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58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控制器、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电源模块供电;发光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光纤;接收二极管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接收驱动电路转换为驱动信号再通过接收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上传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对电力通信光缆进行纤芯测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通过接收光纤的光信号并进行检测,实现了电力通信光缆纤芯的自动测序,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靠性高、实用性好且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通信是通过站内的通信传输设备实现的。变电站之间通信传输设备的通信则是以各站点间通信光缆来承载。电力通信光缆内含有若干纤芯,纤芯的有序布放与对接是通信传输设备实现通信功能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变电站通信光缆相关的检修或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识别通信光缆两端纤芯顺序的对应关系而影响工作进度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电力通信光缆分布情况复杂,一个变电站可能需要与其他多个变电站实现通信;第二,电力线路杆塔经常出现迁移情况,随电力线路敷设的电力通信光缆也需随之迁移,此过程中需开断并新加一段光缆,而新加光缆段的两端都需进行光缆熔接,此熔接过程可能导致纤序错乱情况的出现;第三,变电站通信机房光纤配线柜中光纤配线盘的法兰盘连接纤芯与通信光缆纤芯进行熔接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纤序错乱情况的出现。目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采用的是逐一检测的方式:利用光源信号的收发装置在通信光缆的两端站点同时进行光源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但是,该方法需逐一对通信光缆纤芯进行光信号收发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当光缆纤序错乱时将导致检测难度与工作量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实用性好且效率较高的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控制器、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依次串联;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依次串联;电源模块给所述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供电;在发送端,发光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光纤;在接收端,接收二极管接收到光纤中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接收驱动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再通过接收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上传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数组信号,对电力通信光缆进行纤芯测序。发光二极管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串接,具体为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发光放大三极管、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和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发光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串接的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连接发光放大三极管的基级;发光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连接电源信号,发光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的发光控制器为由型号为STC89C52的单片机构成的控制器。接收二极管与接收驱动电路串接,具体为接收驱动电路为接收驱动电阻;接收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信号,接收驱动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接收二极管的阳极,接收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接收二极管的阳极为接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接收AD转换电路为由型号为ADC0832的AD转换芯片构成的电路。所述的接收控制器为由型号为STC89C52的单片机构成的控制器。所述的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还包括接收显示模块;接收显示模块与接收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的工作数据。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通过接收光纤的光信号并进行检测,实现了电力通信光缆纤芯的自动测序,而且本技术的可靠性高、实用性好且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接收控制器和接收显示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功能模块图: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控制器、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依次串联;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依次串联;电源模块给所述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供电;在发送端,发光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光纤;在接收端,接收二极管接收到光纤中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接收驱动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再通过接收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上传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数组信号,对电力通信光缆进行纤芯测序。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其中,发光二极管的标号为D1~D5;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发光放大三极管Q1~Q5、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R6~R10和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R1~R5;发光控制器为由型号为STC89C52的单片机构成的控制器。在具体实施时,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组,且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必须一一对应,一路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对应一路发光二极管;此外,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有若干组,具体组数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发光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LE1~LE5)通过串接的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R6~R10连接发光放大三极管Q1~Q5的基级;发光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R1~R5连接电源信号,发光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以三极管Q1为例:当控制器U1输出LE1信号为低电平时,此时Q1的基级变为低电平,此时Q1导通,电源信号VCC通过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接地,发光二极管D1导通并发光;发光二极管D1发出的光再输入到光纤中。类似的,Q2~Q5的工作过程也相同。控制器U1的复位引脚通过按钮S3连接电源信号,从而进行手动复位;芯片的18脚和19脚连接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1、电容C2和C3);芯片的31脚和40则连接电源信号并取电。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接收控制器和接收显示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接收二极管包括R6~R10;接收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R5;接收AD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1~U3,该芯片均为AD转换芯片,且型号为ADC0832;接收控制器为U4,型号为STC89C52;接收显示模块的型号为LCD12864,标号为U5。在具体实施时,接收二极管和接收驱动电路为一组,且接收二极管和接收驱动电路必须一一对应,一路接收驱动电路对应一路接收二极管;此外,接收二极管和接收驱动电路可以有若干组,具体组数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而AD转换电路的路数可以根据接收二极管的路数确定,一路AD转换电路可以用于两路接收二极管和对应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控制器、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依次串联;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依次串联;电源模块给所述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供电;在发送端,发光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光纤;在接收端,接收二极管接收到光纤中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接收驱动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再通过接收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上传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数组信号,对电力通信光缆进行纤芯测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控制器、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器依次串联;接收二极管、接收驱动电路、接收AD转换电路和接收控制器依次串联;电源模块给所述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供电;在发送端,发光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光纤;在接收端,接收二极管接收到光纤中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接收驱动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再通过接收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上传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数组信号,对电力通信光缆进行纤芯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光缆纤芯测序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串接,具体为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发光放大三极管、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和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发光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串接的发光放大三极管限流电阻连接发光放大三极管的基级;发光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发光放大二极管限流电阻连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斌吴群飞刘向荣谭有明王静清周栅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阳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