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28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该汽车防护蜡的成分以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石油蜡30%~60%、合成蜡2%~10%、石油树脂8%~15%、复合增稠剂5%~15%、防锈剂8%~20%和阻燃剂5%~15%。该制备方法为:1、加热搅拌罐中投入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已撑双硬脂酰胺,设定温度140℃,熔化成液体后搅拌45min~60min;2、降温到120℃,边搅拌边投入阻燃剂,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30±5min;3、降温到105℃,快速投入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八烷基胺、十二烯基丁二酸,搅拌45min~60min;4、放料冷却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增稠剂,将防锈剂及阻燃剂和石油蜡有效复合,液态下各组分均匀稳定不沉降,并改变液态石油蜡的滞流为湍流,喷蜡蜡膜均匀,结构均一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防护蜡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完善,对汽车空腔、铰链、底盘等部件进行喷蜡防护已形成标准工艺,相关防护蜡也都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标准,整体汽车的综合防护性及美观性得到极大的提高。现有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热熔注蜡和常温喷涂蜡两种,随着各个国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控制管理,无溶剂型防护蜡和水基型防护蜡得到持续发展。其中水基型防护蜡目前还未能有效解决水冲刷后的反溶解及低温冻结破乳难题,而无溶剂型防护蜡的开发分两类,一类是常温膏体或液体可以直接喷涂使用,另一类为热熔型,需加热成液体进行喷涂。常温膏体或液体的防护蜡通常是添加交联剂、催化剂等组分,喷涂后蜡膜慢慢形成部分交联的固体,目前存在两个难题:一是随环境温度不同,粘稠度不同,喷蜡量也不同,难以保证防护质量;二是常温是流动的,其中交联剂及催化剂不可避免地形成自交联,保管使用时间很难控制。热熔型防护蜡除了前期喷蜡设备投入大,应用最为成熟,但热熔型蜡不同于溶剂型蜡,难以直接添加大量防锈剂、触变剂及增稠剂等组分使喷涂的蜡膜具极佳的耐高低温特性(因为防锈剂通常密度远大于蜡,而且相容性有限,在热熔过程中会发产生分层导致喷蜡失败),喷蜡失败的蜡膜容易随温度升高蠕变和随温度降低脆裂导致蜡膜和防护层脱离,而一旦水汽进入,则再也不能达到防护作用。所以目前的热熔型防护蜡主要还是通过减少蜡结晶和加强蜡结构强度来达到防护要求,而蜡的温变特性,其本身的防护性不可避免地受环境及温度的影响。热熔型汽车防护蜡,因使用时需要熔化成液体才能使用,在熔化过程中,和石油蜡极性及密度差异较大的组分容易沉降,导致在喷蜡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均匀的喷涂在汽车需要防护的表面,使防护失效(而溶剂型汽车防护蜡因常温是液体,所以没有熔化过程而直接使用,可以添加各种防锈剂、凝胶剂等)。所以目前的热熔型汽车防护蜡主要在石油蜡中添加石油树脂及聚烯烃等,即只能通过增强石油蜡的结构强度来进行防护,而众所周知,石油蜡的温变特性是随着温度升高结构强度急剧降低,所以防护效果随环境变化而下降。总之直接添加大量防锈剂、阻燃剂等组分的热熔型蜡因为在重新熔化成液体时各组分难以保持稳定状态,导致喷涂蜡膜不均匀,防护效果不佳一直是本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在热熔型防护蜡中加入复合增稠剂、阻燃剂,并通过特定工艺生产得到性能达到溶剂型防护蜡的防护性,即在加热熔化成液体时还能保持均一稳定的蜡液喷涂,又没有溶剂型防护蜡的VOC排放危害,防护效果突出、使用方便的热熔型环保阻燃防护蜡,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包括以下组分: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复合增稠剂、防锈剂和阻燃剂,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石油蜡30%~60%、合成蜡2%~10%、石油树脂8%~15%、复合增稠剂5%~15%、防锈剂8%~20%和阻燃剂5%~15%。进一步的,所述石油蜡为熔点不低于60℃、含油量不高于20%的微晶蜡或石油脂,所述石油脂呈蜡膏状。进一步的,所述合成蜡为熔点不低于90℃的聚乙烯蜡或费托蜡。进一步的,所述石油树脂为碳五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碳五氢化石油树脂、脂肪族氢化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增稠剂包括已撑双硬脂酰胺、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和十八烷基胺,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已撑双硬脂酰胺10%,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40%,十八烷基胺50%。进一步的,所述防锈剂选用十二烯基丁二酸。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二苯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混合。