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70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过渡平台。第二输送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底部,两组输送组件竖向布置,在横向上占地空间小、结构紧凑;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后方设有一个过渡平台,交替送料装置工作时在两个输送通道上分别放置物料,在初始状态,比如,第二输送通道与过渡平台平齐,第二输送平台上的物料先经第二送料机构输送至过渡平台;然后外力驱动第一输送组件下降使第一输送通道与过渡平台平齐以将物料输送至过渡平台;物料再经过渡平台输送至后续工序。一个过渡平台可以承接两个输送通道上的物料,节约空间和成本。两个输送通道可以交替不间断地输送物料,节约上料换料时间,提高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交替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送料方式是采用气缸拨料或者单流道单棘轮送料。其中,采用气缸送料具有动作繁杂和生产加工速度慢的缺点。并且,采用气缸拨料和单流道单棘轮进行送料均存在如需换料则必须要停机更换的问题,从而导致需要更换料时生产效率较低。公开号为CN20927549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棘轮送料装置,其包括安装座、双层流道和两组伺服送料机构,双层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双层流道安装在安装座上,两组伺服送料机构分别固连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上,两组伺服送料机构在横向上错开设置,第一流道倾斜叠加在第二流道上方。但是,采用上述申请中的结构导致送料装置在横向上占地面积大,结构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棘轮送料装置占地面积大、结构不紧凑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通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上的第一送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通道(b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b11)上的第一送料机构(b12);/n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底部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通道(b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b21)上的第二送料机构(b22);以及/n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b11)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b21)输送物料的过渡平台(b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通道(b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b11)上的第一送料机构(b12);
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底部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通道(b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b21)上的第二送料机构(b22);以及
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b11)或所述第二输送通道(b21)输送物料的过渡平台(b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固定板(b4)以及带动所述固定板(b4)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b51)和第一滑块(b52),所述第一滑块(b52)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b51)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一滑块(b52)与所述固定板(b4)相连接并带动所述固定板(b4)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b52)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固定板(b4)的一侧凸设有插入至所述条形通孔内的第一连接柱,且所述条形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b51)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条形通孔远离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b51)的一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替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在靠近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b51)的一端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b51)的一端均具有一过渡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兴汽车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