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3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修补器本体,修补器本体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U型杆,两根U型杆的两端分置修补器本体内侧和外侧设置,两根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外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修补器本体外周面套接的套环,修补器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U型杆靠近修补器本体连接的弹簧,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内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块,修补器本体设置有与两块凸块套接的抵紧套,抵紧套连接有拉绳,进而实现套环对玻璃纤维布的固定与解绑,减少了因铁丝捆绑过紧而导致修补器本体上的气囊难以将涂满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撑开的情况,通过此方式有利于玻璃纤维布的撑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敷设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植被,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管道的非开挖局部修复常采用树脂内衬法。该修复方式是通过刮刀将按比例配制并搅拌完成的树脂均匀刮抹在玻璃纤维布上,并将抹满树脂的玻璃纤维布缠绕在修补器上,而后将修补器拖拉至管道内需要修复的区域,通过往修补器外周面的气囊充气,使抹满树脂的玻璃纤维布粘附在管道破裂渗漏的部位,待树脂固化后形成坚固光滑的新管,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然而,在拖拉修补器时玻璃纤维布容易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从而使得玻璃纤维布容易与修补器脱离,因而管道修复人员常用细铁丝固定玻璃纤维布的两头,铁丝的固定以玻璃纤维布不散开为度,但难以把握铁丝的松紧程度,存在铁丝缠绑过紧的情况,不利于玻璃纤维布的撑开,从而影响管道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具有便于玻璃纤维布撑开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包括修补器本体,所述修补器本体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U型杆,两根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置修补器本体内侧和外侧设置,两根所述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外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修补器本体外周面套接的套环,所述修补器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U型杆靠近修补器本体的一侧连接的弹簧,所述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内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修补器本体设置有与两块所述凸块套接的抵紧套,所述抵紧套连接有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型杆与修补器本体滑动连接,使得套环可沿修补器本体长度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弹簧与抵紧套的设置,进而实现套环位置的固定,同时通过抵紧套与拉绳连接,进而可通过拉动拉绳驱使抵紧套与凸块脱离而解除套环的固定状态,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驱使套环往修补器本体两端移动,进而解除套环对玻璃纤维布的抵紧状态,通过拉绳的设置使得管道修复人员可从管道外解除套环对玻璃纤维布的抵紧状态。该方式取代了管道修复人员用细铁丝固定玻璃纤维布两头的固定方式,减少了因铁丝捆绑过紧而导致修补器本体上的气囊难以将涂满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撑开的情况,通过此方式有利于玻璃纤维布的撑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杆包括与所述修补器本体一端滑动连接且位于修补器本体外侧的一端中空设置的主杆、收纳在所述主杆空腔内的副杆、若干块固定在主杆一端的弹性瓣以及与主杆设置在修补器本体外侧一端外周面螺纹连接的锁紧套,所述弹性瓣环绕所述副杆且与副杆外周面抵接设置,弹性瓣背离副杆外周面的一侧朝副杆倾斜设置,所述锁紧套内侧与副杆外周面以及弹性瓣背离副杆的一侧抵接,所述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U型杆具备可伸缩的功能,由于管道修复部位长度不定,所以玻璃纤维布的宽度不定,进而通过调节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外侧一端的长度来实现对不同宽度的玻璃纤维布的抵紧,从而有利于该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对有不同长度的修复需求的管道进行修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套靠近修补器本体一端设置,远离所述抵紧套的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内侧的部位的长度大于靠近抵接套的U型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内侧的部位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管道修复人员对套环位置进行固定时,可将手伸入修补器本体内侧将抵紧套套接在两块凸块上,进而便于管道修复人员实现套环的锁紧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包括与所述副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半圆弧环以及与所述第一半圆弧环一端铰接的第二半圆弧环,所述第一半圆弧环与所述第二半圆弧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环具备可拆卸的功能,便于管道修复人员将套环套在玻璃纤维布的两端,有利于套环对玻璃纤维布的抵紧;同时可调节螺栓与螺母的松紧程度,有利于套环与玻璃纤维布后续的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修补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抵紧套内侧的竖杆,所述竖杆沿修补器本体长度方向贯穿