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18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电梯,轿壁上固定有水平的扶手杆,多个扶手杆上下间隔分布形成爬梯结构,轿顶开设有逃生窗;轿底上设有防滑板,防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板的与轿壁相接的三个边上设有上翻沿,形成三面围框结构;轿架包括轿架上梁和固定在轿架下梁上的轿厢托架,轿架上梁的上方固定有电缆导向结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将随行电缆引到轿顶检修盒的导向槽;轿架上梁上设有吊耳和螺纹固定板;轿厢托架的前端固定有“F”字形的定位支架,轿厢托架上设有导向套筒;轿厢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轿架上的导向套筒配合的导向套管,轿厢底板上连接有向下悬伸的定位板,定位板卡在轿架上的定位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船用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电梯。
技术介绍
在各类中大型船舶中,如游船、大型客船或客货船、专业用船以及钻井平台等,广泛采用乘客电梯,以方便乘客或船员的上下,主要采用的结构是,在船舱的适合位置设置垂直贯穿各层甲板的电梯围井,在该围井内设置轿厢,轿厢的轿架上连接随行电缆,沿着固设于围井内壁的导轨作上下升降运功。船用电梯与陆地电梯相比,因其应用的特殊环境,电梯轿厢和轿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受风力或是船体晃动的影响,轿厢容易出现晃动,随行电缆容易出现损坏;轿厢内轿底易湿滑,并且向下渗水,影响电梯性能;乘客若被困电梯内,逃生不便等等;使得船用电梯的使用安全性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使用安全性的船用电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船用电梯包括轿厢和轿架,轿厢包括轿壁、轿顶、轿底,轿壁上固定有水平的扶手杆,多个扶手杆上下间隔分布形成爬梯结构,轿顶开设有逃生窗;轿底上设有防滑板,防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板的与轿壁相接的三个边上设有上翻沿,形成三面围框结构;轿架包括轿架上梁和固定在轿架下梁上的轿厢托架,轿架上梁的上方固定有电缆导向结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将随行电缆引到轿顶检修盒的导向槽;轿架上梁上设有吊耳和螺纹固定板,吊耳具有螺杆段,螺杆段穿过轿架上梁上的安装孔与螺纹固定板连接;轿厢托架的前端固定有“F”字形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F”的开口部分形成定位槽,轿厢托架上设有导向套筒;轿厢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轿架上的导向套筒配合的导向套管,轿厢底板上连接有向下悬伸的定位板,定位板卡在轿架上的定位槽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轿壁上固定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防撞带,防撞带截面呈“C”字形,包括防撞板和位于防撞板上下两侧的内翻沿,固定支架的截面呈“几”字形,包括固定槽和位于固定槽上下两侧的外翻沿,固定槽的槽口朝向轿厢内侧,防撞带的内翻沿卡入固定支架的外翻沿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支架采用一体折弯结构,固定支架上的外翻沿与固定槽的连接处为锐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杆分为短扶手杆和长扶手杆,短扶手杆固定在后侧轿壁上,长扶手杆固定在三面轿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板采用不锈钢板,防滑板的三个上翻沿的接缝处焊接连接,轿厢底板与防滑板之间采用铆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位于轿底的前侧,防滑板具有向前凸出的导水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套管包括钢管和包覆在钢管外侧的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缆导向结构包括前后延伸的“工”字段和左右延伸的凹槽段,凹槽段悬伸在轿架上梁的一侧,“工”字段的一侧与凹槽段连通形成“L”形的导向槽,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安装长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轿架上梁包括槽口分别向前和向后的两根槽型钢,槽型钢的顶部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吊耳的安装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轿厢托架上设有左右两个定位支架,两个定位支架的定位槽的开口相对设置。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轿厢内轿壁上固定爬梯扶手,结构简单,易逃生。轿底防滑防渗水,改善了轿厢安全性能。轿架上设置电缆导向结构对随行电缆进行导向和保护,降低了环境因素导致电缆损坏的发生。采用吊耳和位于轿架上梁下方的螺纹固定板结构,与常规的直接用吊带绑住上梁进行起吊作业的方式,实现整体吊装轿厢的安全性,并且轿架上梁不易变形。