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线路板及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40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其包括柔性线路板本层和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上的补强层,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所述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隔呈相互间隔的至少两段补强子段。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及发声器件可以避免柔性线路板发生翘曲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线路板及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柔性线路板又称“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许多硬性电路不具备的优点。另外,柔性印刷线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主要以聚酰亚胺或聚脂薄膜为基材,该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压制而成最终产品。与一般电路板相比,柔性线路板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和厚度薄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连接上。传统的柔性线路板设计及制造领域,当柔性线路板的基板一面有电子器件或者结构器件时,会在基板的背面通过贴合胶贴合补强层,以增加柔性线路板硬度和平整性,便于焊接。但是,如果柔性线路板贴合补强层的面积较大时,会因补强材料与柔性线路板的材料收缩不同,导致结合补强后的柔性线路板有相应程度的翘曲,从而影响产品的平整度。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柔性线路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翘曲的柔性线路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其包括柔性线路板本层和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上的补强层,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所述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隔呈相互间隔的至少两段补强子段。优选的,所述分断口的形状为直线形、圆弧形以及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补强层的周缘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的周缘平齐。优选的,所述补强层覆盖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的一部分。优选的,所述补强层为聚酰亚胺、钢片、铍铜以及环氧玻纤布基板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补强子段沿垂直于所述补强子段的厚度方向的长度不大于20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为上述的柔性线路板。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柔性线路板中,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当所述柔性线路板贴合补强层的面积较大,且补强层的材质的收缩率大时,在所述补强层上设有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成两段或者多段补强子段,减小了总体的收缩累积值,降低了对所述柔性线路板形变的影响,从而避免所述柔性线路板翘曲的不良现象,影响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平整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柔性线路板的局部贴合补强和整面贴合补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柔性线路板的局部贴合补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柔性线路板的整面贴合补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照1-3,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10,其包括柔性线路板本层1和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上的补强层2。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层2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上有三种贴合方式可供选择,所述补强层2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补强层2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补强层2同时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具体的,所述补强层2的周缘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周缘平齐,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所述第一表面11或所述第二表面12只需局部位置补强,则选择面积小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补强层2,所述补强层2覆盖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一部分;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所述第一表面11或所述第二表面12的整面都需要补强时,则选择形状大小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相等的补强层2,所述补强层2完全覆盖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都需要补强时,则可以选择任意面积的补强层2,可完全覆盖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或覆盖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补强层2为聚酰亚胺、钢片、铍铜以及环氧玻纤布基板的任意一种,当然,不限于此。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层2设有分断口21,所述分断口21将所述补强层2分隔呈相互间隔的至少两段补强子段22。且所述分断口21的形状为直线形、圆弧形以及波浪形的任意一种,当然,所述分断口21的形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层2设有分断口21,当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1贴合补强层2的面积较大,且补强层2的材质的收缩率大时,在所述补强层2上设有分断口21,将所述补强层2分成两段或者多段补强子段22,且所述补强子段22沿垂直于其厚度方向的长的长度不大于20mm,减小了总体的收缩累积值,降低了对所述柔性线路板10形变的影响,从而避免所述柔性线路板10翘曲的不良现象,影响所述柔性线路板10的平整度。更优的,所述补强2上设有分断口21,可根据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尺寸、所述柔性线路板1材料涨缩以及所述柔性线路板1的弯曲要求来设置所述分断口21的数量和所述分断口21的宽度,即,通过将所述补强层2分段和设置分段之间的间距来降低对所述柔性线路板1形变的影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图未示),包括振动系统20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0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30,所述振动系统20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为上述的柔性线路板10制成。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柔性线路板中,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当所述柔性线路板贴合补强层的面积较大,且补强层的材质的收缩率大时,在所述补强层上设有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成两段或者多段补强子段,减小了总体的收缩累积值,降低了对所述柔性线路板形变的影响,从而避免所述柔性线路板翘曲的不良现象,影响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平整度。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线路板,其包括柔性线路板本层和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上的补强层,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所述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隔呈相互间隔的至少两段补强子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其包括柔性线路板本层和贴合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上的补强层,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补强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设有分断口,所述分断口将所述补强层分隔呈相互间隔的至少两段补强子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口的形状为直线形、圆弧形以及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的周缘与所述柔性线路板本层的周缘平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辉杨桂霞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