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177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合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其技术方案是,工作台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管伸入的固定杆,工作台上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呈U字形设置并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第四连接管设置在空腔内,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管的固定件;工作台上设置有抵接板,抵接板与第三连接管相抵。将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套设在固定杆上,通过固定件将第四连接管固定在空腔内,继而将第三连接管套设在第四连接管上,并通过抵接板将第三连接管固定住,此时,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相贴合,从而能够用胶水把相邻两个连接管牢牢固定住。不需要人工固定连接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胶合后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
本技术涉及胶合治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
技术介绍
自行车越来越广泛适用于健身及休闲活动,为适应外出时携带的方便需要,各种轻质材料的差价及折叠式结构等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尤其为了使车架结构轻量化,诸如铝合金管或碳纤维等符合材料,更是被大量的采用,而对于各式符合材料在制成车架时,往往需要经过多种工序加工,配合固定治具做组合定位,通过不同的胶合加工定型变换制造时,为了使车架结构规格尺寸稳定与结构实用安全的要求,通常需要特殊的治具,即符合该车架造型设计的治具,作为车架成型时的定型辅助。参照图1,为现有的前车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以及第四连接管13,且第二连接管11套设在第一连接管1上,第三连接管12套设在第四连接管13上,且第二连接管11与第三连接管12相贴合。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以及第四连接管13共同呈弧形设置。且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以及第四连接管13需要胶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前车架。目前,现有的胶合放置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该前车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以及第四连接管(13),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管(1)伸入的固定杆(211),所述固定杆(211)呈倾斜设置;所述工作台(2)上远离固定杆(21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呈U字形设置并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第四连接管(13)设置在空腔内,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管(13)的固定件;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抵接板(52),所述抵接板(52)与第三连接管(12)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该前车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以及第四连接管(13),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管(1)伸入的固定杆(211),所述固定杆(211)呈倾斜设置;所述工作台(2)上远离固定杆(21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呈U字形设置并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第四连接管(13)设置在空腔内,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四连接管(13)的固定件;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抵接板(52),所述抵接板(52)与第三连接管(12)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管(13)与空腔的内壁相抵,所述第四连接管(13)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定位销(45),所述第一定位销(45)共同穿设在通孔与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41),所述支撑座(4)设置在凹槽(41)内,所述凹槽(41)的底壁上设置有定位杆(42),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供定位杆(42)伸入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前车架胶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远离固定杆(21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靠近支撑座(4)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51),所述第一螺栓(51)与第四连接管(1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强徐文灏
申请(专利权)人:泰亿机械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