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665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包括:液体混合釜;恒温加热容器,其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以及中空管道周围的加热部件,液体在中空管道中流动并加热,实现对从液体混合釜出来的润滑油进行流动加热;所述恒温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放料孔和第二进料孔;第一级过滤系统将从所述第一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一级过滤;第二级过滤系统将从第二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二级过滤;储液槽将经第二级过滤的液体进行存储;液体分离罐组件包含多个液体分离罐,每个液体分离罐之间并联,进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顶部,出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底部;以及灌装机,连接出料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备系统混合均匀充分、过滤简单且效果好,而且出料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几乎所有车辆的发动机气缸都会产生积碳,只是聚集积碳的时间长短不同、程度不同。积碳对汽车动力下降、尾气排放超标和加剧气缸磨损是发动机的第一杀手。润滑油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溶剂脱蜡、加氢精制以及调和,调和是润滑油制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将润滑油基础组分和添加剂按比例、顺序加入调和容器中,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或压缩空气搅拌方式来进行。然而,无论是机械搅拌或是压缩空气搅拌方式,针对纳米级产品来说,其精密度和搅拌均匀性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纳米产品。因此,如果能够研发出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从而改进对含有纳米材料的润滑油的搅拌方式,将会是工业上的一大技术进步。并且,传统过滤仅仅是在滤芯的过滤水平上进行改进和提高,而针对纳米级材料的过滤往往滤芯发生堵塞,造成更换麻烦,提高成本。再者,由于润滑油在传统的制备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混合搅拌过程,而忽略了润滑油的基础液和添加剂混合后不能充分互溶的问题。此外,现代润滑油由于含有纳米材料,即使在制备完成后,直接加入灌装机中,导致最后出料不均匀的问题出现。针对上述问题,针对这些含有纳米级材料的润滑油,如何充分搅拌并且提高过滤效果、以及最后出料不均匀是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改进现有的制备系统,搅拌充分、混合均匀、过滤简单且效果好,而且出料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包括:液体混合釜,用于混合搅拌液体;液体混合釜顶部具有顶部开口、第一进料孔和第一放料孔,一搅拌杆穿过顶部开口进入液体混合釜中;恒温加热容器,其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以及中空管道周围的加热部件,液体在中空管道中流动并加热,实现对从液体混合釜出来的润滑油进行流动加热;所述恒温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放料孔和第二进料孔;第一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二进料孔和第二放料孔,第二进料孔通过所述恒温加热容器连接所述第一放料孔;将从所述第一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一级过滤;第二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三进料孔和第三放料孔,第三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二放料孔,将从第二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二级过滤;储液槽,具有第四进料孔和第四放料孔;第四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三放料孔;将经第二级过滤的液体进行存储;液体分离罐组件,具有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连接所述第四放料孔;所述液体分离罐组件包含多个液体分离罐,每个液体分离罐之间并联,所述进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顶部,所述出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底部;灌装机,连接所述出料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加热容器呈L型,所述中空管道也呈L型,所述加热部件也呈L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过滤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第一级过滤器和第二第一级过滤器;第一第一级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主体、位于第一过滤主体顶部的第一盖体和位于第一过滤主体底部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一底座的轮廓;所述第一盖体呈拱形;所述第一盖体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二开口,经所述第一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排出;第二第一级过滤器包括第二过滤主体、位于第二过滤主体顶部的第二盖体和位于第二过滤主体底部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二底座的轮廓;所述第二盖体呈拱形;所述第二盖体上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从第二开口排出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四开口,经所述第二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四开口排出;所述第二级过滤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级过滤器和第二第二级过滤器;第一第二级过滤器包括第三过滤主体、位于第三过滤主体顶部的第三盖体和位于第三过滤主体底部的第三底座;所述第三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三过滤主体在所述第三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三底座的轮廓;所述第三盖体呈拱形;所述第三盖体上具有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连接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三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六开口,经所述第三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五开口排出;第二第二级过滤器包括第四过滤主体、位于第四过滤主体顶部的第四盖体和位于第四过滤主体底部的第四底座;所述第四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四过滤主体在所述第四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四底座的轮廓;所述第四盖体呈拱形;所述第四盖体上具有第六开口,所述第六开口连接所述第五开口,从第五开口排出的液体进入所述第六开口;所述第四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七开口,经所述第四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七开口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内径;且,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