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73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设置双面密封的场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路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部位的表面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容是围绕有效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结构展开的,旨在帮助改善和提高油封件的检测方法和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设 置双面密封的场合。技术背景在机械部件的结构设计中,经常采用油封这样的密封件来实现其 特定的密封功能。而通常,我们在结构设计中会遇到在部件内部需采 用双面油封来防止油封两侧不同的油液混合的情况。同时,因双面油 封的位置是在部件的内部,因此如果油封失效,那么如果没有检测油 封是否失效的结构,我们就无法知道位于油封两侧的油液是否已经发 生了混合,并且不得不面对由其失效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没有检 测油封是否失效的结构,以致无法采用积极措施来解决油封失效的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及时发现 泻漏部位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检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油封是否 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路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端面之间的间隔 处连通,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部位的表面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围绕有效检测油封是否失 效的结构展开的,旨在帮助改善和提高油封件的检测方法和水平。通路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如果有漏油现 象发生,则油液将会流至通路内,同时由于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 部位的表面处,这样因密封圈损坏出现的漏油将沿着通路流至显露部 位的表面处,这时可以方便地直接通过观察发现漏油油液,这样就提 醒设备维修人员及时维修。本专利技术通常应用于具有一定壁厚并与机械部件的内部和具有人机 界面的外部连接的组件,机械部件的内部具有型腔和双面油封等结构。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汽车取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通路21的一端与两个密 封圈30a、 30b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部位 的表面处。该结构能够将密封圈30a、 30b的漏油的油液引导到便于观 察的部位的表面处。结合图1可见,支撑部件20上设有通路21,通路21的一端与两 个密封圈30a、 30b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21的另一端延伸到 支撑部件20的显露部位的表面处。具体来讲,运动部件10的一端由支撑部件20支撑且两者位于壳 体40内的部位与壳体40内腔围成的区域构成空腔A,支撑部件20的 内腔构成空腔B,运动部件10与支撑部件20的结合部位设置两个密 封圈30a、 30b构成双面密封结构将空腔A和空腔B隔离密封开。在具 体工作过程中,由于润滑和冷却的需要,空腔A和空腔B内各自有不 同规格的油品,由于不同规格的油品的成分和作用各异,正常工作状 态下,应当避免出现油品混杂的现象, 一旦出现两个密封圈30a、 30b 同时损坏的现象,油品混杂的结果往往难以避免;再者,即使两个密 封圈30a、 30b只有一个损坏,也将出现漏油现象,这同样是设备正常 工作所应当避免的,此时应当及时进行维修。以下结合图l、 2具体说明通路21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撑部件20上的通路21设置在两个密封圈30a、30b之间 间隔处的底部,这样布置的优点在于只要有漏油现象发生,油液便会 迅速地汇集到两个密封圈30a、 30b之间间隔处的最低部位置处,油液 自然地进入布置在其底部的通路21内,即使漏油量很少,也会在显露 部位的表面处被及时观察到。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通路21可以采取金加工和铸造的工 艺成形。如图l、 2所示,包括里段21a和外段21b,外段21b沿平行于支 撑部件20的轴长方向设置且延伸到支撑部件20表面上,外段21b的 里端与里段21a的一端连通,里段21a的另一端与两个密封圈30a、 30b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所述的通路21的里段21a为直孔,其长度方向与支撑部件20的 轴长方向有夹角a, 0<a《90° ,如图l、 2所示,这种结构形式可 以采用金加工手段实现,所述的夹角a的优选范围是3(X(K60。, 加工时可以先用夹具将支撑部件20定位,用钻头钻出里段21a并与外 段21b的里端连通;也可以用钻头以与支撑部件20外表面的垂直的方 式即夹角a二90。的位置关系开孔形成里段21a,并使里段21a与外 段21b的里端连通,再将支撑部件20表面上的孔口用堵塞封死即可。所述的通路21的里段21a为弧形孔,这种弧形孔结构可以在提供 支撑部件20的坯料时铸造成形。所述的通路21的里段21a的孔径小于外段21b的孔径,采用这种 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里段21a的设置对支撑部件20安装轴承部 位的强度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外段21b采用少大一些的孔径可以方便 观察是否有渗漏油液出现。图2给出的汽车取力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支撑部件20为管或环状或桶状部件,位于壳体40内的一 端与运动部件IO相连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50,因此,支撑部件20可 以看作运动部件10的轴衬座,在图2中,支撑部件20由其右端设置 的连接发兰通过螺栓与壳体40相连,壳体40为取力器壳体,轴承50 旁侧设置两个密封圈30a、 30b构成双面密封,贯通运动部件10内部 的腔体C与支撑部件20的内部的空腔B连通,运动部件10的位于取 力器的壳体40的外端部与变速箱相连,该端部位处的壳体40上设置 有轴承60和密封圈70,相互连通的空腔B和腔体C内部有润滑油给 轴承部件提供冷却和润滑,而运动部件10上设置有齿轮11传动部件,因此空腔A内有齿轮油提供润滑和冷却。在机械部件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由密封圈30a、 30b构成的双 面油封发生失效,那么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结构中就会出现油液,并 且此处的泄漏油液将会从此设计结构的右端溢出口即通路21溢出,那 么,我们就可以从机械部件即支撑部件20的右侧表面上的右端溢出口 处是否有液迹来判断双面油封是否发生失效。同时,也可以通过液迹 的多少来判断油封发生失效的程度。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路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部位的表面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20)上设有通路(21),通路(21)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30a)、 (30b)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21)的另一端延伸到支撑部件 (20)的显露部位的表面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运动部件(10)的一端由支撑部件(20)支撑且两者位于壳体(40) 内的部位与壳体(40)内腔围成的区域构成空腔A,支撑部件(20) 的内腔构成空腔B,运动部件(10)与支撑部件(20)的结合部位设 置两个密封圈(30a)、 (30b)构成双面密封结构将空腔A和空腔B隔 离密封开。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件(20)上的通路(21)设置在两个密封圈(30a)、 (30b) 之间间隔处的底部。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件(20)为管或环状或桶状部件,位于壳体(40) 内的一端与运动部件(10)相连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50),轴承(50) 旁侧设置两个密封圈(30a)、 (30b)构成双面密封,贯通运动部件(IO) 内部的腔体C与支撑部件(20)的内部的空腔B连通。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油封是否失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路的一端与两个密封圈端面之间的间隔处连通,通路的另一端延伸到显露部位的表面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