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线收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0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线收线机,包括传输管,传输管的一端设有进线口,其另一端设有排线机构,传输管的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电机,传输管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有外固定柱,外固定柱设有外转轴,外转轴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数相同的外齿组,外转轴与外固定柱之间设有轴承,传输管的外侧设有呈固定状态的外套管,传输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轴承,传输管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盘线管,传输管与盘线管之间设有轴承,盘线管与外套管的外侧设有齿数相同的中心齿组,外齿组与中心齿组啮合,行星排线器可以绕传输管作公转运动,把线材排布在盘线管上,结构简单,线材可以按行星排线器运行的轨迹排布,排线效果更加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线收线机
本技术涉及铜线生产
,具体为一种落线收线机。
技术介绍
线材生产的工艺中,需要通过收线设备对拉丝完成的线材进行收卷设置在卷线盘上,以方便产品的包装运输,现有的收线设备结构比较复杂,排线不够整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落线收线机,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线收线机,包括传输管,传输管的一端设有进线口,其另一端设有排线机构,传输管的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电机,传输管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有外固定柱,外固定柱设有外转轴,外转轴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数相同的外齿组,外转轴与外固定柱之间设有第一轴承,传输管的外侧设有呈固定状态的外套管,传输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第二轴承,传输管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盘线管,传输管与盘线管之间设有第三轴承,盘线管与外套管的外侧设有齿数相同的中心齿组,外齿组与中心齿组啮合,排线机构包括分别与外固定柱固定连接的转换轮以及行星排线器,行星排线器和外固定柱分别绕传输管作公转运动,线材依次经过传输管,转换轮,行星排线器后盘绕在盘线管上。所述盘线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压线器,压线器包括压线滑轮,压线滑轮把线材紧压在盘线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压线器还包括压线臂,压线滑轮设置于压线臂的一端,压线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外套管连接有储油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行星排线器可以绕传输管作公转运动,把线材排布在盘线管上,结构简单,线材可以按行星排线器运行的轨迹排布,排线效果更加整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落线收线机,包括传输管1,传输管1的一端设有进线口11,其另一端设有排线机构,传输管1的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电机2,传输管1通过紧固机构13固定连接有外固定柱5,外固定柱5设有外转轴41,外转轴4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数相同的外齿组4,外转轴41与外固定柱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2a,传输管1的外侧设有呈固定状态的外套管10,传输管1与外套管1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2b,传输管1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盘线管8,传输管1与盘线管8之间设有第三轴承12c,盘线管8与外套管10的外侧设有齿数相同的中心齿组3,外齿组4与中心齿组3啮合,排线机构包括分别与外固定柱5固定连接的转换轮71以及行星排线器72,行星排线器72和外固定柱5分别绕传输管1作公转运动,线材依次经过传输管1,转换轮71,行星排线器72后盘绕在盘线管8上,行星排线器72可以绕传输管1作公转运动,把线材排布在盘线管8上,结构简单,线材可以按行星排线器72运行的轨迹排布,排线效果更加整齐。工作时,传动电机2依次带动传输管1,外固定柱,转换轮71以及行星排线器72同步转动,此时,外转轴41,其上下两端的外齿组4以及两个中心齿组3之间形成一个行星运转系统,由于两个外齿组4相同,两个中心齿组3的齿数相同,且外套管10是固定状态的,也就是说,盘线管8也和外套管10一样处于固定状态,保证在行星排线器72排线的过程中,盘线管保持静止不动。进一步地,盘线管8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压线器9,压线器9包括压线滑轮91,压线滑轮91把线材紧压在盘线管8的外侧壁上,避免线材下落至下方卷线盘(图中未画出)的速度过快,保证线材排布的整齐。进一步地,压线器9还包括压线臂92,压线滑轮91设置于压线臂92的一端,压线臂92的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复位装置93,压线器9使若干圈的线材同时排布在盘线管8的外侧壁上,当线材圈数达到设定标准后,最底圈的线材在上方的线材挤压下摆脱来自压线滑轮91的压力,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这卷线盘上,从而使线材可以更加有序地排布在卷线盘上。进一步地,外套管10连接有储油箱101,储油箱101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管路(图中未标示)进入传输管1与外套管10之间的间隙中,并向下滑落至中心齿组3和第三轴承12的位置并起到润滑作用。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线收线机,包括传输管(1),所述传输管(1)的一端设有进线口(11),其另一端设有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1)的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电机(2),传输管(1)通过紧固机构(13)固定连接有外固定柱(5),外固定柱(5)设有外转轴(41),所述外转轴(4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数相同的外齿组(4),所述外转轴(41)与外固定柱(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2a),传输管(1)的外侧设有呈固定状态的外套管(10),传输管(1)与外套管(1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2b),传输管(1)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盘线管(8),传输管(1)与盘线管(8)之间设有第三轴承(12c),所述盘线管(8)与外套管(10)的外侧设有齿数相同的中心齿组(3),所述外齿组(4)与中心齿组(3)啮合,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分别与外固定柱(5)固定连接的转换轮(71)以及行星排线器(72),所述行星排线器(72)和外固定柱(5)分别绕传输管(1)作公转运动,线材依次经过传输管(1),转换轮(71),行星排线器(72)后盘绕在盘线管(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线收线机,包括传输管(1),所述传输管(1)的一端设有进线口(11),其另一端设有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1)的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电机(2),传输管(1)通过紧固机构(13)固定连接有外固定柱(5),外固定柱(5)设有外转轴(41),所述外转轴(4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齿数相同的外齿组(4),所述外转轴(41)与外固定柱(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2a),传输管(1)的外侧设有呈固定状态的外套管(10),传输管(1)与外套管(1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2b),传输管(1)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盘线管(8),传输管(1)与盘线管(8)之间设有第三轴承(12c),所述盘线管(8)与外套管(10)的外侧设有齿数相同的中心齿组(3),所述外齿组(4)与中心齿组(3)啮合,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分别与外固定柱(5)固定连接的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佩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现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