过滤主体的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主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过滤主体的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槽包括:储液槽槽体和槽底部;所述槽底部呈尖锥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进料孔位于所述储液槽的一侧壁,所述第四放料孔位于所述储液槽的另一侧壁;所述第四进料孔低于所述第四放料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液体混合釜与所述第一级过滤系统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机械泵,用于抽吸所述液体混合釜中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一级过滤系统;第一机械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料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储液槽之后还设置有第二机械泵,第二机械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放料孔,第二机械泵将所述储液槽内上部澄清液体抽吸到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分离罐组件中的每个液体分离罐包括第五进料孔和罐主体;罐主体包括第一罐主体、第二罐主体和第三罐主体;所述第一罐主体的表面呈第一弧面,所述第二罐主体的表面呈圆柱面,所述第三罐主体的表面呈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曲率。本技术的润滑油制备系统,在液体混合釜对润滑油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采用流动加入方式,恒温加热器对润滑油进行流动加热,不仅没有增加润滑油制备系统的体积,还能够使得润滑油的基础液和添加剂进行充分的互溶。并且,本技术的润滑油制备系统,经过两级过滤,先过滤大颗粒,再过滤小颗粒,提高过滤效果。进一步的,每一级过滤器的内径都逐级递交,提高液体流动时间,减小液体流量,从而提高效果,一改传统中只关注滤芯改变的观点,成本简单,效果好。并且,采用液体分离罐设置于储液槽和灌装机之间,液体分离罐将液体分离到各个分离罐中,然后将这些分离罐中的液体集合在一起流出到灌装机中,从而在进入灌装机之前进行了一道混合过程,使得灌装机的出料均匀。进一步的,还可以采用气流脉冲搅拌的液体混合釜,采用气体脉冲搅拌的方式来实现对液体的混合搅拌,特别的,采用脉冲驱动器件来驱动气体形成脉冲。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液体的混合均匀程度,采用确保腔体内各个部分都混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体混合釜,用于混合搅拌液体;液体混合釜顶部具有顶部开口、第一进料孔和第一放料孔,一搅拌杆穿过顶部开口进入液体混合釜中;/n恒温加热容器,其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以及中空管道周围的加热部件,液体在中空管道中流动并加热,实现对从液体混合釜出来的润滑油进行流动加热;所述恒温加热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放料孔和第二进料孔;/n第一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二进料孔和第二放料孔,第二进料孔通过所述恒温加热容器连接所述第一放料孔;将从所述第一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一级过滤;/n第二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三进料孔和第三放料孔,第三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二放料孔,将从第二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二级过滤;/n储液槽,具有第四进料孔和第四放料孔;第四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三放料孔;将经第二级过滤的液体进行存储;/n液体分离罐组件,具有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连接所述第四放料孔;所述液体分离罐组件包含多个液体分离罐,每个液体分离罐之间并联,所述进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顶部,所述出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底部;/n灌装机,连接所述出料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混合釜,用于混合搅拌液体;液体混合釜顶部具有顶部开口、第一进料孔和第一放料孔,一搅拌杆穿过顶部开口进入液体混合釜中;
恒温加热容器,其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以及中空管道周围的加热部件,液体在中空管道中流动并加热,实现对从液体混合釜出来的润滑油进行流动加热;所述恒温加热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放料孔和第二进料孔;
第一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二进料孔和第二放料孔,第二进料孔通过所述恒温加热容器连接所述第一放料孔;将从所述第一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一级过滤;
第二级过滤系统,具有第三进料孔和第三放料孔,第三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二放料孔,将从第二放料孔出来的物料进行第二级过滤;
储液槽,具有第四进料孔和第四放料孔;第四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三放料孔;将经第二级过滤的液体进行存储;
液体分离罐组件,具有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连接所述第四放料孔;所述液体分离罐组件包含多个液体分离罐,每个液体分离罐之间并联,所述进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顶部,所述出料管道连通每个液体分离罐的底部;
灌装机,连接所述出料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容器呈L型,所述中空管道也呈L型,所述加热部件也呈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过滤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第一级过滤器和第二第一级过滤器;第一第一级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主体、位于第一过滤主体顶部的第一盖体和位于第一过滤主体底部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一底座的轮廓;所述第一盖体呈拱形;所述第一盖体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进料孔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二开口,经所述第一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排出;
第二第一级过滤器包括第二过滤主体、位于第二过滤主体顶部的第二盖体和位于第二过滤主体底部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轮廓小于所述第二底座的轮廓;所述第二盖体呈拱形;所述第二盖体上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从第二开口排出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侧壁具有第四开口,经所述第二过滤主体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四开口排出;
所述第二级过滤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级过滤器和第二第二级过滤器;第一第二级过滤器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南泉陆沛霖郑诚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