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胸外科术后康复锻炼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进行胸部探查,食管癌、肺癌、心脏瓣膜置换术等严重疾病时,经常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手术伤口较大,术后患者的行动往往受限,需要卧床休息数周至数月不等,在患者卧床休息的过程中往往会避免四肢活动和翻身,以避免牵扯的手术伤口造成胸痛并且不利于骨质的愈合,长期以往会导致患者四肢,尤其是胸部和肩臂处的肌肉萎缩,不利于术后康复,在开胸手术后病人还要特别注意排痰的问题,咳痰会导致严重的胸痛,甚至会造成伤口撕裂,目前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拍打或机械振动的方式辅助排痰,仍然会造成患者胸部伤口受力产生胸痛,另外在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期间,由于疼痛和虚弱,会很容易出汗,汗液会滋生细菌,并且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洗澡困难,增加了护理难度,在患者无法进行运动时,为了避免肌肉萎缩和促进血液循环,应当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按摩,效率较低,并且费用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支撑台(103),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固定有立柱(101),立柱(10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102),其特征是:底板(1)的前后两侧安装有不少于十个的固定圈(3)和连接筒(4),底板(1)的右端前后对称安装有不少于十个的固定圈(3)和连接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支撑台(103)的左端中部固定有头枕台(104),支撑台(103)上前后对称开设有T形槽(105)。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支撑台(103),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固定有立柱(101),立柱(10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102),其特征是:底板(1)的前后两侧安装有不少于十个的固定圈(3)和连接筒(4),底板(1)的右端前后对称安装有不少于十个的固定圈(3)和连接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支撑台(103)的左端中部固定有头枕台(104),支撑台(103)上前后对称开设有t形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圆弧形的弧形板(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滑轨(201),弧形板(2)的侧面以弧形板(2)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弧形板(2)下方的滑轨(201)滑动连接在t形槽(1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防伤口撕裂的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螺纹孔(20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5),螺纹柱(5)的上端固定有旋钮(501),螺纹柱(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柱(502),转柱(502)的下端固定有吸盘(5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术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