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85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包括通孔、底模、脱模机构、顶模、定位柱、一体槽、背侧体、顶台、安装台、紧固钮、封板和加注塞,该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通过优化设置了脱模机构,在模具中按照相应规程手续进行准备工作,待时长达到后,遇到卡模操作时,可利用脱模机构高效脱模,驱动小电机开启,带动半齿轮咬合双齿板上下往复,铰杆组件绕着其中点上下往复翘动塞板,引起塞缸压强差变化,从油缸抽入油液经进油管、塞缸、水平传递管转移进入抬升缸,油液增加产生持续向上的力顶升脱模杆主体顶开顶模,高效形成渐变力、稳定进行脱模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林业机械中刀具生产制造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环式刨片机,环式刨片机主要用于普通刨花板生产线备料工段合格刨花的制备,机器包括振动给料器、磁选系统、重物分离器、叶轮、刀环、机壳、主轴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机器工作时木片经去除铁质和非铁质杂质后进入切削腔内以较高的切削速度被制成刨花,刨花的厚度由飞刀的伸出量控制;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为制备环式刨片机刀片的模具。当进行脱模时,由于刀片成型需要足够的合实时间,才能保证刀片的精密度,遇到卡合过于紧密,此时普通脱模操作较为不便,脱模效果差,脱模过程中容易损坏环式刨片机刀片,难以高效形成渐变力、稳定进行脱模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该装置包括通孔、底模、脱模机构、顶模、定位柱、一体槽、背侧体、顶台、安装台、紧固钮、封板和加注塞,所述通孔贯穿底模表面,所述顶模底面与底模顶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柱底端插接于顶模角点,所述一体槽预制成型于顶模顶端面,所述背侧体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顶台,所述顶台与安装台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台上通过紧固钮嵌入安装有封板,所述加注塞位于定位柱下方,所述脱模机构装设于顶模下方,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国定座、壳体、脱模杆、小电机、铰杆组件、油缸、塞板、塞缸、进油管、回油管、抬升缸、限位块、双齿板和半齿轮,所述国定座右侧焊接有抬升缸,所述壳体顶端滑动安装有脱模杆,所述壳体侧端密封安装有加注塞,所述小电机正面转动安装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双齿板相啮合,所述铰杆组件与双齿板铰链连接,所述油缸底端贯通安装有进油管、回油管,所述塞板外表面与塞缸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抬升缸内部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脱模杆包括脱模杆主体、底筒和对接口,所述脱模杆主体底端通过对接口与底筒紧固连接,所述脱模杆主体顶面与顶模底面相平行。优选的,所述脱模杆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筒为圆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紧固钮共设有四个。优选的,所述油缸右上方设置注油口,并且加注塞与注油口匹配对应。优选的,所述铰杆组件设有短杆和长杆铰接配合,并且短杆底端与塞板铰链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共设有四个。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铰杆组件为不锈钢制成,防锈性强。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本技术所述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通过优化设置了脱模机构,在模具中按照相应规程手续进行准备工作,待时长达到后,遇到卡模操作时,可利用脱模机构高效脱模,驱动小电机开启,带动半齿轮咬合双齿板上下往复,铰杆组件绕着其中点上下往复翘动塞板,引起塞缸压强差变化,从油缸抽入油液经进油管、塞缸、水平传递管转移进入抬升缸,油液增加产生持续向上的力顶升脱模杆主体顶开顶模,高效形成渐变力、稳定进行脱模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脱模杆结构示意图。其中:通孔-1、底模-2、脱模机构-3、顶模-4、定位柱-5、一体槽-6、背侧体-7、顶台-8、安装台-9、紧固钮-10、封板-11、加注塞-12、国定座-301、壳体-302、脱模杆-303、小电机-304、铰杆组件-305、油缸-306、塞板-307、塞缸-308、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抬升缸-311、限位块-312、双齿板-313、半齿轮-314、脱模杆主体-3031、底筒-3032、对接口-30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包括通孔1、底模2、脱模机构3、顶模4、定位柱5、一体槽6、背侧体7、顶台8、安装台9、紧固钮10、封板11和加注塞12,通孔1贯穿底模2表面,顶模4底面与底模2顶面相贴合,定位柱5底端插接于顶模4角点,一体槽6预制成型于顶模4顶端面,背侧体7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顶台8,顶台8与安装台9为一体化结构,顶台8上通过紧固钮10嵌入安装有封板11,加注塞12位于定位柱5下方,脱模机构3装设于顶模4下方,脱模机构3包括国定座301、壳体302、脱模杆303、小电机304、铰杆组件305、油缸306、塞板307、塞缸308、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抬升缸311、限位块312、双齿板313和半齿轮314,国定座301右侧焊接有抬升缸311,壳体302顶端滑动安装有脱模杆303,壳体302侧端密封安装有加注塞12,小电机304正面转动安装有半齿轮314,半齿轮314与双齿板313相啮合,利于传动配合,铰杆组件305与双齿板313铰链连接,油缸306底端贯通安装有进油管309、回油管310,塞板307外表面与塞缸308内表面紧密贴合,抬升缸311内部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12,限制脱模杆303最低位置、保证油液注入。