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及其制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
,具体涉及一种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及其制坯方法。
技术介绍
钛合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比重小,强度高,因而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热和耐蚀性能,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变形抗力大,锻造区间窄,对锻造速度、变形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敏感。某型发动机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两端头体积大、叶身宽、长且薄,轴线截面面积变化较大,叶片制坯较难实现。传统制坯方式采用顶锻完成,依据锻造工艺学及锻压手册设计顶锻模具,没有完全考虑钛合金特性及后期顶锻坯料与模具匹配度等因素,叶片两端头转接圆角处出现大量折叠及裂纹,成批叶片锻件报废。经工艺改进,将传统顶锻制坯改为自由锻方式制坯。由于自由锻操作工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制坯一致性较差,且制坯效率低,不能满足批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及其制坯方法,以解决现有制坯模具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头聚集成型机构和小头聚集成型机构;/n所述大头聚集成型机构包括大头后挡料座(1)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大头后挡料座(1)上的大头一次聚集模组(2)、大头二次聚集模组(3)、大头三次聚集模组(4)以及大头成型模组(5);/n所述小头聚集成型机构包括小头后挡料座(6)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小头后挡料座(6)上的小头一次聚集模组(7)、小头二次聚集模组(8)以及小头成型模组(9),且所述小头成型模组(9)的小头端冲头(10)内的小头端成型型腔(11)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头聚集成型机构和小头聚集成型机构;
所述大头聚集成型机构包括大头后挡料座(1)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大头后挡料座(1)上的大头一次聚集模组(2)、大头二次聚集模组(3)、大头三次聚集模组(4)以及大头成型模组(5);
所述小头聚集成型机构包括小头后挡料座(6)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小头后挡料座(6)上的小头一次聚集模组(7)、小头二次聚集模组(8)以及小头成型模组(9),且所述小头成型模组(9)的小头端冲头(10)内的小头端成型型腔(11)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一次聚集模组(2)、大头二次聚集模组(3)、大头三次聚集模组(4)以及大头成型模组(5)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大头后挡料座(1)上的大头端聚集阴模座(20)、与所述大头端聚集阴模座(20)相对应的大头端聚集阳模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大头端聚集阳模座上的大头端冲头(22);
所述大头端聚集阴模座(20)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坯料的定位型腔(23),所述大头一次聚集模组(2)的大头端冲头(22)、大头二次聚集模组(3)的大头端冲头(22)以及大头三次聚集模组(4)的大头端冲头(22)内均设置有用于对坯料大端头进行充型的大头端锥体充型型腔(24),所述大头成型模组(5)的大头端冲头(22)内设置有用于对坯料大端头进行成型的大头端成型型腔(25);且所述定位型腔(23)分别与所述大头端锥体充型型腔(24)和所述大头端成型型腔(25)相对应;
所述大头一次聚集模组(2)的大头端锥体充型型腔(24)的轴向尺寸、大头二次聚集模组(3)的大头端锥体充型型腔(24)的轴向尺寸以及大头三次聚集模组(4)的大头端锥体充型型腔(24)的轴向尺寸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一次聚集模组(7)、小头二次聚集模组(8)以及小头成型模组(9)均包括设置在小头后挡料座(6)上的小头端聚集阴模座(60)、与所述小头端聚集阴模座(60)相对应的小头端聚集阳模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小头端聚集阳模座上的小头端冲头(10);
所述小头端聚集阴模座(60)内设置有用于夹持胚料的小头端定位型腔(61),小头一次聚集模组(7)的小头端冲头(10)内以及小头二次聚集模组(8)的小头端冲头(10)内均设置有用于对坯料小头端进行充型的小头端锥体充型型腔(62),所述小头成型模组(9)的小头端冲头(10)内设置有用于对坯料小头端进行成型的小头端成型型腔(11),且所述小头端成型型腔(11)倾斜设置;
所述小头一次聚集模组(7)的小头端锥体充型型腔(62)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小头二次聚集模组(8)的小头端锥体充型型腔(62)的轴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端成型型腔(25)的直径为154.5mm-157.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端带头的大型钛合金叶片顶锻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端成型型腔(11)的直径为140.5mm-143.5mm,所述小头端成型型腔(11)的轴向宽度为15.5mm-18.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仕林,袁本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