹配的匹配给电组合;
固定充电头(10),每个所述底层固定车库(103)的侧边均设有一个固定充电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立体车库单元内的每个车库与上层通车道(21)或下层通车道(22)的方向成50-7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车辆通道上设有若干等间距的提醒报警器,当停车人从车库倒出车辆时,其对应车辆通道上后侧的所有提醒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有人开车出车库,将车开出车库后,停在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3)的地面上设有人行电梯(4)位置指向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厚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杰威尔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