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世明专利>正文

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3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下支撑柱和起落架,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端连接有下支撑柱,且下支撑柱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卡腔,所述第一卡腔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底端抵接有弹簧片,所述第一卡块的顶端抵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的顶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贯穿在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连接有起落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第二支撑块,能方便增加该装置在野外降落的适应性,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能方便使连接座和下支撑柱之间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对起落架的底面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支脚
,具体为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一般用于农业测绘、航拍等,而无人机的起落支脚,则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现有的部分无人机起落支脚,其在野外环境进行工作时,野外的起降环境可能不是很好,会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地形,影响无人机的降落,且现有的部分无人机起落支脚,在野外环境工作后,其起落支脚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会沾染大量泥土灰尘,如果不加以清理直接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可能会使收纳箱和无人机支脚产生磨损,但是直接对无人机支脚进行擦拭,因为无人机较重,手动抬起无人机进行擦拭会产生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无人机起落支脚,适应性不高,且现有的部分无人机起落支脚,不方便进行拆卸擦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下支撑柱和起落架,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端连接有下支撑柱,且下支撑柱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卡腔,所述第一卡腔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底端抵接有弹簧片,所述第一卡块的顶端抵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的顶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贯穿在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连接有起落架,且起落架的内部连接有内连接块,所述内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腔,且第二连接腔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端抵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内连接块的右侧抵接有螺纹座,且螺纹座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起落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腔,且第一连接腔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卡块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右侧插设在内连接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形状大小和第一卡块的表面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卡块可插设在第一卡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卡腔的内壁,且弹簧片的另一端抵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弹簧片和第一卡腔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腔的内壁,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卡块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第一连接腔和第二卡块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表面形状大小和内连接腔的内部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连接板可插设在内连接腔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内连接腔组成滑动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和螺纹座的内壁皆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杆插设在螺纹座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和螺纹座组成螺纹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第二支撑块,能方便增加该装置在野外降落的适应性,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能方便使连接座和下支撑柱之间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对起落架的底面进行清理。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第二支撑块,当该装置在野外进行降落时,则旋转螺纹杆,通过螺纹式结构使螺纹杆沿螺纹座进行下降,同时可使第二支撑块和地面进行接触,使第二支撑块将起落架的位置升高,从而可以使起落架在不平整的地面进行降落,进而能增加该装置的适应性。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在需对起落架进行清理时,使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不再产生卡合,随后可将连接座从下支撑柱的表面取出,即可对起落架的底面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主体;2、下支撑柱;3、起落架;4、内连接腔;5、连接座;6、第一连接柱;7、第一卡槽;8、第一卡块;9、弹簧片;10、第一卡腔;11、内连接块;12、第二连接柱;13、第一弹簧;14、第一连接腔;15、第二卡块;16、第一连接板;17、第一支撑块;18、第二支撑块;19、第二连接腔;20、第二弹簧;21、螺纹杆;22、螺纹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下支撑柱2和起落架3,无人机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支撑柱2,且下支撑柱2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卡腔10,第一卡腔10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卡块8,且第一卡块8的底端抵接有弹簧片9,弹簧片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卡腔10的内壁,且弹簧片9的另一端抵接有第一卡块8,第一卡块8、弹簧片9和第一卡腔10组成弹性结构,通过组成弹性结构,能方便使第一卡槽7和第一卡块8自动进行卡合,以方便使连接座5和下支撑柱2进行卡合固定。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卡槽7,第一卡槽7的内壁形状大小和第一卡块8的表面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卡块8可插设在第一卡槽7的内部,相同在形状大小能使第一卡槽7和第一卡块8卡合的更加紧密。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柱6,且第一连接柱6贯穿在连接座5的内部,连接座5的底端连接有起落架3,且起落架3的内部连接有内连接块11,内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腔19,且第二连接腔19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支撑块17,第一支撑块17的顶端抵接有第二弹簧20,内连接块11的右侧抵接有螺纹座22,且螺纹座22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的表面和螺纹座22的内壁皆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杆21插设在螺纹座22的内部,螺纹杆21和螺纹座22组成螺纹式结构,通过组成螺纹式结构能方便使螺纹杆21在螺纹座22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螺纹杆2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8,起落架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腔14,且第一连接腔14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卡块15,第二卡块1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2,且第二连接柱1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腔14的内壁,且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卡块15的表面,第一弹簧13、第一连接腔14和第二卡块15组成弹性结构,通过组成弹性结构能方便使第二卡块15和第一连接板16自动进行卡合。第二卡块15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板16,第一连接板16的右侧表面形状大小和内连接腔4的内部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连接板16可插设在内连接腔4的内部,第一连接板16和内连接腔4组成滑动式结构,通过组成滑动式结构能方便使第一连接板16收纳在内连接腔4的内部,且第一连接板16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下支撑柱(2)和起落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支撑柱(2),且下支撑柱(2)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卡腔(10),所述第一卡腔(10)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卡块(8),且第一卡块(8)的底端抵接有弹簧片(9),所述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卡槽(7),所述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柱(6),且第一连接柱(6)贯穿在连接座(5)的内部,所述连接座(5)的底端连接有起落架(3),且起落架(3)的内部连接有内连接块(11),所述内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腔(19),且第二连接腔(19)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支撑块(17),所述第一支撑块(17)的顶端抵接有第二弹簧(20),所述内连接块(11)的右侧抵接有螺纹座(22),且螺纹座(22)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8),所述起落架(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腔(14),且第一连接腔(14)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卡块(15),所述第二卡块(1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2),且第二连接柱(1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二卡块(15)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板(16),且第一连接板(16)的右侧插设在内连接腔(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无人机主体(1)、下支撑柱(2)和起落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支撑柱(2),且下支撑柱(2)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卡腔(10),所述第一卡腔(10)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卡块(8),且第一卡块(8)的底端抵接有弹簧片(9),所述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卡槽(7),所述第一卡块(8)的顶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柱(6),且第一连接柱(6)贯穿在连接座(5)的内部,所述连接座(5)的底端连接有起落架(3),且起落架(3)的内部连接有内连接块(11),所述内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腔(19),且第二连接腔(19)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支撑块(17),所述第一支撑块(17)的顶端抵接有第二弹簧(20),所述内连接块(11)的右侧抵接有螺纹座(22),且螺纹座(22)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8),所述起落架(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腔(14),且第一连接腔(14)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卡块(15),所述第二卡块(1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2),且第二连接柱(1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二卡块(15)的底端抵接有第一连接板(16),且第一连接板(16)的右侧插设在内连接腔(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于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彭世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