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789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电动车,其中,包括:一第一箱体,设置有一第一边盖;一第二箱体,设置有一第二边盖;一连接杆;一电机模块;一变速器模块;一电机控制器模块;一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水效果;采用一体化设计,平衡和稳定了动力系统重心;高速电机和变速器的外壳和组件设计简单,易于拆装维护;且具有降噪设计,降低了工作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摩托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使用的基本都是轮毂电机。该领域中常见的轮毂电机一般都是为外转子结构,该设计在低速大扭矩行驶时效率低,且定子在内的设计使得散热效果差;轮毂电机的传感器多为霍尔传感器,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电子元器件的故障率高;在冷热冲击的环境下,电机容易进水,这也会导致轮毂电机的故障。在现有的技术中,侧挂动力系统常设置于车辆一侧,车辆的重心偏向一侧,影响整车操控。除此之外常规的侧挂电机都有无法改善的噪音问题,电机控制器与电机因安装位置不当不仅会会影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还会导致整车的布线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动力系统,旨在对使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使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防水性能和动力性能,简化结构,平衡行驶过程中两侧的重力,降低重心,提升系统的操控性。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箱体,设置有一第一边盖;一第二箱体,设置有一第二边盖;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一电机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用于输出一第一扭矩;一电机控制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并连接至所述电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的油门、刹车、档位发出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扭矩的大小;一变速器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箱体,用于输出所述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扭矩;<br>一电池,用于为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电能。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一后减震器橡胶衬套,用于连接一后减震器,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后减震器悬挂于一电动车上。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一电源及信号线接入口,用于接入电源线或信号线;一相线及信号线接入口,用于接入相线或信号线。一相线端子组合,用于连接相线;一电源端子组合,用于连接电源线;一信号端子组合,用于连接信号线。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一连接主杆,通过一第一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一第一减震套,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连接主杆之间;一第二减震套,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连接主杆之间。优选的,所述电机模块设置有:一电机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一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第一箱体并连接至所述变速器模块,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为锥形面并连接至一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外壳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一感应磁铁,设置于一感应磁铁座上,所述感应磁铁座连接至所述电机轴靠近编码器的一端;一电机转子,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内部,所述电机转子具有一锥形通孔,套设于所述电机轴的锥形面上;一磁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机转子的角度位置,所述的磁编码器连接至一磁编码器安装板,所述磁编码器安装板连接至所述电机外壳。优选的,所述变速器模块设置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第一箱体形成一第一腔体,用于储存油性材料;副轴组合,连接于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电机模块之间,用于增加和传递所述第一扭矩并产生一第二扭矩,并具体包括:一副轴;一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副轴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输出齿轮组合,具体包括: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用于增加所述第二扭矩并输出一第三扭矩,所述第三扭矩为所述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扭矩。优选的,所述变速器设置有:一加油螺栓,用于封闭一用于灌入油性材料的加油孔;一放油螺栓,用于封闭一用于排出油性材料的加油孔;一通气孔,用于与所述变速器上的一导气管或者一单向阀配合使用,以实现平衡第一腔体内的气压和防水的效果;一刹车蹄块固定销,与一后制动凸轮衬套共同用于实现所述电动车的鼓刹。优选的,所述电机控制器模块设置有:一电机控制器;一电机控制器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壳体上;所述电机控制器设置有:一自学习单元,用于在所述动力系统接通电源时输出一调零信号至所述磁编码器,使得所述磁编码器实现位置调零;一故障传输单元,用于通过一系统故障诊断接口将所述电机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传输至一上位机。优选的,所述电池设置有一检测单元,连接至所述电机控制器与一仪表,用于输出一运行状态信号至所述仪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水效果;采用一体化设计,平衡和稳定了动力系统重心;高速电机和变速器的外壳和组件设计简单,易于拆装维护;且具有降噪设计,降低了工作噪音。附图说明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的模块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的整体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模块与变速器模块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组合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箱体的组合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轴的组合爆炸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组合爆炸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副轴的组合爆炸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出齿轮组合的组合爆炸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模块的组合爆炸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箱体的组合爆炸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电动车,其中,包括:第一箱体131,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左边盖140;第二箱体401,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设置有右边盖410右边盖410,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上;连接杆110,用于连接第一箱体131与第二箱体401;电机模块1,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箱体131一侧,用于输出扭矩A1;电机控制器模块2,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第二箱体401内部,用于根据电动车的油门、刹车、档位指令来控制扭矩A1的大小;变速器模块3,通过以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箱体131上,用于输出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扭矩A0;电池4,用于为动力系统提供电能。具体的,电机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箱体,设置有一第一边盖;/n一第二箱体,设置有一第二边盖;/n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n一电机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用于输出一第一扭矩;/n一电机控制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一侧,并连接至所述电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的油门、刹车、档位发出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扭矩的大小;/n一变速器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箱体,用于输出所述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扭矩;/n一电池,用于为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系统,适用于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箱体,设置有一第一边盖;
一第二箱体,设置有一第二边盖;
一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
一电机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用于输出一第一扭矩;
一电机控制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一侧,并连接至所述电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的油门、刹车、档位发出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扭矩的大小;
一变速器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箱体,用于输出所述动力系统的实际输出扭矩;
一电池,用于为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
一后减震器橡胶衬套,用于连接一后减震器,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后减震器悬挂于一电动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
一电源及信号线接入口,用于接入电源线或信号线;
一相线及信号线接入口,用于接入相线或信号线。
一相线端子组合,用于连接相线;
一电源端子组合,用于连接电源线;
一信号端子组合,用于连接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一连接主杆,通过一第一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一箱体;
一第一减震套,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连接主杆之间;
一第二减震套,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连接主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块设置有:
一电机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
一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第一箱体并连接至所述变速器模块,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为锥形面并连接至一电机转子;
一感应磁铁,设置于一感应磁铁座上,所述感应磁铁座连接至所述电机轴;
一电机转子,设置于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林宋玉龙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大洲本田摩托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