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层及其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2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属于金属防腐领域,所述涂料具有以下组成及质量份数:片状锌粉18‑22份,片状铝粉3‑5份,醋酸丁酯20‑30份,分散剂0.6‑1.2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0.4份,聚酰亚胺树脂6‑10份,环氧树脂3‑4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0‑0.2份,钨酸盐0.1‑0.2份、二硫化钼纳米片0.8‑1.2份;本申请以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协同钨酸盐替代铬酸盐复合钝化,实现无铬的耐腐蚀涂层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层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防腐
,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层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锌铬涂层技术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又称达克罗技术,是一种由美国化学联合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的作用类似电镀锌的金属防腐表面处理技术。达克罗技术是将片状锌粉、片状铝粉及铬酐、还原剂、助剂等配制成涂料,涂覆在工件表面,经烧结,使三价铬形成的骨架与片状金属粉紧密连接,六价铬经还原后作为粘结剂与锌片结合,形成锌铬盐化合物的无机涂层,同时使每个锌片表面形成铬酸钝化膜,从而实现防腐蚀的目的。近年来,随着腐蚀与防护类的工艺研究逐渐深入,达克罗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护方法也慢慢发展起来,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极佳的耐热性,无氢脆,极好的渗透性,良好的结合力及优秀的亚光银灰色涂抹外观等优点,因此达克罗涂层被广泛用于各类紧固件防腐处理中,使产品的腐蚀性能大大提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但传统达克罗涂液中粘结剂用的是铬酐或者铬酸盐,在达克罗涂液中含有2%~5%的Cr6+,即使经过高温烧结后,仍有少量可溶的Cr6+留在涂层中,Cr6+具有强毒性并且具有致癌作用,对于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无铬达克罗涂料将成为新时代下的需求,可减少或免除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层及其表面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具有以下组成及质量份数:片状锌粉18-22份,片状铝粉3-5份,醋酸丁酯20-30份,分散剂0.6-1.2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0.4份,聚酰亚胺树脂6-10份,环氧树脂3-4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0-0.2份,钨酸盐0.1-0.2份、二硫化钼纳米片0.8-1.2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的组合物。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Span或Tween系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BAPP10份,加入DMAC90份,充分混合搅拌使溶解完全,将溶液温度降低至7℃,待温度稳定后加入a-ODPA6份,搅拌反应至树脂粘度不再增加,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加入甲苯、醋酐和三乙胺进行化学亚胺化,破碎烘干后溶解在NMP中,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树脂。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树脂或脂肪族多胺类固化剂。优选的,所述片状锌粉为外层沉积锌金属层的石墨烯纳米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为:(1)将4份的硫酸锌在100份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9-10份的柠檬酸钠和6-7份的硫酸铵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2)称取1份的石墨烯纳米片超声分散在500份重量浓度2%的银氨溶液中,超声条件为400W*20min/L,分散后进行12000rpm*30min高速离心处理,滤出沉淀,以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表面处理的石墨烯纳米片;(3)将表面处理的石墨烯纳米片超声分散到溶液A中,超声条件为400W*20min/L,加入3份磷酸二氢钠,再次超声分散,调节溶液pH至9,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温度加热至80-85℃,搅拌至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时静置自冷,冷却后在3000-4000rpm转速下离心20-30min,滤出沉淀,以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片状锌粉。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在4-20nm,大小为5-10μm。优选的,所述无铬涂料中还包括3-5份的纳米硅溶胶,所述纳米硅溶胶浓度在15-30%,粒径10-50nm。优选的,所述涂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片状锌粉和片状铝粉混合,加入钨酸盐、二硫化钼纳米片、分散剂、消泡剂和醋酸丁酯,搅拌均匀,得到基料;将聚酰亚胺树脂与环氧树脂按比混合,加入活性稀释剂,继续搅拌均匀,再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基料中,继续搅拌至均匀,加入增稠剂或N,N-二甲基甲酰胺调节稠度,制得所述涂料。