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65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翻板,其中,上箱体和下箱体内腔的进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所述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的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上设置有用于翻板开合的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连杆结构和旋转轴,其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连杆结构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翻板固定件与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凸轮连杆机构,转动灵活,克服了现有的配重式锁风阀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且水泥生产厂粉磨系统出现的漏风问题并未解决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风阀,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
技术介绍
漏风是水泥生产厂粉磨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系统漏风不仅造成辅机设备的规格增大,增加投资及营运费用,而且会影响系统运行工况,系统产量降低、能耗增加。目前国内使用的双层重锤阀、双层气动锁风阀等各种锁风阀,结构比较复杂、漏风问题难以解决。其中气动锁风阀在高寒地带容易气管堵塞或冷裂,存在设备故障率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配重式锁风阀易变性,漏风,笨重,不灵活,易造成下料物管堵塞,各级气体短路。并且目前的锁风阀无法实时监测物料下落过程的状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解决了现有的配重式锁风阀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且水泥生产厂粉磨系统出现的漏风问题并未解决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翻板,其中,上箱体和下箱体内腔的进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所述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的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上设置有用于翻板开合的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连杆结构和旋转轴,其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连杆结构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翻板固定件与翻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凸轮、第一摆件、第二摆件、第一铰链件、第二铰链件、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第四旋转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凸轮固定在上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凸轮的一端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摆件和第二摆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摆件铰接连接第一铰链件;第二摆件链接连接第二铰链件;所述第一摆件、第二摆件、第一铰链件和第二铰链件分别与四个旋转轴的一端铰接连接;四旋转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和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连接;第三旋转杆和第四旋转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四个旋转轴分别为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均固定在上箱体的进料口处,且互相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均固定在下箱体的进料口处,且互相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互相平行布置;第三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互相平行布置;所述四个旋转轴穿过箱体,其两端端部置于箱体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翻板固定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旋转轴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铰接连接,所述固定件的自由端与翻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摆件和第二摆件的结构相同,均为弯折结构,所述摆件的一端为圆弧结构,该圆弧端与凸轮滑动连接;所述摆件的另一端与铰链件铰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铰链件和第二铰链件的结构相同,包括长轴连接杆和短轴连接杆,其中,短轴连接杆的一端与摆件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长轴连接杆铰接连接,所述长轴连接杆的自由端套装在旋转轴上。优选地,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体的高度;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圆柱体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圆柱体与第一摆件和第二摆件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套件的内腔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置于上箱体的翻板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上箱体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进料装置通过法兰与上箱体相连,物料收集装置通过法兰与下箱体连接,物料通过上箱体输送到翻板,翻板打开之后物料进入到下箱体中,最后通过翻板进入到物料收集装置;通过翻板开启闭合速率来控制物料降落的速率;根据所需要的进料速度来选择减速电机的型号,减速电机连接凸轮连杆结构控制旋转轴的转速,从而控制翻板开启闭合的速率,然后控制物料输送的速率,上箱体中的翻板与下箱体中的翻板交替闭合,锁风效果好;本技术使用凸轮连杆机构,转动灵活,克服了现有的配重式锁风阀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且水泥生产厂粉磨系统出现的漏风问题并未解决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开合控制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开合控制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锁风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内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法兰2、上箱体3、凸轮4、第一摆件5、第二摆件6、第一铰链件7、第二铰链件8、下箱体9、第一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1、第三旋转轴12、第四旋转轴13、第一翻板固定件14、第二翻板固定件15、第三翻板固定件16、第四翻板固定件17、第一旋转杆18、第二旋转杆19、第三旋转杆20、第四旋转杆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翻板24、减速电机25、联轴器2301、第一板件2302、第二板件301、第一圆柱体302、第二圆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包括法兰1、上箱体2、凸轮3、第一摆件4、第二摆件5、第一铰链件6、第二铰链件7、下箱体8、第一旋转轴9、第二旋转轴10、第三旋转轴11、第四旋转轴12、第一翻板固定件13、第二翻板固定件14、第三翻板固定件15、第四翻板固定件16、第一旋转杆17、第二旋转杆18、第三旋转杆19、第四旋转杆20、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翻板23、减速电机24和联轴器25,其中,上箱体2套装在第一内套件上;上箱体2的进料口连接法兰1,其出料口与下箱体8连接;下箱体8的出料口连接有法兰,所述下箱体8套装在第二内套件上。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分别置于上箱体2和下箱体8的进料口处。所述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的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翻板23;所述翻板23连接有用于控制翻板开合的开合控制装置。所述翻板23包括第一板件2301和第二板件2302,两个板件的一侧边分别与内套件出料口的两侧壁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同时,两个板件的另一侧边对接连接。所述第一板件2301和第二板件2302的对接连接使得内套件的出料口形成为封闭端。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包括减速电机24、联轴器25和凸轮3,其中,减速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5与凸轮3连接;所述凸轮3固定在上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凸轮3滑动连接有第一摆件4和第二摆件5,第一摆件4铰接连接有第一铰链件6;第二摆件5铰接连接第二铰链件7。第一摆件4套装装在第一旋转轴9上;第二摆件5套装在第二旋转轴10上;第一铰链件6套装在第三旋转轴11上;第二铰链件7套装在第四旋转轴12上。所述第一旋转轴9和第三旋转轴11均固定在上箱体2的进料口处,且互相平行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2)、下箱体(8)和翻板(23),其中,上箱体(2)和下箱体(8)内腔的进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所述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的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翻板(23),所述翻板(23)上设置有用于翻板开合的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连杆结构和旋转轴,其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连杆结构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翻板固定件与翻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2)、下箱体(8)和翻板(23),其中,上箱体(2)和下箱体(8)内腔的进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所述第一内套件和第二内套件的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翻板(23),所述翻板(23)上设置有用于翻板开合的开合控制装置;所述开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连杆结构和旋转轴,其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连杆结构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翻板固定件与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凸轮(3)、第一摆件(4)、第二摆件(5)、第一铰链件(6)、第二铰链件(7)、第一旋转杆(17)、第二旋转杆(18)、第三旋转杆(19)、第四旋转杆(20)、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其中,凸轮(3)固定在上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凸轮(3)的一端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摆件(4)和第二摆件(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摆件(4)铰接连接第一铰链件(6);第二摆件(5)链接连接第二铰链件(7);所述第一摆件(4)、第二摆件(5)、第一铰链件(6)和第二铰链件(7)分别与四个旋转轴的一端铰接连接;四旋转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杆(17)、第二旋转杆(18)、第三旋转杆(19)和第四旋转杆(20),所述第一旋转杆(17)和第二旋转杆(1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21)铰接连接;第三旋转杆(19)和第四旋转杆(2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2)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翻板锁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旋转轴分别为第一旋转轴(9)、第二旋转轴(10)、第三旋转轴(11)和第四旋转轴(12),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9)和第三旋转轴(11)均固定在上箱体(2)的进料口处,且互相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旋转轴(10)和第四旋转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丁轲康思思张雅倩王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