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0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包括瓶身和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与注入管之间设置有弯曲调节管,所述弯曲调节管一端与瓶身的颈口一体连接,弯曲调节管另一端与注入管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注入管上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壁与注入管外壁之间设有润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注入管与瓶身之间的弯曲调节管可以让瓶身和注入管的角度随意调节,让操作者在体外就可以任意角度挤压瓶身,省时节力,也为患者自己操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注入管与外套管之间的润滑层起到润滑作用,使注入管插入肛门时顺利且无痛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塞露包装瓶,具体地说是一种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的开塞露,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瓶身挤捏不方便,导致瓶身内的药物难以全部注入患者体内,造成药物浪费,达不到预期效果;2、注入管不够长(只有3.5~4.0cm),难以到达大便积聚的地方,因而通便效果不佳;3、注入管外表面没有润滑,导致患者插入肛门时干涩不适,甚至造成患者直肠损伤;4、直型的注入管对于强迫平卧体位、无法配合的病人来说,操作者只能在臀部下方勉强进行操作,非常费力;5、给儿童使用时,患儿有抗拒心理,不愿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包括瓶身和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与注入管之间设置有弯曲调节管,所述弯曲调节管一端与瓶身的颈口一体连接,弯曲调节管另一端与注入管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注入管上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壁与注入管外壁之间设有润滑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曲调节管为波纹软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入管为锥形管,注入管的外径从其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所述外套管内孔为锥形孔,外套管内孔的内径从其开口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管内孔的最大内径小于注入管的最大外径但大于注入管的最小外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入管的长度为7~8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层为凡士林润滑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管内孔表壁上设有棉布,所述棉布上浸润或涂布有凡士林,构成所述凡士林润滑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入管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管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注入管与套在其上的外套管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为卡通形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材质为软塑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注入管与瓶身之间的弯曲调节管可以让瓶身和注入管的角度随意调节,让操作者在体外就可以任意角度挤压瓶身,省时节力,也为患者自己操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2)、本技术注入管与外套管之间的润滑层起到润滑作用,使注入管插入肛门时顺利且无痛楚。3)、本技术中的注入管的长度为7~8cm,这样长度的注入管和人体直肠壶腹横壁距离肛门的深度一致,安全且更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外套管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身、2-注入管、3-弯曲调节管、4-外套管、5-润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包括瓶身1和注入管2,所述瓶身1与注入管2之间设置有弯曲调节管3,所述弯曲调节管3一端与瓶身1的颈口一体连接,弯曲调节管3另一端与注入管2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注入管2上套设有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内壁与注入管2外壁之间设有润滑层5。具体使用时,操作者先旋转外套管4,使外套管4内壁与注入管2外壁之间的润滑层5与注入管2外壁充分接触,然后拔下外套管4,将注入管2插入患者肛门,然后挤捏瓶身1,将液体注入即可。注入管2与瓶身1之间的弯曲调节管3可以让瓶身1和注入管2的角度随意调节,让操作者在体外就可以任意角度挤压瓶身1,省时节力,也为患者自己操作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注入管2与外套管4之间的润滑层5起到润滑作用,使注入管2插入肛门时顺利且无痛楚。所述润滑层5优选为凡士林润滑层5,医用凡士林在常温下为软膏状且具有一定的拉丝性,可以均匀分布在注入管2外壁表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弯曲调节管3为波纹软管。如此设置,弯曲调节管3不仅可以可以自如弯曲,而且能够拉长一定长度,患者自己操作更为便利。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注入管2为锥形管,注入管2的外径从其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所述外套管4内孔为锥形孔,外套管4内孔的内径从其开口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管4内孔的最大内径小于注入管2的最大外径但大于注入管2的最小外径。如此设置,可以使外套管4内壁与注入管2外壁保持紧密接触,确保润滑层5可以均匀覆于注入管2外壁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注入管2的长度为7~8cm。这样长度的注入管2和人体直肠壶腹横壁距离肛门的深度一致,安全且更有效。对于儿童款来说,注入管2可以适当缩短。所述润滑层5优选为凡士林润滑层5,医用凡士林在常温下为软膏状且具有一定的拉丝性,可以均匀分布在注入管2外壁表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外套管4内孔表壁上黏贴设有棉布,所述棉布上浸润或涂布有凡士林,构成所述凡士林润滑层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瓶身1为卡通形状【图中为泰迪熊】。瓶身1为卡通形状的是儿童款,这样是为了让儿童更容易接受使用。本技术中,所述瓶身1材质优选为软塑料【如医用级PP塑料】。由于瓶身1材质改良为软塑料,使得瓶身1更易于塑形,操作轻松节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瓶身1内的液体全部挤入患者体内,避免药物反流浪费。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注入管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管4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注入管2与套在其上的外套管4螺纹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防止外套管4意外脱落,而且旋开外套管4的过程也有助于让润滑层5均匀分布在注入管2外壁表面。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包括瓶身(1)和注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1)与注入管(2)之间设置有弯曲调节管(3),所述弯曲调节管(3)一端与瓶身(1)的颈口一体连接,弯曲调节管(3)另一端与注入管(2)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注入管(2)上套设有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内壁与注入管(2)外壁之间设有润滑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包括瓶身(1)和注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1)与注入管(2)之间设置有弯曲调节管(3),所述弯曲调节管(3)一端与瓶身(1)的颈口一体连接,弯曲调节管(3)另一端与注入管(2)下端一体连接;所述注入管(2)上套设有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内壁与注入管(2)外壁之间设有润滑层(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调节管(3)为波纹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2)为锥形管,注入管(2)的外径从其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所述外套管(4)内孔为锥形孔,外套管(4)内孔的内径从其开口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管(4)内孔的最大内径小于注入管(2)的最大外径但大于注入管(2)的最小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亚芹徐若山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