另外,通过简单的导向结构和定位结构,结构布置紧凑合理,使得轿厢不易晃动,大大提高了船用电梯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船用电梯的轿厢和轿架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船用电梯轿厢的拆分示意图;图3为船用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船用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轿厢防撞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防撞带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短扶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船用电梯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螺纹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电缆导向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轿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图1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轿厢、101-扶手杆、1011-短扶手杆、1012-长扶手杆、102-逃生窗、103-固定支架、1031-固定槽、1032-外翻沿、104-防撞带、1041-防撞板、1042-内翻沿、105-防滑板、1051-上翻沿、106-导向套管、107-定位板、2-轿架、201-轿架上梁、202-轿厢托架、2021-定位支架、2022-导向套筒、203-电缆导向结构、2031-“工”字段、2032-凹槽段、204-吊耳、205-螺纹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15所示,船用电梯包括轿厢1和轿架2,轿厢1包括轿壁、轿顶、轿底,轿壁上固定有水平的扶手杆101,多个扶手杆101上下间隔分布形成爬梯结构,轿顶开设有逃生窗102,逃生窗102作为爬梯结构的出口,与扶手杆101上下对应。轿壁上固定有固定支架103,固定支架103上安装有防撞带104,从而保护轿壁。轿底上设有防滑板105,防滑板105采用不锈钢板,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板105的与轿壁相接的三个边上设有上翻沿1051,形成三面围框结构,而与轿门相接的边作为出口,使轿厢内轿底的水不能往下渗。另外,轿顶上设有防护栏杆。轿架2包括轿架上梁201和轿厢托架202,轿架上梁201、轿架下梁和左右两根轿架立柱围成矩形框架,轿厢托架202的中部固定在轿架下梁上,轿厢托架202为方形架,其四角处通过斜拉杆与轿架立柱连接。轿架上梁201的上方固定有电缆导向结构203,电缆导向结构203包括导向槽,通过导向槽把随行扁电缆直接引到轿顶检修盒。轿架上梁上设有吊耳204和螺纹固定板205,吊耳204具有螺杆段,螺杆段穿过轿架上梁201上的安装孔与螺纹固定板205连接。轿厢托架202的前端固定有“F”字形的定位支架2021,定位支架2021上“F”的开口部分形成定位槽。轿厢托架202上设有导向套筒2022,导向套筒2022包括套筒安装板,套筒安装板用螺栓固定在轿厢托架的后端。轿厢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管106,导向套管106与轿架上的导向套筒2022配合,轿厢底板的与轿门对应的前侧设有向下悬伸的定位板107,定位板107卡入轿架上的定位槽中。优选的,防撞带104的截面呈“C”字形,包括防撞板1041和位于防撞板上下两侧的内翻沿1042。固定支架103的截面呈“几”字形,包括固定槽1031和位于固定槽1031上下两侧的外翻沿1032,固定槽1031的槽口朝向轿厢内侧,防撞带的内翻沿1042卡入固定支架的外翻沿1032中。优选的,防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电梯,包括轿厢和轿架,轿厢包括轿壁、轿顶、轿底,其特征在于:轿壁上固定有水平的扶手杆,多个扶手杆上下间隔分布形成爬梯结构,轿顶开设有逃生窗;轿底上设有防滑板,防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板的与轿壁相接的三个边上设有上翻沿,形成三面围框结构;/n轿架包括轿架上梁和固定在轿架下梁上的轿厢托架,轿架上梁的上方固定有电缆导向结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将随行电缆引到轿顶检修盒的导向槽;轿架上梁上设有吊耳和螺纹固定板,吊耳具有螺杆段,螺杆段穿过轿架上梁上的安装孔与螺纹固定板连接;轿厢托架的前端固定有“F”字形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F”的开口部分形成定位槽,轿厢托架上设有导向套筒;/n轿厢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轿架上的导向套筒配合的导向套管,轿厢底板上连接有向下悬伸的定位板,定位板卡在轿架上的定位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电梯,包括轿厢和轿架,轿厢包括轿壁、轿顶、轿底,其特征在于:轿壁上固定有水平的扶手杆,多个扶手杆上下间隔分布形成爬梯结构,轿顶开设有逃生窗;轿底上设有防滑板,防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滑板的与轿壁相接的三个边上设有上翻沿,形成三面围框结构;
轿架包括轿架上梁和固定在轿架下梁上的轿厢托架,轿架上梁的上方固定有电缆导向结构,电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将随行电缆引到轿顶检修盒的导向槽;轿架上梁上设有吊耳和螺纹固定板,吊耳具有螺杆段,螺杆段穿过轿架上梁上的安装孔与螺纹固定板连接;轿厢托架的前端固定有“F”字形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F”的开口部分形成定位槽,轿厢托架上设有导向套筒;
轿厢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轿架上的导向套筒配合的导向套管,轿厢底板上连接有向下悬伸的定位板,定位板卡在轿架上的定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壁上固定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防撞带,防撞带截面呈“C”字形,包括防撞板和位于防撞板上下两侧的内翻沿,固定支架的截面呈“几”字形,包括固定槽和位于固定槽上下两侧的外翻沿,固定槽的槽口朝向轿厢内侧,防撞带的内翻沿卡入固定支架的外翻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电梯,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采用一体折弯结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辉刘杰刘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