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78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回收箱和收集箱,所述回收箱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导热铜板,所述导热铜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碳化硅电热板。该装置将清洗液高温汽化并导入冷凝管本体中,冷凝后的液体再通过引流管和导流管进入精洗槽中,有效提高了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无需人工干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有效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清洗液中的渣料杂质被过滤在集渣滤网板上,拉动手柄通过封盖带动集渣滤网板抽出回收箱并倾倒出清理即可,使用灵活,使得渣料清理快速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清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焊接好芯片的引线框架上会残留有助焊剂(助焊剂是有机物),如不加以清洗消除直接注塑封装,二极管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助焊剂会高温分解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与寿命,因此,现有技术通过超声波清洗设备把产品放入料框中逐一换槽清洗,清洗液在多次使用后,液体含有杂质必须更换,传统采用的方法是,将需更换的清洗液导出至独立的回收机内处理,处理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并且渣料杂质清理时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回收箱和收集箱,所述回收箱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导热铜板,所述固定板上方对应的回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本体,所述冷凝管本体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管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导热铜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集渣滤网板,所述导热铜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碳化硅电热板。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内部通过固定板分隔为回收槽和加热槽,所述冷凝管本体位于回收槽上,所述输入管和进液口均与加热槽相连通,所述回收箱的侧壁内部设有岩棉保温板。此项设置把使用后的清洗液通过进液口导入加热槽中,同时启动碳化硅电热板对清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将清洗液高温汽化,然后通过输入管导入冷凝管本体中,最后冷凝后的液体通过导流管进入收集箱即可,有效提高了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优选的,所述集渣滤网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回收箱的正面设有与封盖相匹配连接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垫,所述封盖上固定连接有手柄。此项设置有效提高了集渣滤网板与回收箱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抽拉使用方便,拉动手柄即可带动集渣滤网板插入和抽出回收箱的内部,从而方便对沉淀的渣料进行清理,使用方便灵活。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收集箱的内部分隔为精洗槽和初洗槽,所述导流管与精洗槽相连通。此项设置便于对回收处理后的清洗液进行收集。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精洗槽和初洗槽。此项设置便于连通精洗槽和初洗槽,收集清洗液方便。优选的,所述精洗槽和初洗槽上方对应的收集箱的顶部均卡接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提耳。此项设置便于打开和关闭精洗槽和初洗槽,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把二极管超声波清洗设备的排液口与回收箱的进液口连接固定,即使得使用后的清洗液导入回收箱体中,启动碳化硅电热板对清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将清洗液高温汽化,然后通过输入管导入冷凝管本体中,冷凝后的液体再通过引流管和导流管进入精洗槽中,精洗槽集满后液体再通过溢流口导入至初洗槽,有效提高了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无需人工干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有效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清洗液中的渣料杂质被过滤在集渣滤网板上,拉动手柄通过封盖带动集渣滤网板抽出回收箱并倾倒出清理即可,使用灵活,使得渣料清理快速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回收箱;201、回收槽;202、加热槽;203、进液口;204、岩棉保温板;3、收集箱;301、隔板;302、精洗槽;303、初洗槽;304、盖板;305、提耳;306、溢流口;4、冷凝管本体;401、输入管;402、引流管;403、导流管;5、固定板;6、导热铜板;7、碳化硅电热板;8、集渣滤网板;801、手柄;802、排渣口;803、密封胶垫;804、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回收箱2和收集箱3,所述回收箱2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203,所述回收箱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和导热铜板6,所述固定板5上方对应的回收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本体4,所述冷凝管本体4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01和引流管402,所述引流管4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03,所述导流管403贯穿至收集箱3的内部,所述导热铜板6的上端滑动连接有集渣滤网板8,所述导热铜板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碳化硅电热板7。所述回收箱2的内部通过固定板5分隔为回收槽201和加热槽202,所述冷凝管本体4位于回收槽201上,所述输入管401和进液口203均与加热槽202相连通,所述回收箱2的侧壁内部设有岩棉保温板204;把使用后的清洗液通过进液口203导入加热槽202中,同时启动碳化硅电热板7对清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将清洗液高温汽化,然后通过输入管401导入冷凝管本体4中,最后冷凝后的液体通过导流管403进入收集箱3即可,有效提高了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所述集渣滤网板8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封盖804,所述回收箱2的正面设有与封盖804相匹配连接的排渣口802,所述排渣口802上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垫803,所述封盖804上固定连接有手柄801;有效提高了集渣滤网板8与回收箱2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抽拉使用方便,拉动手柄801即可带动集渣滤网板8插入和抽出回收箱2的内部,从而方便对沉淀的渣料进行清理,使用方便灵活。所述收集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01,所述隔板301将收集箱3的内部分隔为精洗槽302和初洗槽303,所述导流管403与精洗槽302相连通;便于对回收处理后的清洗液进行收集。所述隔板301的上部设有溢流口306,所述溢流口306连通精洗槽302和初洗槽303;便于连通精洗槽302和初洗槽303,收集清洗液方便。所述精洗槽302和初洗槽303上方对应的收集箱3的顶部均卡接固定有盖板304,所述盖板304上固定连接有提耳305;便于打开和关闭精洗槽302和初洗槽303,使用方便。具体的,使用时,把二极管超声波清洗设备的排液口与回收箱2的进液口203连接固定,即使得使用后的清洗液导入回收箱2体中,启动碳化硅电热板7对清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将清洗液高温汽化,然后通过输入管401导入冷凝管本体4中,冷凝后的液体再通过引流管402和导流管403进入精洗槽302中,精洗槽302集满后液体再通过溢流口306导入至初洗槽303,有效提高了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节约资源,无需人工干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有效节约企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回收箱(2)和收集箱(3),所述回收箱(2)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203),所述回收箱(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和导热铜板(6),所述固定板(5)上方对应的回收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本体(4),所述冷凝管本体(4)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01)和引流管(402),所述引流管(4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03),所述导流管(403)贯穿至收集箱(3)的内部,所述导热铜板(6)的上端滑动连接有集渣滤网板(8),所述导热铜板(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碳化硅电热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回收箱(2)和收集箱(3),所述回收箱(2)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203),所述回收箱(2)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和导热铜板(6),所述固定板(5)上方对应的回收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本体(4),所述冷凝管本体(4)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管(401)和引流管(402),所述引流管(4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03),所述导流管(403)贯穿至收集箱(3)的内部,所述导热铜板(6)的上端滑动连接有集渣滤网板(8),所述导热铜板(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碳化硅电热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洗液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2)的内部通过固定板(5)分隔为回收槽(201)和加热槽(202),所述冷凝管本体(4)位于回收槽(201)上,所述输入管(401)和进液口(203)均与加热槽(202)相连通,所述回收箱(2)的侧壁内部设有岩棉保温板(204)。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剑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达兴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