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52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包括防护结构、冲洗机构、拦截机构和机舱,所述机舱的一侧固定有机壳,且机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机舱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机舱一端的一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高压气泵分别固定在机壳内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架体分别固定在机舱的顶端和底端,架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气囊,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气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架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预留口,启动高压气泵,高压气泵通过导气管和连接管给所有的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增加防撞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是一种用于对车辆和行人进行摆渡的船只,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存在许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不具备防冲撞的结构,汽车行驶时一旦失控无法进行防护;第二,传统的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不具备清洗的功能,汽车在摆渡时容易在机舱内积累大量的灰尘和淤泥;第三,传统的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不具备防撞功能,功能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防冲撞的结构、不具备清洗的功能和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包括防护结构、冲洗机构、拦截机构和机舱,所述机舱的一侧固定有机壳,且机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机舱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机舱一端的一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舱内部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冲洗机构,所述机舱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拦截机构,且拦截机构一侧的机舱上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安装有测速仪,所述机舱的内部设置有缓坡,且缓坡一侧的机舱内设置有下水口,所述机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一端的机舱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导向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高压气泵、气囊、导气管、架体、预留口和连接管,高压气泵分别固定在机壳内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架体分别固定在机舱的顶端和底端,架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气囊,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气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架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预留口。优选的,所述冲洗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水管、喷淋管、水泵、输水管和喷头,喷淋管分别固定在机舱内部顶端和底端的边缘处,喷淋管上均匀连接有喷头,喷淋管之间连接有导水管,水泵固定在机舱一侧的边缘处,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与喷淋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关于机舱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喷头在喷淋管上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拦截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护板、缓冲弹簧、翻转板和铰接座,铰接座分别固定在机舱内部的顶端和底端,铰接座的内部均铰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护板,护板与翻转板之间均匀固定有缓冲弹簧,铰接座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铰接座与翻转板连接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在护板与翻转板之间等间距排列,护板通过缓冲弹簧与翻转板之间构成缓冲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ICU仪器管路定位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铰接座分别固定在机舱内部的顶端和底端,铰接座的内部均铰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护板,护板与翻转板之间均匀固定有缓冲弹簧,铰接座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铰接座与翻转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测速仪对行驶过的汽车车速进行检测,当超出安全范围之后,测速仪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启动,翻转板偏转,缓冲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汽车在失控时冲出船体;(2)通过将喷淋管分别固定在机舱内部顶端和底端的边缘处,喷淋管上均匀连接有喷头,喷淋管之间连接有导水管,水泵固定在机舱一侧的边缘处,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与喷淋管相连通,启动水泵,水泵从江湖里抽水,之后将水通过输水管和导水管输送到喷淋管内,再由喷头喷出,对上船的车辆进行冲洗,之后泥水从下水口流出;(3)通过将高压气泵分别固定在机壳内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架体分别固定在机舱的顶端和底端,架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气囊,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气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架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预留口,启动高压气泵,高压气泵通过导气管和连接管给所有的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增加防撞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拦截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结构;101、高压气泵;102、气囊;103、导气管;104、架体;105、预留口;106、连接管;2、蓄电池;3、机壳;4、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板;6、缓坡;7、冲洗机构;701、导水管;702、喷淋管;703、水泵;704、输水管;705、喷头;8、下水口;9、导向板;10、固定槽;11、第一伺服电机;12、拦截机构;1201、第二伺服电机;1202、护板;1203、缓冲弹簧;1204、翻转板;1205、铰接座;13、测速仪;14、机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包括防护结构1、冲洗机构7、拦截机构12和机舱14,机舱14的一侧固定有机壳3,且机壳3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2,机舱14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结构1;防护结构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高压气泵101、气囊102、导气管103、架体104、预留口105和连接管106,高压气泵101分别固定在机壳3内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高压气泵101的型号可为EHS-529,高压气泵101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103,架体104分别固定在机舱14的顶端和底端,架体10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气囊102,导气管103的一端与气囊102相连通,气囊10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06,架体10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预留口105;启动高压气泵101,高压气泵101通过导气管103和连接管106给所有的气囊102进行快速充气,增加防撞能力;机舱14一端的一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4,且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机舱14内部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冲洗机构7;冲洗机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水管701、喷淋管702、水泵703、输水管704和喷头705,喷淋管702分别固定在机舱14内部顶端和底端的边缘处,喷淋管702上均匀连接有喷头705,喷淋管702之间连接有导水管701,水泵703固定在机舱14一侧的边缘处,水泵703的型号可为ISGD,水泵703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包括防护结构(1)、冲洗机构(7)、拦截机构(12)和机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4)的一侧固定有机壳(3),且机壳(3)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机舱(14)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结构(1),所述机舱(14)一端的一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4),且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舱(14)内部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冲洗机构(7),所述机舱(14)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拦截机构(12),且拦截机构(12)一侧的机舱(14)上均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均匀安装有测速仪(13),所述机舱(14)的内部设置有缓坡(6),且缓坡(6)一侧的机舱(14)内设置有下水口(8),所述机舱(1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10),且固定槽(10)的内部铰接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一端的机舱(14)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1),且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导向板(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包括防护结构(1)、冲洗机构(7)、拦截机构(12)和机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4)的一侧固定有机壳(3),且机壳(3)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机舱(14)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护结构(1),所述机舱(14)一端的一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4),且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舱(14)内部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安装有冲洗机构(7),所述机舱(14)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拦截机构(12),且拦截机构(12)一侧的机舱(14)上均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均匀安装有测速仪(13),所述机舱(14)的内部设置有缓坡(6),且缓坡(6)一侧的机舱(14)内设置有下水口(8),所述机舱(1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10),且固定槽(10)的内部铰接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一端的机舱(14)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1),且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导向板(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推进长江车客渡船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高压气泵(101)、气囊(102)、导气管(103)、架体(104)、预留口(105)和连接管(106),高压气泵(101)分别固定在机壳(3)内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高压气泵(101)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导气管(103),架体(104)分别固定在机舱(14)的顶端和底端,架体(10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气囊(102),导气管(103)的一端与气囊(102)相连通,气囊(10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06),架体(104)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预留口(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雪良于全虎李镇宇张言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