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两个相对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拉绳与所述滑轮外周面抵接且伸出修补器本体外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轮设置在容纳口内,并将拉绳与滑轮外周面抵接,进而改变拉伸力方向的改变,使得拉绳竖直向下拉动抵紧套,将拉绳拉力方向与抵紧套移动方向保持一致,进而便于抵紧套的拉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套内侧设置有两块位于同一高度且正对设置的限位板,所述竖杆与两块所述限位板正对的两侧抵接,所述竖杆外周面设置有位于抵紧套与滑轮之间环形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以及环形凸条的设置,进而分别实现对抵紧套周向的限位以及上下移动距离的限制,有利于抵紧套抵紧功能的实现,并减少与抵紧套与滑轮的碰撞,有利于延长滑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与抵紧套抵接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块,所述抵紧套位于U型杆与弹性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弹性块为抵紧套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减少了因抵紧套自身重力大于抵紧套与凸块表面的滑动摩擦力而使抵紧套与凸块脱离的情况,有利于抵紧套对凸块的进行正常抵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块背离凸块的一侧呈半圆球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抵紧套与凸块脱离过程中,弹性块受抵紧套下移方向的力,通过将弹性块设置成半圆球状,使得弹性块朝球心方向收缩,进而减少弹性块脱离凸块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修补器本体两端的外侧固定有两组分别与两根所述主杆位于修补器本体外侧的部分套接的圆环支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圆环支撑件对U型杆进行支撑的同时,并实现U型杆沿修补器本体长度方向的滑动,有利于套环与玻璃纤维布的正常抵紧以及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U型杆与修补器本体滑动连接以及弹簧的设置,进而实现套环对玻璃纤维布的固定与解绑,该方式取代了管道修复人员用细铁丝固定玻璃纤维布两头的固定方式,减少了因铁丝捆绑过紧而导致修补器本体上的气囊难以将涂满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撑开的情况,通过此方式有利于玻璃纤维布的撑开;2.通过主杆与副杆的可伸缩设置,同时通过锁紧套与弹性瓣的对副杆的弹性挤压,实现了副杆与主杆之间的锁紧与伸缩,进而实现对不同宽度的玻璃纤维布的抵紧,有利于该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对有不同长度的修复需求的管道进行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用于体现竖杆与抵紧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U型杆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修补器本体;11、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包括修补器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修补器本体(1)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U型杆(2),两根所述U型杆(2)的两端分置修补器本体(1)内侧和外侧设置,两根所述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外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修补器本体(1)外周面套接的套环(4),所述修补器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U型杆(2)靠近修补器本体(1)连接的弹簧(13),所述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块(8),所述修补器本体(1)设置有与两块所述凸块(8)套接的抵紧套(7),所述抵紧套(7)连接有拉绳(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包括修补器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修补器本体(1)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U型杆(2),两根所述U型杆(2)的两端分置修补器本体(1)内侧和外侧设置,两根所述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外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修补器本体(1)外周面套接的套环(4),所述修补器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U型杆(2)靠近修补器本体(1)连接的弹簧(13),所述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块(8),所述修补器本体(1)设置有与两块所述凸块(8)套接的抵紧套(7),所述抵紧套(7)连接有拉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型杆(2)包括与所述修补器本体(1)一端滑动连接且位于修补器本体(1)外侧的一端中空设置的主杆(21)、收纳在所述主杆(21)空腔内的副杆(24)、若干块固定在主杆(21)一端的弹性瓣(22)以及与主杆(21)设置在修补器本体(1)外侧一端外周面螺纹连接的锁紧套(23),所述弹性瓣(22)环绕所述副杆(24)且与副杆(24)外周面抵接设置,弹性瓣(22)背离副杆(24)外周面的一侧朝副杆(24)倾斜设置,所述锁紧套(23)内侧与副杆(24)外周面以及弹性瓣(22)背离副杆(24)的一侧抵接,所述副杆(24)远离主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套(7)靠近修补器本体(1)一端设置,远离所述抵紧套(7)的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内侧的部位的长度大于靠近抵接套的U型杆(2)位于修补器本体(1)内侧的部位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阳刘建冯仁俊肖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畅通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