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凤英专利>正文

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8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辅助开模器、盘类导环、进料槽孔、上模座、定位装置、连接定杆、下模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后进行使用时,压杆配合撑板向前对定位柱的两侧进行挤压,顶压块受到复位推件的推力将定位柱进行紧密的推压,通孔会将外框内部的气体排出,使得复位推件不会出现回弹现象,保证定位柱在移动时不会出现偏位倾斜现象,保证锻造后模具的质量;通过活动片配合拉块对套紧件进行牵拉,调整套紧件的内部状态,使得定位柱可以紧密套在套紧件内部,通过防护垫对定位柱的外壁进行保护,防止定位柱外壁出现磨损现象,通过缓冲件进行缓冲防护定位柱,使得上模座与下模座吻合的装配在一起,提高盘类零件的锻造效率。

A forging die for disk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他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锻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在模具锻造过程中模具是锻件成品质量好坏的关键,锻造模具可根据锻造温度的不同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和冷锻模。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时,都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内部,动模与定模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定位孔对应插入定位柱内。定位柱在经过多次的装配拆卸后,动模与定模上的定位柱和定位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动模与定模无法完全吻合装配在一起,若是动模与定模无法可靠的装配在一起,在进行锻造注塑时,动模与定模之间容易产生偏位移动,使得锻造后的模具会出现裂痕,影响锻件的质量,降低盘类零件的锻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以解决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时,都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内部,动模与定模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定位孔对应插入定位柱内。定位柱在经过多次的装配拆卸后,动模与定模上的定位柱和定位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动模与定模无法完全吻合装配在一起,若是动模与定模无法可靠的装配在一起,在进行锻造注塑时,动模与定模之间容易产生偏位移动,使得锻造后的模具会出现裂痕,影响锻件的质量,降低盘类零件的锻造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辅助开模器、盘类导环、进料槽孔、上模座、定位装置、连接定杆、下模座,所述辅助开模器安装在下模座内部,所述下模座顶部设有两个盘类导环,两个盘类导环平行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盘类导环与定位装置设在同一模块上,所述定位装置设有四个,四个定位装置嵌固在下模座四个边上,所述下模座外部四个边上都设有连接定杆,所述连接定杆垂直穿插在下模座上,所述连接定杆顶部正对着上模座,所述上模座通过连接定杆与下模座相连接,所述上模座与连接定杆通过螺纹旋紧连接,所述上模座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料槽孔,所述进料槽孔贯穿嵌合在上模座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挤压组件、框体、定位柱、限位槽,所述挤压组件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挤压组件顶部与限位槽底部相叠合,所述挤压组件和限位槽两侧都紧贴于框体内壁,所述限位槽平行卡合在框体上,所述框体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贯穿插嵌在框体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导入口、滑腔、接口,所述安装座中间位置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垂直插嵌在安装座内部,所述滑腔顶部安装着导入口,所述滑腔底部设有接口,所述导入口与接口通过滑腔连为一体。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腔包括有导向摩板、推压件、支板块,所述导向摩板贯穿连接着推压件,所述推压件安装在滑腔内部两侧,所述推压件平行嵌固在滑腔上,所述推压件顶部设有支板块。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压件包括有压杆、推动顶件、撑板、顶压块,所述压杆垂直嵌合在撑板中间位置上,所述压杆顶部与推动顶件相扣合,所述推动顶件两侧与撑板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撑板顶部连接着顶压块,所述顶压块扣合在撑板上,所述撑板一侧与导向摩板一端相贴合。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顶件包括有复位推件、通孔、外框、封板,所述复位推件安装在封板底部两侧,所述封板内部设有通孔,通孔等距垂直排列在封板上,所述封板两侧与外框内部紧密套合,所述外框底部连接着复位推件,所述复位推件贯穿外框连接着封板。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包括有卡块、夹持板、限位环、缓冲件,所述卡块上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贯穿嵌固在卡块上,所述夹持板两侧安装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一端紧贴于卡块,所述卡块与限位环一侧相连接,所述限位环与卡块通过夹持板连为一体,所述夹持板扣合在限位环两侧。