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23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该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且缩回平稳的多级举升式油缸;包括:缸筒、一级缸筒、二级缸筒;所述缸筒内套设有一级缸筒,且一级缸筒内套设有二级缸筒;所述二级缸筒内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通过螺纹与三级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缸筒、一级缸筒及二级缸筒的一端设置有均设置有压盖,且压盖螺纹与缸筒、一级缸筒及二级缸筒相连接;所述二级缸筒的一端设置有缸盖,且缸盖通过压盖与二级缸筒相连接;通过对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缩回平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
本技术涉及多级油缸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
技术介绍
多级举升油缸是指可以得到较长工作行程的具有多级缸筒的液压缸,其中这类油缸主要分为单作用油缸及双作用油缸,单作用油缸只能依靠活塞自重或负载外力进行复位。在使用现有的单作用多级举升油缸时,油缸缩回复位的速度较快,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缸体部件的损伤,此外现有的这类油缸推出速度较慢,不易装配使用,使用可靠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油缸缩回复位的速度较快,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缸体部件的损伤,油缸推出速度较慢,不易装配使用,使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该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且缩回平稳的多级举升式油缸;包括:缸筒、一级缸筒、二级缸筒、活塞、三级活塞杆、压盖、缸盖、密封部件、压圈、油嘴、球头阀杆、第一油口、第二油口;所述缸筒内套设有一级缸筒,且一级缸筒内套设有二级缸筒;所述二级缸筒内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通过螺纹与三级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缸筒、一级缸筒及二级缸筒的一端设置有均设置有压盖,且压盖螺纹与缸筒、一级缸筒及二级缸筒相连接;所述二级缸筒的一端设置有缸盖,且缸盖通过压盖与二级缸筒相连接;所述缸盖的一侧设置有压圈,且压圈通过螺栓与缸盖相连接;所述缸筒、一级缸筒及缸盖端部的内侧均设置密封部件;所述缸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油嘴及球头阀杆的槽孔,且油嘴通过螺纹与缸筒相连接;所述球头阀杆设置在油嘴的下端,且球头阀杆通过弹簧与缸筒相连接;所述缸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油口及第二油口,且第一油口及第二油口均与槽孔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所述缸筒、一级缸筒及缸盖端部的内侧均开设有阶梯槽孔,且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阶梯槽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所述密封部件由压环、铜环、夹设在压环与铜环之间的若干密封圈构成,且所述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所述球头阀杆的杆端通过滑动方式与缸筒相连接,且球头阀杆的球头端与油嘴的下端相抵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所述第一油口的尺寸大于第二油口的尺寸。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所述油嘴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油口相配合的通孔,且第二油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油嘴的内侧相连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缸筒、一级缸筒及缸盖端部的内侧均开设有阶梯槽孔,且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阶梯槽孔内的设置,可将密封部件安装在阶梯槽孔,方便油缸的装配。2、本技术通过球头阀杆的杆端通过滑动方式与缸筒相连接,且球头阀杆的球头端与油嘴的下端相抵接的设置,高压油从油嘴进入后,油压大于弹簧的弹力,使球头阀杆向下滑动并打开第一油口,高压油通过第一油口及第二油口同时进入缸内,实现活塞杆及缸筒的快速伸出。3、本技术第一油口的尺寸大于第二油口的尺寸的设置,在油缸缩回时,缸内的液压油只能通过小尺寸的第二油口回油,在负载的自重作用下,使活塞杆及缸筒慢慢缩回,避免因缩回过快而对缸体造成损伤。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缩回平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缸筒1、一级缸筒2、二级缸筒3、活塞4、三级活塞杆5、压盖6、缸盖7、密封部件8、压圈9、油嘴10、球头阀杆11、第一油口12、第二油口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该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且缩回平稳的多级举升式油缸;包括:缸筒1、一级缸筒2、二级缸筒3、活塞4、三级活塞杆5、压盖6、缸盖7、密封部件8、压圈9、油嘴10、球头阀杆11、第一油口12、第二油口13;缸筒1内套设有一级缸筒2,且一级缸筒2内套设有二级缸筒3;二级缸筒3内设置有活塞4,且活塞4的一侧通过螺纹与三级活塞杆5相连接;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均设置有压盖6,且压盖6螺纹与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相连接;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缸盖7,且缸盖7通过压盖6与二级缸筒3相连接;缸盖7的一侧设置有压圈9,且压圈9通过螺栓与缸盖7相连接;缸筒1、一级缸筒2及缸盖7端部的内侧均设置密封部件8;缸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油嘴10及球头阀杆11的槽孔,且油嘴10通过螺纹与缸筒1相连接;球头阀杆11设置在油嘴10的下端,且球头阀杆11通过弹簧与缸筒1相连接;缸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油口12及第二油口13,且第一油口12及第二油口13均与槽孔相连通。具体的,缸筒1、一级缸筒2及缸盖7端部的内侧均开设有阶梯槽孔,且密封部件8安装在阶梯槽孔内,可将密封部件8安装在阶梯槽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且缩回平稳的多级举升式油缸;包括:缸筒(1)、一级缸筒(2)、二级缸筒(3)、活塞(4)、三级活塞杆(5)、压盖(6)、缸盖(7)、密封部件(8)、压圈(9)、油嘴(10)、球头阀杆(11)、第一油口(12)、第二油口(13);所述缸筒(1)内套设有一级缸筒(2),且一级缸筒(2)内套设有二级缸筒(3);所述二级缸筒(3)内设置有活塞(4),且活塞(4)的一侧通过螺纹与三级活塞杆(5)相连接;所述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均设置有压盖(6),且压盖(6)螺纹与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相连接;所述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缸盖(7),且缸盖(7)通过压盖(6)与二级缸筒(3)相连接;所述缸盖(7)的一侧设置有压圈(9),且压圈(9)通过螺栓与缸盖(7)相连接;所述缸筒(1)、一级缸筒(2)及缸盖(7)端部的内侧均设置密封部件(8);所述缸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油嘴(10)及球头阀杆(11)的槽孔,且油嘴(10)通过螺纹与缸筒(1)相连接;所述球头阀杆(11)设置在油嘴(10)的下端,且球头阀杆(11)通过弹簧与缸筒(1)相连接;所述缸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油口(12)及第二油口(13),且第一油口(12)及第二油口(13)均与槽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易于装配,举升速度快且缩回平稳的多级举升式油缸;包括:缸筒(1)、一级缸筒(2)、二级缸筒(3)、活塞(4)、三级活塞杆(5)、压盖(6)、缸盖(7)、密封部件(8)、压圈(9)、油嘴(10)、球头阀杆(11)、第一油口(12)、第二油口(13);所述缸筒(1)内套设有一级缸筒(2),且一级缸筒(2)内套设有二级缸筒(3);所述二级缸筒(3)内设置有活塞(4),且活塞(4)的一侧通过螺纹与三级活塞杆(5)相连接;所述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均设置有压盖(6),且压盖(6)螺纹与缸筒(1)、一级缸筒(2)及二级缸筒(3)相连接;所述二级缸筒(3)的一端设置有缸盖(7),且缸盖(7)通过压盖(6)与二级缸筒(3)相连接;所述缸盖(7)的一侧设置有压圈(9),且压圈(9)通过螺栓与缸盖(7)相连接;所述缸筒(1)、一级缸筒(2)及缸盖(7)端部的内侧均设置密封部件(8);所述缸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油嘴(10)及球头阀杆(11)的槽孔,且油嘴(10)通过螺纹与缸筒(1)相连接;所述球头阀杆(11)设置在油嘴(10)的下端,且球头阀杆(11)通过弹簧与缸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盛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