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68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包括:垂直输送轨道、动力总成、第一连接板;垂直输送轨道包括内侧护板与外侧护板,内侧护板与外侧护板呈阶梯状;内侧护板上、下两端均安装一第一连接板、与一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轴承座组件、连杆、连接轴,联轴器安装于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联轴器通过连接轴与连杆联接,连杆通过连接轴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垂直提升输送装置设置了两动力总成,使两伺服电机启动工作后,能够使内侧护板相对于外侧护板升降移动,实现零件的自动传送。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现场情况布置安装角度,有效的节约空间;通过伺服电机调整传送速度,以满足实际物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提升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提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吊挂是一种用于工业、服装加工等多领域的吊装工具,以服装加工业为例,其主要应用于服装的加工和仓储过程。吊挂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传输,并在输送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之间的工序转移,但由于不同工序间的设备存在高度位移差,需要借助输送装置或人工进行移动,人工输送方式人力消耗较大,且人工输送效率不高。现有的用于类似吊挂类零件传输的提升输送装置普遍采用内、外侧板配合传输的方式,其主要通过气缸驱动外侧板相对内侧板升降移动,实现零件的升降传送。例如专利CN208485272U提供了一种轴类零件斜向提升输送装置,参考图1所示,其包括安装板11、两块内侧齿形板12、两块外侧齿形板13以及传动结构14;两块内侧齿形板12相对设置于安装板11的顶面两侧,内侧齿形板12的底部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外侧齿形板13设置于对应的内侧齿形板12的外侧;内侧齿形板12与外侧齿形板13的顶部从邻近输入端101一端至邻近输出端102一端均呈从低至高的斜向上台阶状;传动结构14设置于安装板111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输送轨道、动力总成、第一连接板;/n所述垂直输送轨道包括内侧护板与外侧护板,每一外侧护板内侧对应设置有一内侧护板,所述内侧护板与所述外侧护板呈阶梯状;/n所述内侧护板上、下两端均安装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一所述动力总成;/n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轴承座组件、连杆、连接轴,所述伺服电机、联轴器、连杆安装在所述轴承座组件上;所述联轴器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联轴器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杆联接,以驱动所述连杆随所述联轴器转动;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以驱动所述内侧护板随所述连杆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输送轨道、动力总成、第一连接板;
所述垂直输送轨道包括内侧护板与外侧护板,每一外侧护板内侧对应设置有一内侧护板,所述内侧护板与所述外侧护板呈阶梯状;
所述内侧护板上、下两端均安装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一所述动力总成;
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轴承座组件、连杆、连接轴,所述伺服电机、联轴器、连杆安装在所述轴承座组件上;所述联轴器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联轴器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杆联接,以驱动所述连杆随所述联轴器转动;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以驱动所述内侧护板随所述连杆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过渡导轨,所述过渡导轨安装于缓存导轨与所述内侧护板上端之间,或所述过渡导轨安装于缓存导轨与所述内侧护板下端之间,所述过渡导轨两端连接所述缓存导轨、与所述内侧护板上端或所述内侧护板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安装座、驱动气缸、第二连接板;所述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支撑于所述过渡导轨远离所述缓存导轨的一端、以及所述气缸安装座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气缸安装座、所述过渡导轨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上还安装有两传感器,一传感器位于所述驱动气缸远离所述气缸安装座一端,以供其感应传送零件传送至缓存导轨末端时,使驱动气缸启动;另一传感器位于所述驱动气缸靠近所述气缸安装座一侧,以供其感应传送零件传送至过渡导轨时,使驱动气缸停止运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理张兰兰孙正胜张绪光马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