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68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载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其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移载车本体设置于导轨上,并且在导轨上往复移动,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移载台用于装载待转移物品,移载台的底部设有导轮,导轮卡入导轨上,移载台通过一牵引装置连接一牵引机,牵引机设置于导轨的一端,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电镀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全机械结构的移载台,将工作区的恶劣环境对移载设备的电气结构造成的威胁和损伤降至最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载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环境中,在生产车间内,遇到需要对大件产品移送至封闭式处理区域的情况时,一般采用行车等吊具或者采用轨道式移载小车等水平移载器具进行待加工品或者成品的移送工作。比如,热处理车间和电镀车间的日常作业中,一般由移载车将产品移送至专门的热处理室或者电镀室内进行处理。由于热处理室和电镀室的特殊工况环境,对于移载车的电控和电气结构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因此此类移载车的结构设计要求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随之带来的是高昂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即便如此,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条件,此类移载设备的使用寿命依然不高;有些场合下,使用纯机械制造成型移载车,其动力一般由人工提供,也就是说,在入室和移出时,由人工推送或者拉拽来提供移载动力,这种方式对于工人的操作熟练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人伤事故,并且,由于人力输出的限制,也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移载车的轨道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往复式设计,因此只能供单台移载车进行移载作业。而经热处理后的产品大部分都需要冷却降温,某些电镀后的产品也需要静置特定时长后使表层镀膜稳定,在这些情况下,传统的移载车轨道设计就会严重制约生产效率,使得热处理室和电镀室长时间被闲置,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所述移载车本体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所述移载台用于装载待转移物品,所述移载台的底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卡入所述导轨上,所述移载台通过一牵引装置连接一牵引机,所述牵引机提供所述移载台进行往复移动的牵引动力,所述牵引装置将所述牵引车提供的牵引动力传递给所述移载台,所述牵引机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电镀室;本技术通过将牵引动力供给外置,再经由牵引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移载台,实现纯机械的移载结构,通过单一移载台结构即实现了移载车的全部移载功能。由于电控和动力结构均设置于移载台外,不随移载台同步移动,更无需进入恶劣工况环境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主牵引绳和接驳单元,所述主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通过所述接驳单元连接所述移载台。所述主牵引绳包括前进绳和后退绳,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设有一转向组件,所述前进绳绕过所述转向组件后,其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所述后退绳位于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之间,所述后退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一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所述前进绳绕经所述从动轮后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优选的,所述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电镀室内。本技术通过设置前后主牵引绳,实现了移载台的前进和后退,转向组件也可无电气组成,可应对工作区的恶劣环境,稳定工况。所述接驳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牵引绳上的接驳钩和设置于所述移载台上的接驳扣,所述接驳钩勾住所述接驳扣后形成一固定连接结构,从而使所述主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本技术通过设置接驳单元,实现了对移载台和牵引机之间的牵引连接结构的快速拆卸和接驳的功能效果,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进行牵引系统的建立和拆除,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与经处理后的产品的近距离接触时间,保障人员安全和身体健康。所述接驳单元包括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接驳钩、另一端连接所述主牵引绳,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接驳盘和第二接驳盘,所述第一接驳盘固定连接所述主牵引绳,所述第二接驳盘固定连接所述接驳钩;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设有连接绳。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设有至少两根连接绳,且相邻的所述连接绳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连接绳采用钢丝制成的连接绳,且所述第一接驳盘与所述第二接驳盘之间连接的所有的所述连接绳的拉力总和小于其所连接的所述主牵引绳的拉力。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器,将牵引装置可能因异常状况而发生断裂的位置集中在连接器处,以机械结构方式实现了和熔断器相似的功能,可快速定位断裂处,有效避免因为荷载过高,导致牵引机输出异常而损坏或者牵引力异常导致拉坏接驳扣,还可以通过连接绳数量的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牵引力阈值的调节。所述导轮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导轮的轮面一圈后闭合,所述导轮通过所述凹槽卡入所述导轨中。所述导轮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凹槽,同一所述导轮上的相邻的凹槽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导轮轮面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多道位于轮面上的凹槽,降低了轮子脱轨后侧倾的风险。所述导轨包括行车段导轨和旁出段导轨,所述旁出段导轨垂直于所述行车段导轨;所述行车段导轨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旁出段导轨的设置高度;所述行车段导轨包括固定导轨和可移动导轨,所述可移动导轨位于所述行车段导轨与所述旁出段导轨的交汇处,所述可移动导轨的底部设有架设于所述旁出段导轨上的导轮。本技术通过设置旁出段导轨和可移动导轨,在设置多部移载台的情况下,通过旁出段导轨和可移动导轨的灵活应用和各段导轨的相互配合,实现多部移载台持续工作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作为维护使用。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备全机械结构的移载台,将工作区的恶劣环境对移载设备的电气结构造成的威胁和损伤降至最低,且具有多段功能导轨配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移载时的脱轨和倾覆的风险也被降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轨设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轨设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轨设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移载台导轮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移载台导轮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所述移载车本体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所述移载台用于装载待转移物品,所述移载台的底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卡入所述导轨上,所述移载台通过一牵引装置连接一牵引机,所述牵引机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电镀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车本体和导轨,所述移载车本体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车本体包括移载台,所述移载台用于装载待转移物品,所述移载台的底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卡入所述导轨上,所述移载台通过一牵引装置连接一牵引机,所述牵引机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电镀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主牵引绳和接驳单元,所述主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通过所述接驳单元连接所述移载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牵引绳包括前进绳和后退绳,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设有一转向组件,所述前进绳绕过所述转向组件后,其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
所述后退绳位于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之间,所述后退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移载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一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不设置所述牵引机的一端,所述前进绳绕经所述从动轮后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载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镀车间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牵引绳上的接驳钩和设置于所述移载台上的接驳扣,所述接驳钩勾住所述接驳扣后形成一使所述主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机和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鉴棋沙维刘晓斌梁江风朱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玛格巴上海桥梁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