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亦徐专利>正文

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68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及若干人行道,该第一道路与第二道路相互交叉形成交叉路口,各个人行道分别设于该交叉路口各个拐角的外侧,且交叉路口的拐角处形成车辆转弯区;车辆转弯区设置有防护隔离带,防护隔离带与人行道相互间隔形成非机动弯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交叉路口的各个拐角处设置防护隔离带以形成供非机动车辆通行的非机动弯道,以便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能够在不同区域内进行转弯,能够有效防止因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交叉路口发生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出行工具繁多,道路规划滞后,法规意识薄弱,为此造成了每天的道路堵塞、事故频发,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在交叉路口由于车流量大、人流量大,从而经常出现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混流的现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特别是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在交叉路口处进行转弯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驾驶员的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相撞而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在交叉路口进行转弯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道路结构,该道路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能够有效提高交叉路口处的交通流畅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结构,包括第一道路、第二道路及若干人行道,所述第一道路与所述第二道路相互交叉形成交叉路口,各个所述人行道分别设于所述交叉路口各个拐角的外侧,且所述拐角处形成车辆转弯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路(10)、第二道路(20)及若干人行道(30),所述第一道路(10)与所述第二道路(20)相互交叉形成交叉路口,各个所述人行道(30)分别设于所述交叉路口各个拐角(13)的外侧,且所述拐角(13)处形成有车辆转弯区(40);所述车辆转弯区(40)设置有防护隔离带(41),且所述防护隔离带(41)与所述人行道(30)相互间隔形成非机动弯道(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路(10)、第二道路(20)及若干人行道(30),所述第一道路(10)与所述第二道路(20)相互交叉形成交叉路口,各个所述人行道(30)分别设于所述交叉路口各个拐角(13)的外侧,且所述拐角(13)处形成有车辆转弯区(40);所述车辆转弯区(40)设置有防护隔离带(41),且所述防护隔离带(41)与所述人行道(30)相互间隔形成非机动弯道(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带(41)包括第一隔离带(411)及第二隔离带(412),所述第一隔离带(411)与所述第二隔离带(412)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隔离带(411)与第二隔离带(412)之间形成用于非机动车辆通行的空置区(4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带(41)是由若干个轮胎相互围设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带(41)呈弧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带(41)为植物绿化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10)包括第一机动车道(11)及第一非机动车道(12),所述第一机动车道(11)与所述第一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亦徐
申请(专利权)人:孙亦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