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5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一种新型地砖,它包括地砖本体和填充块,所述的地砖本体为双层式结构,地砖本体上层为正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为长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大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小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上层相互对接拼合后,填充块填充于地砖本体下层所成的缺口槽内。地砖本体的下层相互交错插接,并通过突起和凹槽进行插接限位固定,地砖下层形成的缺口槽内通过填充块进行填充。整体结构紧凑,各砖本体之间相互支撑承担,不易出现塌陷的问题,填充块的设置对相邻的四块转的对接处也起到了一定的封堵效果,在遇到底部有积水时,即使出现松动被踩踏,也不会溅出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砖
本技术涉及到地砖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地砖。
技术介绍
现在的道路地砖铺设的时候铺设的并不紧实,地砖容易松动,在下雨或者道路积水的时候,行人踩上去,积水就会喷洒到衣服上,影响衣服的整洁,很多人因此很是苦恼,所以寻找一种能够克服以上问题的地砖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铺设简单,拼接牢靠、紧凑的地砖,通过本技术的地砖铺设可以起到防止地砖塌陷松动的问题,以及在地砖底部有积水时不会出现溅出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地砖,它包括地砖本体和填充块,所述的地砖本体为双层式结构,地砖本体上层为正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为长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大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小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上层相互对接拼合后,填充块填充于地砖本体下层所成的缺口槽内。所述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地砖本体上层的正方形的边长相同。所述的填充块为正方形,填充块的边长为地砖本体下层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差的一半。所述的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的四周分别设有相应的突起和凹槽,地砖本体相互拼接时,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四周的突起和凹槽相互对应插接。地砖本体上层的四条边上的突起和凹槽交错设置;地砖本体下层的四条边上的突起和凹槽交错设置;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同侧的边上分别设有突起和凹槽。所述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上设有凹槽,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的边上设有突起;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上设有突起,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的边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填充块的顶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柱状突起;相对应的地砖本体上层的底部设有柱状凹槽;每个填充块对应到四个地砖本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地砖的地砖本体设为两层结构,上层为正方形结构,拼接之后形成完整的表面;地砖本体的下层相互交错插接,并通过突起和凹槽进行插接限位固定,地砖下层形成的缺口槽内通过填充块进行填充。整体结构紧凑,各砖本体之间相互支撑承担,不易出现塌陷的问题,地砖铺装在支撑层的上部,即使支撑层出现凹陷的现象,表层的地砖也不会向下塌陷和松动,固定效果良好。填充块的设置对相邻的四块转的对接处也起到了一定的封堵效果,在遇到底部有积水时,即使出现松动被踩踏,也不会溅出积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地砖2、第二地砖3、长方形突起4、长方形凹槽5、固定块6、突起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地砖,它包括地砖本体和填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为双层式结构,地砖本体上层为正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为长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大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小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上层相互对接拼合后,填充块填充于地砖本体下层所成的缺口槽内。所述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地砖本体上层的正方形的边长相同。所述的填充块为正方形,填充块的边长为地砖本体下层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差的一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的四周分别设有相应的突起和凹槽,地砖本体相互拼接时,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四周的突起和凹槽相互对应插接。地砖本体上层的四条边上的突起和凹槽交错设置;地砖本体下层的四条边上的突起和凹槽交错设置;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同侧的边上分别设有突起和凹槽。所述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上设有凹槽,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的边上设有突起;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上设有突起,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的边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填充块的顶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柱状突起;相对应的地砖本体上层的底部设有柱状凹槽;每个填充块对应到四个地砖本体。实施例一种新型地砖,地砖本体上层101为正方形,边长为200mm,地砖本体下层102为长方形,地砖本体下层102的长方形的长为260mm,宽为140mm,相对应的填充块2为正方形,填充块2的边长为60mm。地砖本体下层102的长边上设有凹槽301,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101的边上设有突起302;地砖本体下层102的短边上设有突起302,同侧的地砖本体上层101的边上设有凹槽301。填充块2的顶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柱状突起201;相对应的地砖本体上层101的底部设有柱状凹槽202;每个填充块2对应到四个地砖本体。如图1和图2所示,地砖本体上层101相互拼接在一起,突起302对应到另一砖的凹槽301,凹槽301对应到另一砖的突起302;此时,相邻的地砖本体下层102呈垂直对接的形式,且地砖本体下层102之间形成正方形的空隙,填充块2即填充入该空隙内,在地砖本体上层101的底部四角设置柱状凹槽,填充块2的顶部设置与之对应的柱状突起201,则拼接之后一个填充块2可对应到相邻的四块砖的四角,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填充块的设置对相邻的四块转的对接处也起到了一定的封堵效果,在遇到底部有积水时,即使出现松动被踩踏,也不会溅出积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砖,它包括地砖本体和填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为双层式结构,地砖本体上层为正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为长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大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小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上层相互对接拼合后,填充块填充于地砖本体下层所成的缺口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砖,它包括地砖本体和填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为双层式结构,地砖本体上层为正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为长方形结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边大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下层的短边小于地砖本体上层的边长;地砖本体上层相互对接拼合后,填充块填充于地砖本体下层所成的缺口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下层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地砖本体上层的正方形的边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块为正方形,填充块的边长为地砖本体下层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差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砖本体上层和地砖本体下层的四周分别设有相应的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黎刘军刘厚宇黎瑜婷董彤高慧侠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