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搅拌罐,在其中投入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和已撑双硬脂酰胺,设定温度140℃,熔化成液体后搅拌;步骤二:降温到120℃,边搅拌边投入阻燃剂,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步骤三:降温到105℃,快速投入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八烷基胺、十二烯基丁二酸,搅拌;步骤四:放料冷却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熔化成液体后,以45r/min的速度搅拌45min~60min;所述步骤二中阻燃剂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30±5min;所述步骤三中以60r/min的速度搅拌45min~6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热熔型汽车防护蜡难以添加防锈剂及阻燃剂的技术难题,通过复合增稠剂,使极性大及密度大的防锈剂和阻燃剂在重新熔化过程中还保持分散状态,不会分层,保证喷出的蜡膜有效防护。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配方如下:石油蜡为熔点不低于60℃、含油量不高于20%的微晶蜡或石油脂(蜡膏);合成蜡为熔点不低于90℃的聚乙烯蜡或费托蜡;石油树脂为碳五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以上三种的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它们任意比例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复合增稠剂:已撑双硬脂酰胺10%,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40%,十八烷基胺50%组成。防锈剂为十二烯基丁二酸;阻燃剂为磷酸二苯酯、磷酸三苯酯,以及它们意比例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按步骤顺序)为:1、加热搅拌罐中投入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已撑双硬脂酰胺,设定温度140℃,熔化成液体后搅拌(45r/min)45min~60min;2、降温到120℃,边搅拌边投入阻燃剂,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30±5min;3、降温到105℃,快速投入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八烷基胺、十二烯基丁二酸,搅拌(60r/min)45min~60min;4、放料冷却成型。目前国内车厂对汽车防护蜡的要求汇总如下:下面用本专利配方和制备方法,给出几个实施例,并分别测试各个实施例的防护蜡的性能: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配方成分为:本实施例配方制得的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的检测数据如下:实施例2:本实施例配方成分为:本实施例配方制得的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的检测数据如下:实施例3:本实施例配方成分为:本实施例配方制得的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的检测数据如下:经过上述三组实施例配方制得的汽车防护蜡,以及对防护蜡的性能测试,可见,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配方以及方法制得的汽车防护蜡能够满足国内车厂对汽车防护蜡的要求,是安全可靠,可放心应用的产品。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复合增稠剂、防锈剂和阻燃剂,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石油蜡30%~60%、合成蜡2%~10%、石油树脂8%~15%、复合增稠剂5%~15%、防锈剂8%~20%和阻燃剂5%~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型环保阻燃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石油蜡、合成蜡、石油树脂、复合增稠剂、防锈剂和阻燃剂,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石油蜡30%~60%、合成蜡2%~10%、石油树脂8%~15%、复合增稠剂5%~15%、防锈剂8%~20%和阻燃剂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蜡为熔点不低于60℃、含油量不高于20%的微晶蜡或石油脂,所述石油脂呈蜡膏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蜡为熔点不低于90℃的聚乙烯蜡或费托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树脂为碳五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碳五氢化石油树脂、脂肪族氢化石油树脂、碳五碳九共聚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护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稠剂包括已撑双硬脂酰胺、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和十八烷基胺,各成分的质量占比依次为:已撑双硬脂酰胺10%,失水山梨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丹童小凇段晨龙贾宏艺陈学军沈连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