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环包括有限制块、定位环、夹固套、活动片,所述限制块安装在定位环两侧,所述定位环与限制块相扣合,所述定位环内部设有夹固套,所述夹固套与定位环通过活动片相接通,所述夹固套外壁与定位环内壁相叠合。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固套包括有牵引件、防护垫、套紧件,所述牵引件连接在两个套紧件之间,所述套紧件共设有三个,三个套紧件相连通,构成三角体结构,所述套紧件内壁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紧密贴合在套紧件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件包括有导出转件、拉块、卡接座、套装板,所述导出转件安装在拉块中间位置上,所述拉块设在套装板内部,所述拉块嵌套于套装板内部,所述套装板中间位置设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平行嵌固在套装板上,所述卡接座通过套装板与拉块相连接。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出转件包括有接板、转盘、弹性拉杆,所述接板与弹性拉杆一端镶嵌合,弹性拉杆另一端贯穿连接着转盘,所述转盘与接板通过弹性拉杆连为一体。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压杆配合撑板向前对定位柱的两侧进行挤压,带动复位推件向前推压封板,封板上的通孔会将外框内部的气体排出,使得在对定位柱进行挤压时不会出现回弹现象,顶压块受到复位推件的推力将定位柱进行紧密的推压,通过导向摩板进行控制定位柱的移动速度,保证定位柱在移动时不会出现偏位倾斜现象,保证锻造后模具的质量。2、通过活动片配合拉块对套紧件进行牵拉,调整套紧件的内部状态,使得定位柱可以紧密套在套紧件内部,通过防护垫对定位柱的外壁进行保护,防止定位柱外壁出现磨损现象,套紧件在对定位柱进行套紧定位时,通过缓冲件进行缓冲防护,使得定位柱可以将上模座与下模座吻合的装配在一起,提高盘类零件的锻造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挤压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腔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压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动顶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槽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限位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夹固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牵引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辅助开模器1、盘类导环2、进料槽孔3、上模座4、定位装置5、连接定杆6、下模座7、挤压组件51、框体52、定位柱53、限位槽54、安装座511、导入口512、滑腔513、接口514、导向摩板131、推压件132、支板块133、压杆321、推动顶件322、撑板323、顶压块324、复位推件221、通孔222、外框223、封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辅助开模器(1)、盘类导环(2)、进料槽孔(3)、上模座(4)、定位装置(5)、连接定杆(6)、下模座(7),其特征在于:/n所述辅助开模器(1)安装在下模座(7),所述盘类导环(2)与定位装置(5)设在同一模块上,所述上模座(4)通过连接定杆(6)与下模座(7)相连接,所述进料槽孔(3)嵌合在上模座(4)上;/n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有挤压组件(51)、框体(52)、定位柱(53)、限位槽(54),所述挤压组件(51)和限位槽(54)两侧紧贴于框体(52)内壁,所述框体(52)上设有定位柱(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辅助开模器(1)、盘类导环(2)、进料槽孔(3)、上模座(4)、定位装置(5)、连接定杆(6)、下模座(7),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开模器(1)安装在下模座(7),所述盘类导环(2)与定位装置(5)设在同一模块上,所述上模座(4)通过连接定杆(6)与下模座(7)相连接,所述进料槽孔(3)嵌合在上模座(4)上;
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有挤压组件(51)、框体(52)、定位柱(53)、限位槽(54),所述挤压组件(51)和限位槽(54)两侧紧贴于框体(52)内壁,所述框体(52)上设有定位柱(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51)包括有安装座(511)、导入口(512)、滑腔(513)、接口(514),所述滑腔(513)插嵌在安装座(511),所述导入口(512)与接口(514)通过滑腔(513)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腔(513)包括有导向摩板(131)、推压件(132)、支板块(133),所述导向摩板(131)连接着推压件(132),所述支板块(133)安装在推压件(1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132)包括有压杆(321)、推动顶件(322)、撑板(323)、顶压块(324),所述压杆(321)与推动顶件(322)相扣合,所述撑板(323)连着顶压块(3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顶件(322)包括有复位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艾凤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