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层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处理工件表面进行清洁,包括除油和除锈;(2)配制所述耐腐蚀无铬涂料;(3)表面涂覆,采用喷涂、浸涂或刷涂的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涂覆;(4)涂层固化,包括预热段和烧结段,预热段温度80-100℃,处理时间30-40min;烧结段温度170-240℃,处理时间20-3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以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协同钨酸盐替代铬酸盐复合钝化,以锌铝为主填充成分,实现无铬的耐腐蚀涂层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采用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兼具聚酰亚胺耐高温、耐冲击和环氧树脂耐腐蚀、粘结性能好的优势,添加二硫化钼纳米片,显著提高涂层的表面润滑性和防腐性,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2)本申请通过将锌金属沉积在石墨烯纳米片上,利用石墨烯纳米片的强度及形状特性,在保持片状锌的防腐效果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具有以下组成及质量份数:片状锌粉18-22份,片状铝粉3-5份,醋酸丁酯20-30份,分散剂0.6-1.2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0.4份,聚酰亚胺树脂6-10份,环氧树脂3-4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0-0.2份,钨酸盐0.1-0.2份、二硫化钼纳米片0.8-1.2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的组合物。传统达克罗涂层在固化过程中,涂液中的水份、有机组分等挥发,涂液中的Cr6+被有机物还原剂还原,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定型的复合铬酸盐化合物nCrO3·mCr2O3,作为粘结剂将数十层磷片状锌、铝粉牢固地粘贴在钢基体表面上,形成致密的保护层;本申请以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协同钨酸盐替代铬酸盐复合钝化,以锌铝为主填充成分,实现无铬的耐腐蚀涂层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采用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兼具聚酰亚胺耐高温、耐冲击和环氧树脂耐腐蚀、粘结性能好的优势;但涂层的耐磨性相比锌铬涂层为差,本申请通过在涂料中添加二硫化钼纳米片,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表面润滑性和防腐性,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Span或Tween系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BAPP10份,加入DMAC90份,充分混合搅拌使溶解完全,将溶液温度降低至7℃,待温度稳定后加入a-ODPA6份,搅拌反应至树脂粘度不再增加,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加入甲苯、醋酐和三乙胺进行化学亚胺化,破碎烘干后溶解在NMP中,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其中,BAPP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DMAC为N,N-二甲基乙酰胺,a-ODPA为2,3,3',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NMP为N-甲基吡咯烷酮,以甲苯、醋酐作为化学亚胺化反应的带水脱水剂,以三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组成及质量份数:片状锌粉18-22份,片状铝粉3-5份,醋酸丁酯20-30份,分散剂0.6-1.2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0.4份,聚酰亚胺树脂6-10份,环氧树脂3-4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0-0.2份,钨酸盐0.1-0.2份、二硫化钼纳米片0.8-1.2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的组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组成及质量份数:片状锌粉18-22份,片状铝粉3-5份,醋酸丁酯20-30份,分散剂0.6-1.2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0.4份,聚酰亚胺树脂6-10份,环氧树脂3-4份,固化剂2-3份,促进剂0-0.2份,钨酸盐0.1-0.2份、二硫化钼纳米片0.8-1.2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的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Span或Tween系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BAPP10份,加入DMAC90份,充分混合搅拌使溶解完全,将溶液温度降低至7℃,待温度稳定后加入a-ODPA6份,搅拌反应至树脂粘度不再增加,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加入甲苯、醋酐和三乙胺进行化学亚胺化,破碎烘干后溶解在NMP中,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树脂或脂肪族多胺类固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锌粉为外层沉积锌金属层的石墨烯纳米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无铬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锌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4份的硫酸锌在100份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9-10份的柠檬酸钠和6-7份的硫酸铵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2)称取1份的石墨烯纳米片超声分散在500份重量浓度2%的银氨溶液中,超声条件为400W*20min/L,分散后进行12000rpm*30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佩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计氏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