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餐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69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食品配餐输送带,包括U型板,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U型板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传动辊,传动辊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销和转轴,转销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贯穿U型板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转轴与U型板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多个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链轮,且多个链轮之间共同套接有匹配的链条,U型板的顶端沿边上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靠近顶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油箱,润滑油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与链条相对应的导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食品配餐输送带具备自润滑功能,而且方便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配餐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
,尤其涉及食品配餐输送带。
技术介绍
食品配餐输送带通过链条带动多个连接有链轮的传动辊同步转动,从而方便对食品配餐进行稳定输送。为了保证食品配餐输送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对链条进行润滑,但是,现有技术中,食品配餐输送带并不具备自润滑功能,而且链条上的润滑油滴落在地面上,不仅污染地面,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配餐输送带上的链条不具备自润滑功能,以及链条上滴落的润滑油不能集中回收的问题,而提出的食品配餐输送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食品配餐输送带,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U型板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销和转轴,所述转销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U型板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转轴与U型板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链轮,且多个链轮之间共同套接有匹配的链条,所述U型板的顶端沿边上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靠近顶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油箱,所述润滑油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与链条相对应的导油管,且导油管内安装有控油机构,所述导油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滴油头,且滴油头位于链条上方设置,所述U型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链条相适应的集油槽,且集油槽位于链条下方设置,所述集油槽靠近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收集筒,且收集筒与支架相铰接,所述收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内固定安装有滤网,且收集筒上安装有与滤网相对应的清理机构,所述收集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且排油管上安装有排油阀;所述控油机构包括开设在导油管内壁上的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堵塞,所述环形堵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润滑油箱的顶部并向上延伸,且拉杆与润滑油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上固定套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上表面与润滑油箱内部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套设在拉杆上设置。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收集筒内的刷板,所述刷板远离软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滤网相抵触的刷毛,所述刷板远离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收集筒的端部,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收集筒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筒的端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优选的,所述润滑油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补油管,且补油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匹配的密封盖。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刷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食品配餐输送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食品配餐输送带,通过设置传动辊、转轴、链轮、链条、润滑油箱、导油管、控油机构、滴油头、集油槽、驱动电机、软管、收集筒、滤网和排油管,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转轴上的链轮配合链条从而带动多个传动辊同步转动,方便对食品配餐进行输送,控油机构方便根据需要打开导油管,使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经由导油管流入滴油头内,从而方便对链条进行滴油润滑,链条在传动过程中滴落的润滑油自动落入集油槽内收集,经由软管将收集的润滑油导入收集筒内进行收集,滤网方便对收集的润滑油进行杂质过滤处理,打开排油管上的排油阀,方便取出收集筒内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2、该食品配餐输送带,通过设置收集筒、滤网和清理机构,滤网长时间使用易沾附杂质而造成堵塞,清理机构方便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而且方便将杂质从收集筒内排出,从而保证滤网的过滤效率。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使得食品配餐输送带具备自润滑功能,而且方便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食品配餐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U型板、2支架、3传动辊、4转销、5转轴、6链轮、7链条、8竖板、9润滑油箱、10导油管、11滴油头、12集油槽、13驱动电机、14软管、15收集筒、16第一弹簧、17滤网、18排油管、19环形槽、20环形堵塞、21拉杆、22环形块、23第二弹簧、24刷板、25转杆、26排污管、27补油管、28拉环、29转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食品配餐输送带,包括U型板1,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U型板1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传动辊3,传动辊3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销4和转轴5,转销4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板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5贯穿U型板1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转轴5与U型板1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多个转轴5上均固定套接有链轮6,且多个链轮6之间共同套接有匹配的链条7,U型板1的顶端沿边上固定连接有竖板8,竖板8靠近顶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油箱9,润滑油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与链条7相对应的导油管10,且导油管10内安装有控油机构,导油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滴油头11,且滴油头11位于链条7上方设置,U型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链条7相适应的集油槽12,且集油槽12位于链条7下方设置,集油槽12靠近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其中一个转轴5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集油槽1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软管14,软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收集筒15,且收集筒15与支架2相铰接,收集筒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与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收集筒15内固定安装有滤网17,且收集筒15上安装有与滤网17相对应的清理机构,收集筒1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18,且排油管18上安装有排油阀;控油机构包括开设在导油管10内壁上的环形槽19,且环形槽19内设有环形堵塞20,环形堵塞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21,拉杆21的另一端贯穿润滑油箱9的顶部并向上延伸,且拉杆21与润滑油箱9的顶部滑动连接,拉杆21上固定套接有环形块22,环形块22的上表面与润滑油箱9内部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且第二弹簧23套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食品配餐输送带,包括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U型板(1)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传动辊(3),所述传动辊(3)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销(4)和转轴(5),所述转销(4)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板(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贯穿U型板(1)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转轴(5)与U型板(1)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轴(5)上均固定套接有链轮(6),且多个链轮(6)之间共同套接有匹配的链条(7),所述U型板(1)的顶端沿边上固定连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靠近顶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油箱(9),所述润滑油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与链条(7)相对应的导油管(10),且导油管(10)内安装有控油机构,所述导油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滴油头(11),且滴油头(11)位于链条(7)上方设置,所述U型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链条(7)相适应的集油槽(12),且集油槽(12)位于链条(7)下方设置,所述集油槽(12)靠近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其中一个所述转轴(5)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槽(1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收集筒(15),且收集筒(15)与支架(2)相铰接,所述收集筒(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与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15)内固定安装有滤网(17),且收集筒(15)上安装有与滤网(17)相对应的清理机构,所述收集筒(1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18),且排油管(18)上安装有排油阀;/n所述控油机构包括开设在导油管(10)内壁上的环形槽(19),且环形槽(19)内设有环形堵塞(20),所述环形堵塞(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的另一端贯穿润滑油箱(9)的顶部并向上延伸,且拉杆(21)与润滑油箱(9)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拉杆(21)上固定套接有环形块(22),所述环形块(22)的上表面与润滑油箱(9)内部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且第二弹簧(23)套设在拉杆(21)上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食品配餐输送带,包括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U型板(1)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传动辊(3),所述传动辊(3)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转销(4)和转轴(5),所述转销(4)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板(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贯穿U型板(1)侧壁并向外延伸,且转轴(5)与U型板(1)侧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转轴(5)上均固定套接有链轮(6),且多个链轮(6)之间共同套接有匹配的链条(7),所述U型板(1)的顶端沿边上固定连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靠近顶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油箱(9),所述润滑油箱(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与链条(7)相对应的导油管(10),且导油管(10)内安装有控油机构,所述导油管(10)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滴油头(11),且滴油头(11)位于链条(7)上方设置,所述U型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链条(7)相适应的集油槽(12),且集油槽(12)位于链条(7)下方设置,所述集油槽(12)靠近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其中一个所述转轴(5)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槽(1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收集筒(15),且收集筒(15)与支架(2)相铰接,所述收集筒(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与U型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15)内固定安装有滤网(17),且收集筒(15)上安装有与滤网(17)相对应的清理机构,所述收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林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