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副可更换的桥梁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具体说的是一种摩擦副可更换的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作为连接桥梁和桥墩的“关节”部件,已在公路、铁路等桥梁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桥梁支座承载着上部梁体结构的反力,同时还可以减小梁体转动和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桥梁支座的减阻主要是通过支座的核心部件——摩擦副实现的。目前支座摩擦副主要是由非金属滑板和不锈钢板构成,而非金属滑板作为摩擦副中的最薄弱部件已成为影响支座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件。而近几年来在一些跨海、跨江大桥修建时,为了保证航路的正常通行,一般选用跨径较大的斜拉桥或悬索桥。由于桥梁跨度大,温升和车辆运行梁体会产生的变形较大,从而带动支座产生的位移大,生命周期内支座摩擦副的累计滑移距离达1000km甚至3000km以上,如此长的摩擦距离依靠摩擦材料的耐磨性目前还无法实现,只能通过更换桥梁支座来匹配桥梁设计寿命的问题。但是直接更换支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换支座所需费用高、周期长,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副可更换的桥梁支座,自上而下包括叠放在一起的上座板(1)、中座板组合(2)、和下座板(3),其特征在于:中座板组合(2)为呈上下分体结构,其由上部中座板(21)和下部中座板(22)组成,上部中座板(21)的上表面和上座板(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第一摩擦副(11),下部中座板(22)的下表面与下座板(3)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第二摩擦副(12),上部中座板(21)和下部中座板(22)通过机械连接机构连接为一个整体,上部中座板(21)的外侧和上座板(1)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副可更换的桥梁支座,自上而下包括叠放在一起的上座板(1)、中座板组合(2)、和下座板(3),其特征在于:中座板组合(2)为呈上下分体结构,其由上部中座板(21)和下部中座板(22)组成,上部中座板(21)的上表面和上座板(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第一摩擦副(11),下部中座板(22)的下表面与下座板(3)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第二摩擦副(12),上部中座板(21)和下部中座板(22)通过机械连接机构连接为一个整体,上部中座板(21)的外侧和上座板(1)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兆,郑清刚,王强,苑仁安,宋建平,舒晓峰,朱海,李少骏,姜文英,方亮,张金涛,顾海龙,杨卫锋,王恒,郑娜,李宗源,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