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50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药瓶,所述储药瓶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喷药的剂量,处理器接收到剂量信息后自动控制电动推杆运行做相应行程的运动,电动推杆运行带动活塞上下运动,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张开第二阀板闭合,药液从吸药管进入连接管,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闭合第二阀板张开,药液从连接管排出到隔板的左侧,从而达到了定量加药的目的,并且加药的剂量也直观的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解决了传统喷药装置无法掌控喷药剂量的问题,具有定量喷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末端,口服用药效果不明显,所以,在医院耳鼻喉科的常规治疗中,对病人的耳道、鼻腔、口腔等腔道病变部位通常采用直接喷洒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是向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处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喷药,在喷药前,往往都需要配比一定量的药液,药液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到病变部位的正常恢复,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使用医用喷壶进行喷药并无法掌控喷药的剂量,医护人员一般都根据手感来进行喷药,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了病变部分的痊愈,因此,如何能够使喷药装置具有定量喷药的功能,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具备定量喷药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喷药装置无法掌控喷药剂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定量喷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药瓶,所述储药瓶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储药瓶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储药瓶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器,所述压力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压力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药管,所述喷药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扳手,所述喷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药头,所述储药瓶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壁,所述活塞壁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活塞壁的内底壁开设有通气口,所述活塞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药管,所述连接管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挡块。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和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喷药的剂量,处理器控制电动推杆运行自动吸取定量的药液,从而达到定量喷药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液管深入到储药瓶的底部,可以把隔板左侧的药液全部吸取,不会产生残留。优选的,所述喷药头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药孔,使药液喷洒的更加均匀,促进病变部位的痊愈。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圈,进一步的保证了活塞与活塞壁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开设有与通气口相匹配的通槽,通过通气口和通槽能够进行气体的流通,进而控制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均通过扭簧与连接管活动连接,防止药液倒流,保证加药系统的稳定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通过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喷药的剂量控制电动推杆做相应行程的运动,电动推杆运行带动其输出轴顶部的活塞上下运动,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张开第二阀板闭合,药液从吸药管进入连接管,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闭合第二阀板张开,药液从连接管排出到隔板的左侧,达到定量加药的目的,并且加药的剂量也直观的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查看,通过控制面板、电动推杆、活塞、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吸药管、连接管、隔板和显示屏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定量进行加药的效果。2、该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通过扳动扳手使压力器运行,压力器运行通过导液管把隔板左侧的药液吸取到喷药管内,并从喷药头喷出,喷药头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药孔,可以使药液喷洒的更加均匀,促进病变部位的痊愈,通过扳手、压力器、导液管、隔板、喷药管和喷药头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定量进行喷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管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储药瓶、2-显示屏、3-控制面板、4-压力器、5-喷药管、6-扳手、7-喷药头、8-导液管、9-电动推杆、10-活塞、11-活塞壁、12-电池组、13-处理器、14-隔板、15-通气口、16-连接管、17-吸药管、18-第一阀板、19-第一挡块、20-第二阀板、21-第二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药瓶1,储药瓶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储药瓶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器4,压力器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8,导液管8深入到储药瓶1的底部,可以把隔板14左侧的药液全部吸取,不会产生残留,压力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药管5,喷药管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扳手6,喷药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药头7,喷药头7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药孔,使药液喷洒的更加均匀,促进病变部位的痊愈,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活塞1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壁11,活塞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圈,进一步的保证了活塞10与活塞壁11之间的密封性,活塞壁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池组12,电池组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3,控制面板3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13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9和显示屏2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控制面板3上输入喷药的剂量,处理器13控制电动推杆9运行自动吸取定量的药液,从而达到定量喷药的效果,活塞壁11的内底壁开设有通气口15,活塞壁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顶部开设有与通气口15相匹配的通槽,通过通气口15和通槽能够进行气体的流通,进而控制第一阀板18和第二阀板20运动,连接管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药管17,连接管16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阀板18,第一阀板1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挡块19,连接管16的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阀板20,第一阀板18和第二阀板20均通过扭簧与连接管16活动连接,防止药液倒流,保证加药系统的稳定性,第二阀板2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挡块21。工作原理:在控制面板3上输入喷药的剂量,处理器13接收到剂量信息后自动控制电动推杆9运行做相应行程的运动,电动推杆9运行带动活塞10上下运动,当活塞10向上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18张开第二阀板20闭合,药液从吸药管17进入连接管16,当活塞10向下运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一阀板18闭合第二阀板20张开,药液从连接管16排出到隔板14的左侧,从而达到了定量加药的目的,并且加药的剂量也直观的显示在显示屏2上,便于工作人员查看,药液吸取完成后,扳动扳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药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瓶(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储药瓶(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所述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器(4),所述压力器(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8),所述压力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药管(5),所述喷药管(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扳手(6),所述喷药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药头(7),所述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壁(11),所述活塞壁(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池组(12),所述电池组(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3),所述活塞壁(11)的内底壁开设有通气口(15),所述活塞壁(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药管(17),所述连接管(16)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阀板(18),所述第一阀板(1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挡块(19),所述连接管(16)的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阀板(20),所述第二阀板(2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挡块(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药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瓶(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储药瓶(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所述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器(4),所述压力器(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8),所述压力器(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药管(5),所述喷药管(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扳手(6),所述喷药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药头(7),所述储药瓶(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壁(11),所述活塞壁(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池组(12),所述电池组(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3),所述活塞壁(11)的内底壁开设有通气口(15),所述活塞壁(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药管(17),所述连接管(16)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阀板(18),所述第一阀板(1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挡块(19),所述连接管(16)的内壁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杨立新刘多孙鹤张立鹤王天琦赵春香姜维维杨秋宇姜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