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库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立体式机械车库也随处可见,很多地方都建有机械式立体车库,因为是智能自动泊车,所以这对泊车时传动的精准度和安全要求将更高,稍有不慎将酿成安全事故,如何解决停车过程中的停车位置精准度和安全稳定性是重中之重,而且现有的泊位传动结构在对中位置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随着人们生活动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立体停车设备对这块必将要求更严格,且在对中完成后将车辆移至车辆时,左右驱动模块之间为软连接,当有一方速度不均匀就可能出现车辆掉落的风险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左侧车身架和右侧车身架,左侧车身架和右侧车身架镜像设置,左侧车身架和右侧车身架侧面等距设置有功能检测系统,在左侧车身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镜像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侧面等距设置有功能检测系统(3),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可推伸的动力系统(4),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对应动力系统(4)位置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系统(5),在左侧车身架(1)靠近右侧车身架(2)的侧面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距离检测系统(6),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可移动的驱动轨道系统(7),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镜像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侧面等距设置有功能检测系统(3),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可推伸的动力系统(4),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对应动力系统(4)位置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系统(5),在左侧车身架(1)靠近右侧车身架(2)的侧面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距离检测系统(6),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可移动的驱动轨道系统(7),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两侧镜像固定安装有引桥(8),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对应动力系统(4)位置设置有辊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检测系统(3)包括等距竖直固定安装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侧面的固定架(31),在固定架(31)的侧面等距多角度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32),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之间位置设置有底盘检测模块(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可检测的第一光幕组件(34)、第二光幕组件(35)、行程开关(36)、接近开关(37)和推杆检测开关(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固定安装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上侧的前驱动组件(41),在前驱动组件(41)的侧面设置有可推伸的前对中杆(44),在左侧车身架(1)和右侧车身架(2)的上侧对应前驱动组件(41)位置固定安装有后驱动组件(42),在后驱动组件(42)的侧面设置有可推伸的后对中杆(45),在前驱动组件(41)和后驱动组件(42)之间设置有可联动旋转的传动轴(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检测及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厚团,王荣杰,杨士飞,李登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杰威尔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