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71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包括有底板、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底板上端面上位于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之间为流道板安装面,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邻近流道板安装面的位置固定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设置有弧形侧面,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二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流道组件的精确安装定位,避免由于尺寸精度差异导致的后续匹配不良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液冷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板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液冷板在各种高密度散热领域中应用广泛,结构多种多样。主要结构形式是铝板嵌套铜流道板组合而成,其中铜流道板主要由铜流道板和铜管路组成。液冷板中的铝板和铜流道板的加工主要采用机加工工艺成型,尺寸精度较高,而铜管路主要由弯管机弯制而成,尺寸精度远低于铝板和铜流道板的加工精度。在液冷板的组装过程中,由于铜管的尺寸精度低于铜流道板和铝板,故铜管的安装定位,是影响批量产品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常规的安装过程主要靠工人的手工安装实现,安装精度不高,由此会导致铜流道组件焊接完成后,和铝板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由于尺寸偏差造成装配不良,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修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可以实现流道组件的精确安装定位,避免由于尺寸精度差异导致的后续匹配不良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液冷板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包括有流道板、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第三U形流道、第一L形流道、第二L形流道,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和第三U形流道的两端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第二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位于第二U形流道的U形槽内,第二U形流道位于第三U形流道的U形槽内,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和第二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相互平行,且第二L形流道竖直部分位于第一L形流道的竖直部分和流道板之间;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包括有底板、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上位于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之间为流道板安装面,所述的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邻近流道板安装面的位置固定有定位凸块,所述的定位凸块设置有弧形侧面,所述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二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流道组件装配时,定位凸块的弧形侧面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三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口朝向流道板安装面方向,且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面和第三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分别与第一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外壁贴合,第二L形流道与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贴合。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支撑垫块和第二支撑垫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垫块位于第一定位凸台和流道板安装面之间且第一支撑垫块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与第一定位凸台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一致,第一支撑垫块用于支撑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第三U形流道的端部,所述的第二支撑垫块位于第二定位凸台和流道板安装面之间且第二支撑垫块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与第二定位凸台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一致,第二支撑垫块用于支撑第一L形流道的水平端部和第二L形流道的水平端部。所述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均螺栓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上,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和第一定位凸台上均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定位孔保证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的定位安装准确,所述的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均螺栓连接于第二定位凸台上,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第二定位凸台上均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定位孔保证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的定位安装准确。所述的流道组件装配时,定位凸块的弧形侧面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内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外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内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外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三U形流道的U形内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面和第三U形流道的U形外圈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一L形流道与第一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一L形流道与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外壁之间留有U形间隙,第二L形流道与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之间留有U形间隙。所述的U形间隙的宽度均为0.5-1mm。本专利技术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第一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和定位凸块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根据流道组件的数量和排布结构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第一支撑垫块和第二支撑垫块对流道组件进行支撑,设置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分别对流道组件进行定位,提高了流道组件的安装精度,有效降低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以及避免后期因为流道组件与铝底板的尺寸精度差异导致的修配工作的增加,提高了规模批量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完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见图1,液冷板流道组件包括有流道板11、第一U形流道12、第二U形流道13、第三U形流道14、第一L形流道15、第二L形流道16,第一U形流道12、第二U形流道13和第三U形流道14的两端均与流道板11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第一L形流道15水平部分的端部、第二L形流道16水平部分的端部均与流道板11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第一U形流道12位于第二U形流道13的U形槽内,第二U形流道13位于第三U形流道14的U形槽内,第一L形流道15的水平部分和第二L形流道16的水平部分相互平行,且第二L形流道16竖直部分位于第一L形流道15的竖直部分和流道板11之间。见图2,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包括有底板21、第一U形定位板22、第二U形定位板23、弧形槽定位板24、第一L形定位板25、第二L形定位板26、以及固定于底板21上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凸台27和第二定位凸台28,底板1上端面上位于第一定位凸台27和第二定位凸台28之间为流道板安装面,第一定位凸台27的上端面上邻近流道板安装面的位置固定有定位凸块29,定位凸块29设置有弧形侧面,第一U形定位板22、第二U形定位板23、弧形槽定位板24均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27的上端面上,第一L形定位板25、第二L形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包括有流道板、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第三U形流道、第一L形流道、第二L形流道,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和第三U形流道的两端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第二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位于第二U形流道的U形槽内,第二U形流道位于第三U形流道的U形槽内,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和第二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相互平行,且第二L形流道竖直部分位于第一L形流道的竖直部分和流道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包括有底板、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上位于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之间为流道板安装面,所述的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邻近流道板安装面的位置固定有定位凸块,所述的定位凸块设置有弧形侧面,所述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二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流道组件装配时,定位凸块的弧形侧面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三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口朝向流道板安装面方向,且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面和第三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分别与第一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外壁贴合,第二L形流道与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包括有流道板、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第三U形流道、第一L形流道、第二L形流道,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第二U形流道和第三U形流道的两端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第二L形流道水平部分的端部均与流道板上的流道定位孔插接,所述的第一U形流道位于第二U形流道的U形槽内,第二U形流道位于第三U形流道的U形槽内,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和第二L形流道的水平部分相互平行,且第二L形流道竖直部分位于第一L形流道的竖直部分和流道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包括有底板、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上位于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之间为流道板安装面,所述的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邻近流道板安装面的位置固定有定位凸块,所述的定位凸块设置有弧形侧面,所述的第一U形定位板、第二U形定位板、弧形槽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一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L形定位板、第二L形定位板均连接于第二定位凸台的上端面上;流道组件装配时,定位凸块的弧形侧面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一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一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内圈与第二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第二U形定位板的U形外圈与第三U形流道的U形内圈贴合,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口朝向流道板安装面方向,且弧形槽定位板的弧形槽面和第三U形流道的U形外圈贴合,所述的第一L形流道分别与第一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外壁贴合,第二L形流道与第二L形定位板的L形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流道组件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一支撑垫块和第二支撑垫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春何世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