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897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包括底座、电池壳、放置架和卡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底端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端插接有相匹配的电池壳,所述放置架的顶端开设有卡槽,还包括,移动机构,真空封口机构。该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通过顺时针旋转螺杆,带动螺纹筒在螺杆的外壁向下移动,促使连接板向下移动,第一密封圈可卡入卡槽的内腔,使放置孔的内腔密封,通过启动电动气泵,可通过连接管将放置孔内腔的空气抽出,使放置孔的内腔形成负压状态,装置可在安装电池盖时将电池壳内部的空气抽出,避免化成时气体占用正负极片之间的空间,避免电解液缺失,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圆柱形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注液工序后就要对电池进行封口工艺,现在最常见的是机械封口工艺,就是先把电芯装入壳体中,在电池壳体上部进行滚槽工艺,此举是为了按装电池盖帽后通过封口的压力达到电池内部的密封,电池通过注液封口后搁置一段时间就要去化成,就是首次对电池充电。但机械封口的圆柱形锂电池是没办法设计一个注液口的,一般只能采用闭口化成的工艺,因为化成时正负极片之间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该气体会占据正负极的空间,导致电解液缺失,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会占据正负极的空间,导致电解液缺失,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包括底座、电池壳、放置架和卡槽,所述底座的前侧底端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端插接有相匹配的电池壳,且电池壳的底端延伸至放置架的内侧,所述放置架的顶端开设有卡槽,还包括,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腔;真空封口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侧。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槽、螺杆、螺纹筒和滑块,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内腔底端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且螺杆的顶端延伸出底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杆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轴承的外环与底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筒,且螺纹筒的前侧延伸出底座,所述螺纹筒的后侧安装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滑块的后侧内嵌在滑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真空封口装置包括连接板、放置孔、第一密封圈、电池盖、第二密封圈、电动气泵和连接管,所述螺纹筒的前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孔,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前侧安装有与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放置孔的内腔放置有与电池壳相匹配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气泵,所述电动气泵的外壁安装有连接管的一端,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放置孔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电池盖和电池壳位于同一垂直线。优选的,所述电池壳与放置架的连接处和电池盖与放置孔的连接处均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通过顺时针旋转螺杆,带动螺纹筒在螺杆的外壁向下移动,促使连接板向下移动,第一密封圈可卡入卡槽的内腔,使放置孔的内腔密封,通过启动电动气泵,可通过连接管将放置孔内腔的空气抽出,使放置孔的内腔形成负压状态,装置可在安装电池盖时将电池壳内部的空气抽出,避免化成时气体占用正负极片之间的空间,避免电解液缺失,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连接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本技术螺杆俯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池壳,3、放置架,4、卡槽,5、移动机构,51、滑槽,52、螺杆,53、螺纹筒,54、滑块,6、真空封口机构,61、连接板,62、放置孔,63、第一密封圈,64、电池盖,65、第二密封圈,66、电动气泵,67、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包括底座1、电池壳2、放置架3和卡槽4,底座1的前侧底端安装有放置架3,放置架3的顶端插接有相匹配的电池壳2,且电池壳2的底端延伸至放置架3的内侧,放置架3的顶端开设有卡槽4,还包括移动机构5和真空封口机构6,移动机构5安装在底座1的内腔,提高移动机构5可带动电池盖64上下移动,真空封口机构6安装在底座1的前侧,通过真空封口机构6可将电池盖64和电池壳2内腔的空气吸出。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移动机构5包括滑槽51、螺杆52、螺纹筒53和滑块54,底座1的内腔后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51,底座1的内腔底端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52,且螺杆52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轴承的内环与螺杆52的外壁过盈配合,轴承的外环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螺杆52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筒53,且螺纹筒53的前侧延伸出底座1,螺纹筒53可在螺杆52的外壁上下移动,螺纹筒54的后侧安装有与滑槽51相匹配的滑块54,且滑块54的后侧内嵌在滑槽51的内腔,滑块54可在滑槽51的内腔上下往复滑动,同时可防止螺纹筒54跟随螺杆52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真空封口装置6包括连接板61、放置孔62、第一密封圈63、电池盖64、第二密封圈65、电动气泵66和连接管67,螺纹筒53的前侧安装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孔62,连接板61的底端前侧安装有与卡槽4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63,第一密封圈63卡入卡槽4的内腔,可将放置孔62密封,放置孔62的内腔放置有与电池壳2相匹配的电池盖64,电池盖64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65,通过第二密封圈65可防止电池盖64与放置孔62之间留有缝隙,避免气体进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底座1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气泵66,电动气泵66为现有技术,与本装置适配即可,无特殊型号要求,电动气泵66的外壁安装有连接管67的一端,且连接管67的另一端延伸至放置孔62的内腔。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电池盖64和电池壳2位于同一垂直线,保证电池盖64向下移动时可与电池壳2对接安装。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电池壳2与放置架3的连接处和电池盖64与放置孔62的连接处均紧密贴合,避免气体通过缝隙进入放置孔62的内腔。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使用时,连接电动气泵66的外接电源,启动电源,即可开始工作,用手顺时针旋转螺杆52,螺纹筒53可在螺杆52的外壁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61向下移动,促使第一密封圈63卡入卡槽4的内腔,使放置孔62的内腔处于密封状态,同时,启动电动气泵66工作,可将放置孔62内腔的空气吸出,使放置孔62内腔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并用手向下压动电池盖64,可带动电池盖64与电池壳2贴合安装,且安装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方式相同,安装完毕后,关闭电动气泵66,并用手逆时针旋转螺杆52,螺纹筒53可在螺杆52的外壁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61向上移动,促使第一密封圈63与卡槽4的分离,装置可在安装电池壳2和电池盖64时将内部的气体抽出,避免气体占用正负极片之间的空间,且可对不同高度的电池壳2进行安装,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包括底座(1)、电池壳(2)、放置架(3)和卡槽(4),所述底座(1)的前侧底端安装有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的顶端插接有相匹配的电池壳(2),且电池壳(2)的底端延伸至放置架(3)的内侧,所述放置架(3)的顶端开设有卡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移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n真空封口机构(6),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包括底座(1)、电池壳(2)、放置架(3)和卡槽(4),所述底座(1)的前侧底端安装有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的顶端插接有相匹配的电池壳(2),且电池壳(2)的底端延伸至放置架(3)的内侧,所述放置架(3)的顶端开设有卡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
真空封口机构(6),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滑槽(51)、螺杆(52)、螺纹筒(53)和滑块(54),所述底座(1)的内腔后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51),所述底座(1)的内腔底端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52),且螺杆(52)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杆(52)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轴承的外环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螺杆(52)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筒(53),且螺纹筒(53)的前侧延伸出底座(1),所述螺纹筒(53)的后侧安装有与滑槽(51)相匹配的滑块(54),且滑块(54)的后侧内嵌在滑槽(51)的内腔。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飞徐敖奎陈响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宁辉锂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