进一步的,所述脱模杆303包括脱模杆主体3031、底筒3032和对接口3033,所述脱模杆主体3031底端通过对接口3033与底筒3032紧固连接,所述脱模杆主体3031顶面与顶模4底面相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脱模杆主体303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底筒3032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钮10共设有四个,角点定位固定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油缸306右上方设置注油口,并且加注塞12与注油口匹配对应。进一步的,所述铰杆组件305设有短杆和长杆铰接配合,并且短杆底端与塞板307铰链连接,便于配合带动塞板307上下位移。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5共设有四个。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312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铰杆组件305为不锈钢制成,防锈性强。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5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检查模具是否完整,确保无误开始制备使用,注入原料,经一定时长制备完成;第二,随后驱动小电机304开启,带动半齿轮314咬合双齿板313上下往复,铰杆组件305绕着其中点上下往复翘动塞板307,引起塞缸308压强差变化;第三,从油缸306抽入油液经进油管3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包括通孔(1)、底模(2)、顶模(4)、定位柱(5)、一体槽(6)、背侧体(7)、顶台(8)、安装台(9)、紧固钮(10)、封板(11)和加注塞(12),所述通孔(1)贯穿底模(2)表面,所述顶模(4)底面与底模(2)顶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柱(5)底端插接于顶模(4)角点,所述一体槽(6)预制成型于顶模(4)顶端面,所述背侧体(7)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顶台(8),所述顶台(8)与安装台(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台(8)上通过紧固钮(10)嵌入安装有封板(11),所述加注塞(12)位于定位柱(5)下方;/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机构(3),所述脱模机构(3)装设于顶模(4)下方,所述脱模机构(3)包括国定座(301)、壳体(302)、脱模杆(303)、小电机(304)、铰杆组件(305)、油缸(306)、塞板(307)、塞缸(308)、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抬升缸(311)、限位块(312)、双齿板(313)和半齿轮(314),所述国定座(301)右侧焊接有抬升缸(311),所述壳体(302)顶端滑动安装有脱模杆(303),所述壳体(302)侧端密封安装有加注塞(12),所述小电机(304)正面转动安装有半齿轮(314),所述半齿轮(314)与双齿板(313)相啮合,所述铰杆组件(305)与双齿板(313)铰链连接,所述油缸(306)底端贯通安装有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所述塞板(307)外表面与塞缸(308)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抬升缸(311)内部底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式刨片机刀片一次铣槽成型模具,包括通孔(1)、底模(2)、顶模(4)、定位柱(5)、一体槽(6)、背侧体(7)、顶台(8)、安装台(9)、紧固钮(10)、封板(11)和加注塞(12),所述通孔(1)贯穿底模(2)表面,所述顶模(4)底面与底模(2)顶面相贴合,所述定位柱(5)底端插接于顶模(4)角点,所述一体槽(6)预制成型于顶模(4)顶端面,所述背侧体(7)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顶台(8),所述顶台(8)与安装台(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台(8)上通过紧固钮(10)嵌入安装有封板(11),所述加注塞(12)位于定位柱(5)下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机构(3),所述脱模机构(3)装设于顶模(4)下方,所述脱模机构(3)包括国定座(301)、壳体(302)、脱模杆(303)、小电机(304)、铰杆组件(305)、油缸(306)、塞板(307)、塞缸(308)、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抬升缸(311)、限位块(312)、双齿板(313)和半齿轮(314),所述国定座(301)右侧焊接有抬升缸(311),所述壳体(302)顶端滑动安装有脱模杆(303),所述壳体(302)侧端密封安装有加注塞(12),所述小电机(304)正面转动安装有半齿轮(314),所述半齿轮(314)与双齿板(313)相啮合,所述铰杆组件(305)与双齿板(313)铰链连接,所述油缸(306)底端贯通安装有进油管(309)、回油管(310),所述塞板(307)外表面与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士光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新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