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7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包括支撑环和呈弧形的限位条,支撑环与限位条平行设置,限位条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销轴、吊耳和拉杆,销轴水平固定在限位条上,吊耳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拉杆一端固定在吊耳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环上,限位条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可拆分的连接件,所述限位条与连接件形成环状。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现了罐体的快速翻转,便于工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特别涉及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白酒生产厂家大多采用陶罐对酒进行储放;陶罐,即采用陶土,通过选土、造型、上釉和烧结工艺制作而成,其中烧结通常是采用一个大型的烧结炉批量对陶罐进行烧结,为了保证陶罐内外能够充分的烧结,因此陶罐放置在烧结炉中时,通常是开口朝下并逐层堆叠,这就需要将陶罐运送至烧结炉上方后,操作人员对陶罐进行翻转,基于此我司设计了一种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工人操作的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包括支撑环和呈弧形的限位条,支撑环与限位条平行设置,限位条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销轴、吊耳和拉杆,销轴水平固定在限位条上,吊耳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拉杆一端固定在吊耳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环上,限位条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可拆分的连接件,所述限位条与连接件形成环状。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在对罐体进行吊装时,通过电动葫芦使吊装机构呈悬挂状态,将吊装机构移动至罐体上方,此时罐体的开口是朝上的,驱动电动葫芦使吊装机构向下移动,使罐体进入限位条内,当限位条移动至罐体的最大直径下方一点时,吊装机构停止移动,使得限位条与连接件紧扣在罐体上,后电动葫芦将罐体提升至悬挂状态,并运送至烧结炉处;工人只需推动罐体的底部,使得罐体相对于吊耳翻转,罐体的开口翻转至朝下,并放进烧结炉内后,使电动葫芦将吊装机构提升出烧结炉即可。进一步,所述支撑环内固定有十字架,十字架的中部固定有吊环。有益效果:十字架能够加强支撑环的连接稳定性,而吊环则方便电动葫芦上吊钩的装入。进一步,所述限位条由多块具有形变能力的金属板捆绑而成。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限位条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罐体。进一步,所述限位条的外部还包裹有柔性带。有益效果:柔性带的设置可以防止限位条划伤罐体的外壁。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固定在限位条的两端,第一连接条的自由端固定有锁舌,第二连接条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锁舌配合的锁扣。有益效果:通过锁舌与锁扣的连接实现了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的可拆分连接,从而更好的装卸罐体。进一步,所述拉杆与支撑环之间固定有加强杆。有益效果:加强杆的设置能够提高罐体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单根拉杆上设有两根加强杆,且两根加强杆相对于拉杆对称设置。有益效果:对称设置的加强杆能进一步提高罐体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支撑环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柱和L形条,所述连接柱水平固定在支撑环上,L形条转动连接在连接柱上。有益效果:在吊装罐体前,将L形条转动至支撑环上方,在悬吊起罐体后,将L形条转动至罐体下,使L形条的水平段抵紧在罐体底部,这样能够防止罐体运送过程中产生摆动。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支撑环对称设置。有益效果: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结构能够对罐体起到更为稳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所述L形条上包裹有柔性带。有益效果:柔性带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划伤罐体的外壁。附图说明图1为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支撑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限位条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支撑环10、十字架11、吊环12、限位条13、金属板14、第一连接条15、锁扣16、第二连接条17、锁舌18、销轴19、吊耳20、拉杆21、加强杆22、连接柱23、L形条24。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2所示: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包括支撑环10和呈弧形的限位条13,结合图3所示,支撑环10内固定有十字架11,在十字架11的中部固定有吊环12,支撑环10与限位条13平行设置,其中限位条13由多块具有形变能力的金属板14捆绑而成,例如:厚度在1cm左右的薄钢板,结合图4所示,在限位条13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条15和第二连接条17,其中第一连接条15一端固定在限位条13的左端,另一端固定有锁扣16,第二连接条17一端固定在限位条13的右端,另一端固定有锁舌18,将锁舌18与锁扣16连接后,连接件与限位条13形成一个与支撑环10同轴的环状;本实施中第一连接条15与第二连接条17均采用的帆布条,而在限位条13的外部包裹有柔性带。在限位条13的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结构,其中连接结构包括销轴19、吊耳20和拉杆21,其中销轴19水平固定在限位条13上,吊耳20则转动连接在销轴19上,拉杆21一端固定在吊耳20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环10上,结合图5所示,在拉杆21与支撑环10之间固定有加强杆22,且单根拉杆21上设有两根加强杆22,且两根加强杆22相对于拉杆21对称设置。在对罐体1进行吊装时,将电动葫芦上的吊钩穿过吊环12,使吊装机构呈悬挂状态,将吊装机构移动至罐体1上方,此时罐体1的开口是朝上的,驱动电动葫芦使吊装机构向下移动,使罐体1进入限位条13内,结合图2所示,当限位条13移动至罐体1的最大直径下方一点时,吊装机构停止移动,操作人员将锁舌18与锁扣16连接上,使得限位条13与连接件紧扣在罐体1上,后电动葫芦将罐体1提升至悬挂状态,并运送至烧结炉处。操作人员推动罐体1的底部,使得罐体1相对于吊耳20翻转,罐体1的开口翻转至朝下,并放进烧结炉内后,松开锁舌18与锁扣16,电动葫芦将吊装机构提升出烧结炉即可。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支撑环10上设有两个限位结构,两个限位结构相对于支撑环10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中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柱23和L形条24,连接柱23水平固定在支撑环10上,L形条24上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柱23与连接孔转动连接。在吊装罐体1前,将L形条24转动至支撑环10上方,在悬吊起罐体1后,将L形条24转动至罐体1下,使L形条24的水平段抵紧在罐体1底部,这样能够防止罐体1运送过程中产生摆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和呈弧形的限位条,支撑环与限位条平行设置,限位条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销轴、吊耳和拉杆,销轴水平固定在限位条上,吊耳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拉杆一端固定在吊耳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环上,限位条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可拆分的连接件,所述限位条与连接件形成环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和呈弧形的限位条,支撑环与限位条平行设置,限位条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销轴、吊耳和拉杆,销轴水平固定在限位条上,吊耳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拉杆一端固定在吊耳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环上,限位条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可拆分的连接件,所述限位条与连接件形成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内固定有十字架,十字架的中部固定有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由多块具有形变能力的金属板捆绑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的外部还包裹有柔性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罐体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宗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都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