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后视镜和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摄像技术实现的电子后视镜,以及装配有该后视镜的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越来越普及,驾驶安全变得尤为重要,现有老旧的外后视镜设计在使用的时候会让驾驶员分出一部分精力向两边转头张望,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传统后视镜的体积较大,汽车高速行进时会产生较大风阻及噪声震动等不利影响,增加油耗。对应部分狭窄的停车位时,传统后视镜即使经过折叠也还是会增加车身的宽度。当前出现了一些在传统后视镜基础上增加摄像头辅助驾驶员视野的方案,但增加的摄像头并没有改善传统后视镜体积大、不便于观测的缺陷。且因为传统后视镜的功能需要,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不具有可移植和模块化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采用摄像技术代替传统后视镜的电子后视镜,以克服传统后视镜体积大、安装位置固定的缺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的侧面,包括:壳体,包括中空的内腔;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侧面之间,所述连接座内含中空的通道,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包括中空的内腔;/n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侧面之间,所述连接座内含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车身的侧面;/n第一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摄像头穿过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座的第一端以采集外部图像;/n第二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以采集外部图像,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且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车身一侧;/n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子后视镜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侧面具有打开使用的第一姿态,以及收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后视镜,安装于汽车车身的侧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中空的内腔;
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身侧面之间,所述连接座内含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车身的侧面;
第一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摄像头穿过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座的第一端以采集外部图像;
第二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以采集外部图像,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且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车身一侧;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子后视镜相对于所述车身的侧面具有打开使用的第一姿态,以及收折贴附于所述车身的侧面的第二姿态,当所述电子后视镜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车身的侧面呈80度~105度的夹角,以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身的后方采集图像,以及使得所述第二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身的侧方采集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流媒体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车底面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且大于等于0度,以使得所述第二摄像头倾斜于车底面采集所述车身的侧方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电机,所述折叠电机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座固连,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壳体固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意,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