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76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2
本申请提供了检测设备。其中,检测设备包括传送装置,检测装置,第一收集装置,以及第二收集装置。其中,传送装置具有进件口和出件口,传送装置用于将待检测件从进件口移动至出件口。检测装置靠近出件口设置,检测装置用于当待检测件从出件口依靠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检测装置上时对待检测件进行检测。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待检测件中的良品。第二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待检测件中的不良品。本申请通过使检测装置靠近出件口设置,待检测件可依靠传动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检测装置上以供其检测,从而省略了相关技术中的分选转盘,降低了检测设备的成本,减小了检测设备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设备
本申请属于工件检测
,具体涉及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当工件制备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性能的检测,以检测出合格的工件与不合格的工件。但目前通常采用带有分选转盘的分选编带机将待检测件夹持并转动至检测装置中进行静态检测。但上述方法会增加检测设备的成本,增加检测设备产生的噪音,增加检测设备的体积,增加检测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具有进件口和出件口,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待检测件从所述进件口移动至所述出件口;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待检测件从所述出件口依靠所述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上时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第一收集装置,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良品;以及第二收集装置,所述第二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不良品。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设备,通过使检测装置靠近出件口设置,待检测件可依靠传动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上以供其检测,从而省略了相关技术中的分选转盘,降低了检测设备的成本,减小了检测设备产生的噪音,减小检测设备的基体,减小检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相对于所述检测装置远离所述出件口;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依靠所述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第一收集装置中的所述良品。其中,所述待检测件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板、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以及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在所述检测基板之上,且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设于所述检测基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同时有接触时,检测所述待检测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所述第一检测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均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其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整料装置,所述整料装置靠近所述进件口设置,所述整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待检测件按照测试要求传输至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进件口,所述整料装置还用于调整所述待检测件的位置,以使当所述待检测件传输至所述进件口时,所述第一引脚相对于所述第二引脚靠近所述进件口;或者,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均靠近所述进件口。其中,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吸气孔,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连接所述吸气孔,所述吸气装置用于将所述待检测件在吸力的作用下增加所述待检测件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的接触性。其中,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吹气孔,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连接所述吹气孔,所述吹气装置用于将所述吹气管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吹气孔将所述不良品吹入所述第二收集装置内。其中,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检测基板呈夹角设置,以使从所述吹气孔吹出的气体朝靠近所述第二收集装置的方向射出。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具有相对设置的检测面与非检测面,所述检测面用于抵接所述待检测件;所述第二收集装置具有装件口,所述检测面与所述装件口齐平。其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阻挡罩,所述阻挡罩内设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连接所述检测装置,所述计数装置用于统计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不良品的数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检测设备在工作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第十二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检测设备-1,传送装置-10,进件口-11,出件口-12,传送导轨-13,直振-14,检测装置-20,检测基板-21,吸气孔-211,吹气孔-212,第一检测电极-22,第二检测电极-23,检测面-24,非检测面-25,检测电路-26,第一收集装置-30,第二收集装置-40,装件口-41,待检测件-50,第一引脚-51,第二引脚-52,整料装置-60,吸气装置-70,吸气管-71,吹气装置-80,吹气管-81,阻挡罩-90,计数装置-91,导料装置-9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当工件制备完成后、出厂售卖之前,或者当工件某一工序制备完成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性能检测,测试该工件的性能是否小于预设值,以检测出合格的工件与不合格的工件。但目前通常采用带有分选转盘的分选编带机。其中,当待检测件进入传送装置上时,分选转盘会抓取待检测件,旋转并移动,使待检测件移动至检测装置中,然后检测装置对该检测工件进行检测。在上述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检测设备中设置分选转盘,这将会增加检测设备的体积以及成本,并且由于分选转盘的存在,将会增加检测设备在工时产生的噪音。其次,由于需要分选转盘将待检测件抓取并移动至检测装置中,因此待检测件在检测时是处于静止状态的,是不会产生移动的。只有当检测完成后,才会使待检测件继续进行移动,这将会增加检测设备的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效率。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通过在靠近出件口的位置设置检测装置,并且当所述待检测件从所述出件口依靠直振带动传送导轨向前的推力继续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上时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从而替代相关技术中的分选转盘。请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检测设备在工作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1,所述检测设备1包括传送装置10,检测装置20,第一收集装置30,以及第二收集装置40。其中,所述传送装置10具有进件口11和出件口12,所述传送装置10用于将待检测件50从所述进件口11移动至所述出件口12(即图1中的D1方向)。所述检测装置20靠近所述出件口12设置,所述检测装置20用于当所述待检测件50从所述出件口12依靠所述传送装置10的推力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2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n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具有进件口和出件口,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待检测件从所述进件口移动至所述出件口;/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待检测件从所述出件口依靠所述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上时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n第一收集装置,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良品;以及/n第二收集装置,所述第二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不良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具有进件口和出件口,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待检测件从所述进件口移动至所述出件口;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当所述待检测件从所述出件口依靠所述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检测装置上时对所述待检测件进行检测;
第一收集装置,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良品;以及
第二收集装置,所述第二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件中的不良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相对于所述检测装置远离所述出件口;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依靠所述传送装置的推力移动至所述第一收集装置中的所述良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件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板、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以及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在所述检测基板之上,且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设于所述检测基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当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同时有接触时,检测所述待检测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所述第一检测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均靠近所述出件口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整料装置,所述整料装置靠近所述进件口设置,所述整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待检测件按照测试要求传输至所述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