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766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纤光栅相关领域的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包括光纤光栅以及光纤光栅连接的传感器,且光纤光栅连接于传感器的两侧,所述传感器的外侧套设有主套筒,所述主套筒两端通透且连接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内侧端通透,且光纤光栅从保护筒中间再经过外侧端活动穿插,所述主套筒外侧面贯穿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进气端口,所述进气端口内腔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抽风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安装的主套筒和保护筒将光纤光栅以及连接的传感器进行保护安装,配合拆卸的滤板进行防护,其防护效果更佳,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值得现有市场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纤光栅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现代通信领域的发展,我国通信行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准,众所周知,通信建设中离不开光纤光栅的铺设,光纤光栅是一种无源滤波器件,其体积小、熔接损耗小、全兼容于光纤、能埋入智能材料等优点,并且其谐振波长对温度、应变、折射率、浓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应用广泛。目前光纤光栅在空气含氧量监测领域多数采用光纤光栅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监测,而现有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全体裸漏至外侧,容易受到外来物体的碰撞或者雨水侵蚀而造成损坏。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包括光纤光栅以及光纤光栅连接的传感器,且光纤光栅连接于传感器的两侧,所述传感器的外侧套设有主套筒,所述主套筒两端通透且连接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内侧端通透,且光纤光栅从保护筒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包括光纤光栅(1)以及光纤光栅(1)连接的传感器(2),且光纤光栅(1)连接于传感器(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的外侧套设有主套筒(3),所述主套筒(3)两端通透且连接有保护筒(4),所述保护筒(4)内侧端通透,且光纤光栅(1)从保护筒(4)中间再经过外侧端活动穿插,所述主套筒(3)外侧面贯穿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进气端口(5),所述进气端口(5)内腔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抽风扇(6)、滤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包括光纤光栅(1)以及光纤光栅(1)连接的传感器(2),且光纤光栅(1)连接于传感器(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的外侧套设有主套筒(3),所述主套筒(3)两端通透且连接有保护筒(4),所述保护筒(4)内侧端通透,且光纤光栅(1)从保护筒(4)中间再经过外侧端活动穿插,所述主套筒(3)外侧面贯穿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进气端口(5),所述进气端口(5)内腔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抽风扇(6)、滤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套筒(3)两端固定设置于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与保护筒(4)的内侧端螺纹连接,所述主套筒(3)外侧面相对进气端口(5)的背面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宜春杨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黑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